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大石寺

   福感舍利——新都宝光寺

   宝光寺位於四川成都市北郊新都县境内。始建於东汉,随代称“大石寺”。宝光寺为成都三大伽蓝之一,又被称为“四川佛教丛林之冠”。

   宝光寺以“舍利宝光”而闻名。880年,黄巢晨民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逃到新都,把大石寺作为他的行宫。寺中有木塔“福感塔”,李儇常在晚间看见福感塔下异光,便向方丈悟达禅师询问原因。悟达回答说是塔下的舍利子发光。李儇便命人发掘,挖出一石匣,内藏有13颗舍利子。李儇於是命悟达重修殿宁,改寺名为“宝光寺”;并把福感寺改建为为十三层砖塔,将舍利子乃放於塔下,改称“舍利宝塔”。

  宋代,宝光一度改名“大觉寺”,僧众三千余人,香火极盛。明代正德年间,新都名士杨升庵父子捐款资助维修。明未,毁於兵火。清康熙九年(1670),孝宗和尚重建庙宇;道光年间,妙胜各尚主持改建,把原有木柱换成四百多根石柱,由於须到山区采石,整个工程到同治年间方才告竣。

  宝光寺殿宇五重,从山门殿向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一殿比一殿高大敞轩,两边石柱廊房排列对称,荘严雄伟,具有我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艺术风格。宝光寺的格局保留了我国早期佛教寺院建筑中“寺塔一体,塔居中心”的典型布局。舍利宝塔屹立在宝光寺的中轴线上,天王殿、七佛殿相呼应,左右钟楼、鼓楼相对峙。舍利宝塔是一座风格典雅、工艺精巧的密檐式四方形砖质佛塔。塔高30米,分13层,每层每面都嵌有三尊泥金佛像,四角挂着“朱雀衔铃”,塔端高耸着鎏金的“飞鹅钢”宝顶,底层龛内,塑有释迦牟尼佛说法贴金坐像。塔基为丹色的“须弥座”,外砌八角形的砖石栏杆,洁白如玉的塔身矗立於上,益发显得端荘稳重。舍利宝塔与众不同之处在於,从第六层起,塔身不渐细而渐大,人在塔下往上看,不由产生一种塔身压顶欲倒的感觉。这是工巧匠利用建筑艺术使人对佛生敬畏心的杰作。不仅如此,舍利宝塔的方形木塔为主,我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塔就是方形的。但自唐代起,塔的平面普遍为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和棱形等。目前我国方塔以极为少见,因此舍利宝塔更显珍贵。

  宝光寺的罗汉堂也誉满禅林。罗汉堂在大雄宝殿东侧,通过“天台胜景”的牌坊,进入红墙夹道,数步便是这座有名泥塑艺术宫殿。它建於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内塑罗汉像500尊,佛、菩萨、祖师像77尊,共计577尊。中堂另塑一尊高约6米,有28个头、56只手、160只眼睛的观音。罗汉像高约2米,它们分别并排对坐以抬梁式木石构架呈“田”字形的迥廊里。汉罗是小乘佛教理想的最高果位,应受众生供养,故罗汉像充满生活气息,显众生像。这组罗汉是我国民间塑造艺术南北两种流派相结合的产物,造型夸张的北派,形态自然的南派,各显神通。宝光寺五百罗汉,是四川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群塑,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宝光寺收藏的文物十丰富,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雕刻的“千佛碑”;唐僖宗行宫中幸存下来的“石础”;建於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尊胜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泰国国王所赠的贝页经《妙法莲华经》;光绪三十二年从锡兰(今斯里兰卡)求回并珍藏於石塔中的四粒舍利子。在字书方面,有元代赵书昂书的群马,明朝江南才子唐伯虎的《红树青山归晚樵》,清代名书家竹禅各尚的巨幅单条《捧沙献佛图》,以及近人张大千、徐悲鸿的字书。宝光寺堪称一个小型的艺术博物馆。

  宝光寺现任方丈贞意法师,78岁,原籍成都人,任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市人大常委。现任都监师隆应法师,75岁,原籍四川绵竹人,任省、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新都县政协常务。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