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

红尘密坛——上海.静安寺

  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西路上,灯红酒绿,商场林立,红尘滚滚,人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走至路西端竟发现有古刹赫然在目:静安寺。身居闹市不凡,闹中取静,正应了寺名中的静安二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走进殿宇,烟火缭绕,安安静静,全不理会窗外纷纷的红尘浊事。

静安风云录

  静安寺相传创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二四七年),寺名为沪读(即吴淞江)重无寺。更神奇的传说是,西晋建兴元年(三一三年),吴淞江上浮起两尊佛像,背上有佛名,吴县信士把佛像迎到了重元寺。唐代改寺院名为永泰禅院,宋代始改为静安寺。寺院的原址在吴淞江畔,因江水波涛冲击,危及寺基,乃于南宋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迁至现在的地址。静安寺久经风雨,也不知建了多少次,毁了多少次。比如,太平军东进时,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巍峨的殿宇被大炮轰成一堆颓垣残壁。后来,由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资助,重修山门殿宇,又将山门外的涌泉安置井阑。涌泉,昼夜沸腾,状似温泉,又名海眼,深可通海,有人将之题为天下第六泉,以沸井、涌泉而在天下名泉谱中占据一席之地。“文革”时,静安难逃,庙亦不庙,变成织染厂的天下。拨乱反正之后,大力修复,寺院获得新生。

  静安寺风景独秀,元代诗僧寿宁将寺院之景吟为静安八景,历代文人对此题咏很多而今已灰飞烟灭。虾子潭只留一段趣话:宋代寺僧智俨,一次啖虾一斗。渔公来要他付钱,智俨没钱可付,就将虾子全部吐回寺门前小潭中。虾子居然全活了,但已无芒。此后,潭中便产这种无芒虾,直至一九一九年沸井被填死后,虾便就此绝迹。最后一景涌井也因为修路而被加盖了。

  近百年来,静安寺周围渐成商业闹市,寺屋多被蚕食或被迫出售,寺院规模日小,甚至山门被商店遮蔽。一九四五年,只好另建新山门,即现在的山门。寺院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等。

重扬汉地佛教密宗

  静安寺在近代由禅宗趋向密教,一九四七年由子孙丛林改为十方选贤制丛林,即方丈不再由本寺和尚师徒继承,而是向全国招聘,选贤能住持。一九五三年,当时的方丈持松法师在寺内设立真言密宗坛场,复兴了自唐代以来失传的汉地佛教密宗。现在寺院楼上仍设有密坛,挂有甚多曼茶罗。

  持松(一八九四——一九七二年),俗姓张,湖北荆门人,少年出家,敏而好学,曾住持常熟兴福寺、主持上海华严大学。曾三次去日本求学,习两部大密法,得阿阇黎位。归国后曾在武汉、上海、杭州等地讲经灌顶。持松在抗曰战争期间,保持气节,拒绝敌伪诱迫。持松后来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并赴东南亚、南亚诸国访问。一生学通显密,诚为密宗大德,著述有《密教通关》等二十六种行世。

中国最大玉佛

  一九九一年,大雄宝殿重建竣工。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来自缅甸,纯玉雕成。玉佛高三点八七米,宽二点六米,重一万一千公斤。由于玉佛太高大,奉安时不得不拆除门墙,真可叫“破门而入”了。玉佛的修饰按照汉族传统佛像的样式,面如满月,庄严吉祥,慈和安静。这尊玉佛比著名的玉佛寺中的两尊玉佛要大得多,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玉佛。

  农历四月初八到静安寺逛庙会,已成为上海民间的风俗。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年)四月初八适逢释迦诞辰,静安寺大殿竣丁,住持鹤峰举行浴佛节庆典,四乡数十里的善男信女云集响应。此后,每到四月初八,庙外搭起许多芦席棚,近郊农民前来摆摊设点,出售农副产品和各种手工艺品,价廉物美,很受欢迎。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欢腾。而今,静安寺外寸土千金,难以施展。一九八四年重新开始的静安庙会,只好另觅宽阔之处举行了。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