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寺

白湖讲舍——慈溪金仙寺

  金仙寺位于浙江省慈溪市东南15公里之白洋湖畔。该寺位处宁波慈山水,背靠禹王山,前临白洋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静。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载: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5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初名“静进庵”。唐乾元年间(758—759年)福林度智禅师住此,改名“福林”。宋治平二年(1065年),因白洋湖曾名“金仙湖”,朝延赐额“金仙禅寺”,成为当时浙东一名刹。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五十九年(1720年)两度扩建;道光十五年(1835年)毁于火,不久重建;同治元年(1862年)再毁于兵燹;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

  本世纪30年代,芝峰法师在此主持讲席,荟集各地佛教界精英,成立“白湖讲舍”及《人海灯》社,出版《人海灯》佛学杂志;1937年还译成日本佛学前辈村上专精所著《佛教大纲》,后因抗日战争开始,未曾付印,而金仙寺已成为我国南方一处重要的佛学研究场所,闻名于佛教界。其间,弘一法师曾三次驻锡于此,弘传律学,极一时之盛,抗日战争期间,金仙寺曾为新四军浙东游击总隧淞沪分隧第三、五支隧的总部。该寺在监院月西大和尚的领导下,冒着极大风险支持抗日游击战争。1958年,因寺僧外迁,寺院主要建筑尽被拆除,从此梵音沉寂。1989年,慈溪籍旅港同胞姚云龙夫归鉴于金仙寺地处白洋湖风景区,乃发心捐资重修寺院,并于当年11月经宁波市政府批准开。此后将近十年,修复佛殿、天王殿、望湖楼、白湖讲舍及两庑客房;并新建玉佛阁、万佛楼等建筑。现已有各种殿堂房舍172间,占地42亩。殿宇恢宏,佛像庄严,成为浙东地区一处较具规模之十方丛林。

  金仙寺自1989年以来,先后有益慧、益行、广传三位法师历任该寺监院。现任监院德慧法师,32岁,浙江玉环人,1984年出家为僧,师从文宝法师,兼任浙江省慈溪市佛教协会理事,慈溪市青联委员。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