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寺

古榕祥光——晋江龙山寺  

  龙山寺位于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五里桥旁,又称“天竺寺”、“观音殿”,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在东南亚及台湾也有一定的影响,为闽南名刹。

  龙山寺创建于随大业十四年(618年),以后历代都有修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龙山寺派僧人祖派、智渊等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县水头镇之间营造石桥,“后因工程浩大,未完成。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泉州郡守赵今续建,经一年完成”(据《泉州府志》)。这座由僧人倡建的石桥长五华里,称五里桥。经过八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但这座用花岗石建造的大桥仍横跨田间,成为晋江一景,桥上水心亭中有一石刻对联曰:“天下无桥长此桥,世间有佛宗斯佛。”

  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龙山寺得以重修香火并分传台湾及东南亚。寺僧肇善法师至台湾鹿港修建龙山寺,此寺采用闽南石料修筑。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少移居台湾的闽南人士在台湾宝岛上创建龙山寺,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至今,台湾全岛竟有四百九十多座龙山寺,这是台湾人民与大陆佛教因缘的历史见证。近年来,不少台湾同胞来晋江龙山寺参拜。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等捐资修建了山门、华表、殿堂门、钟鼓楼。道光、同治、光绪年间数次修葺,蔚为壮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龙山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交给僧人管理使用。僧人以寺为家,募集资金,将这座千年古刹修缮一新。现全寺占地面积约10亩。正中有天王殿、中殿、后殿和两侧厢房等建筑,整座寺院以臣木和花岗石建造,雕梁花栋,金碧辉煌。石柱上嵌有名僧墨宝,雕刻有人物花鸟,巧夺天工。殿脊雕塑有微型楼台亭榭,龙凤花鸟,五光十色。天王殿门口有一副对联:“胜日降魔,罗刹鳩摩齐拱手;威音伏众,刀兵水火悉潜行。”

  龙山寺最吸引人的是正殿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观殿音菩萨像。传说隋朝建寺时,这里有巨树(《安海志》记载为古榕树)“夜发祥光”,于是被截为三段,分别雕刻为千手千眼观音像、寺门和法鼓。经过一千多年历史沧桑,这三件龙山寺镇山之宝都得以幸存下来。这尊千手千眼观世音像十分珍贵,通高4.2米,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围雕众多戴花冠的小佛首,迭作帽状。观世音菩萨立于莲花座上,双手拱合胸前,两胁及肩斜伸出1008只手,姿势各异,配置自然。每只掌心各雕一慧眼,手中或执法器,或握经书,或猛虎傲踞,或飞龙盘旋,生动有趣。

  在中殿前,有一对青龙柱,柱上各雕一飞龙,盘绕柱上,鳞爪鲜明,劲锐矫健。龙爪各抓一馨一铎,敲之锵然。龙身周围有翁童盘抱而上。整个雕刻十分精美,叹为观止。在后殿里,供奉的是三尊巨大的三世佛,十分庄严祥和。殿内还保存有明朝著名书法家张瑞图书写的“通身手眼”匾额。寺内另有舍利子14粒,各类碑刻10块。整座寺院绿树相掩,香草芬芳,景色宜人,正以新的庄严形象,吸引中外游人香客。

  龙山寺现任方丈开慈法师,60岁,福建南安人,1947年出家,师从宏亮法师,兼任福建省晋江市佛教协会会长。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