大昭寺=觉康

   大昭寺,藏语叫“觉康”或“祖拉康”,意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殿堂。“觉”为释迦牟尼像专用尊称,“康”为殿堂舍宇。该寺位于旧拉萨城的中心,今新市区的东南部,坐东朝西。大昭寺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563年),是吐鲁番赞干布迎取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之后的建筑,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大昭寺的初名“若刹”。传说建寺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的方法,试测出西藏的地形,认为西藏的地形酷似一个仰卧的魔女,而拉萨的卧唐湖恰为女魔的心脏,只有填湖建寺才能消除妖魔。为此,松赞干部下令填湖建庙。在填湖的过程中,用白羊运土,为了使后人记住羊群运土的劳绩,大寺门口的木栅栏内塑有两只白羊,并称该寺为“惹刹”(意为“山羊驮土”)。据藏文史料称,寺内原供奉尺尊公主从尼泊雨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唐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将这尊佛像搬到小昭寺,而把文公主带到吐番的觉卧佛像(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像)迎来大寺昭寺供奉,遂称该寺为“觉康”。

大昭寺高四层,以金黄色的琉璃瓦盖顶。在第四层的平台有四个对称的金顶,寺门上方装施着两对金碧辉煌捧着法词的“神羊”。寺内正殿有大木柱20根,柱斗拱架的浮雕精美,有人物和禽兽。主楼二、三层房檐下有108个木雕伏犬和狮身从面雕塑。四边走廊和殿四壁满布壁书,绘有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长达千余米。底层大殿里有描绘文成公主跋涉万水千山,嫁到吐蕃;唐玄奘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取经凯旋;还有以释迦牟尼从降生、创教到涅槃的全过程为题材的大型壁书。所有壁书,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两侧配殿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

大昭寺占地约16700平方米,共建有20个殿堂,总建面积约为25100平方米。原西藏地方的噶厦政府的一些办事机构曾设在此寺内。每年正初五至二十六日,全藏大小寺庙和各教派的代表群集来寺朝拜、唪经,举行隆重的传召大法会。在旧西藏,法会期间,拉萨市的市政、司法、治安大权由哲蚌寺铁棒喇嘛接管。其它一些全藏宗教盛典,也在大昭寺举行。

据史籍记载,唐代文成公主修建大昭寺,曾从长安招来许多木工、书匠,如今在该寺的墙壁上还绘有当年各民族工匠在召泽地上排水填石、架森垒墙的情景。从主殿看,甘梁架斗拱都是汉族古典建筑中老式造型,柱头、檐部的装饰受到印度和尼泊尔文化的影响。因此人们称大昭寺的建筑为藏式为主,融合了唐代和尼(泊尔)印(度)的某些建筑风格和特色,是多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

大昭寺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有三百多尊佛像、二千六百多平方米的壁书以及大量的典籍档案、匾额、碑刻、唐喀、供器、乐器等,其中尤以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像最为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唐穆宗赤松德赞为了巩固藏汉民族团结和友谊,会盟於拉萨东郊,823年《唐番会盟碑》或称《甥舅盟碑》於大昭寺前。同一石碑并立於长安和清海省湟中系境内的贡木墨如地方。在《唐蕃会盟碑》的两侧种有著名的“唐柳”,相传为文公主亲手所载,故称“公主柳”。元代成吉思汉之孙旭烈兀向大昭寺敬献了大银灯。五世达赖喇嘛写的《大昭寺目标》中还提及“大明帝向释迦牟尼敬献了两件银片上嵌着珍珠的佛衣和一盏金灯”。在正殿大弥勒佛之后,保存着明永乐年间成祖派中官杨英、袁琦为首的120人宣慰团,“责敕往赐鸟斯藏”,事后将铭有他们名字的石碑立於坛城中央。该寺正北面的石碑上, 有清朝皇帝的圣旨等重要碑刻。1793年,乾隆帝谕福安康兴西藏地区商定的29条协议,即“中堂法规”(亦即《藏内善后事宜二十九条》),原来也保存在大昭寺及扎什偏布寺内。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所立的劝人恤出痘碑,位於《唐番会盟碑》和“公主柳”之间,用藏、汉文并刻,异已难辩认。清廷和国民政府还经大昭寺颁发过嘉奖匾额,原悬挂在大昭寺正门楣上,但在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夕,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竟将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政治意义的文物毁弃和拆除了。另外在该寺的三层楼南的面的经堂里,还陈列着云南土司木增所献的朱印本《大藏经》,共计108函,每本包以绸缎,每两本置於一个木匣内,极为珍贵。

1962年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有的建筑曾遭破坏,1982年后国家多次拔款进行维修,经过三年多努力已完成18个项目、五十多座殿堂等工程,总维修面积达6094.9平方米。维修后,寺内庭院南北、西侧新铺设了石板,87根柱子换了石垫,其它部分也按原貌修竣。

大昭寺现任住持为十一班禅的经师,西藏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波米.强巴珠活佛。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