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寺

灵源山位于晋江安海镇北面七公里处灵水村背后,高305米。因山顶平,唐时称为太平山、鹏山;宋仁宗嘉年间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仲于此隐居修道,故改称吴盟山、吴山;山中时有清泉涌流,纡回于山下,所以又称为灵源山。南坡得天独厚地保存着一片罕有的青岗栎、卡氏栲和巨樟等常绿阔叶林、山上长满松柏,花木掩映,山石嶙峋,是为泉南一座名山。

  灵源山历代有不少儒生结庐读书。唐代首开八闽科第的欧阳詹就曾居此山读书三载。宋代名士林知读书终老灵源山并终葬于此。其后,林知裔孙,曾写下传世之作“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人林外,也曾读书山中紫云室。山中还有如元代任过潮州路总管,元亡后寓居本邑沙堤的王翰,就常盘桓灵源山上,自称“友石山人”。明代黄克晦、王慎中、陈让、张瑞图、苏浚等名士都留下咏灵源山的诗篇,至今为人传颂。

  灵源山中有灵应著称的千年古刹——灵源禅寺,以及步云关、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云室、灵泉井、七星墩、公婆石、狮仔石、灵壶天等胜迹。其中“灵壶天”三个娟秀的楷书大字,是里人明太傅尚书呈淳夫于万历四十七年题写的。

  “自古名山僧占多”,相传早于隋初开皇八年(589年),就有僧人于灵源山顶立寺祀奉观音大士。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来庵隐居的道士蔡明浚与寺僧守净共同扩建。元末明初(1368年)陈友谅举事兵败,其骁将张定边亦遁于此山削发为僧,号沐讲禅师,于明洪武初年在山腰建新寺。寺分为上下二寺:上名天公案(观),因常有紫云盖上,故号“紫云寺”(后毁);下名灵源寺(即灵源庵)。明永乐七年(1409年),寺左又建一“霁云书院”,一称朱子祠。正德年间(1506年前后)里人吴东篱,精通堪舆,亲自劝募在右边建尼姑庵舍和夫人妈宫,并筑寺围墙。为此,寺宇规模初定。明人苏浚有《咏灵源庵》一诗写其形胜:“丹崖玄室倚天孤,一径迁回万壑殊,有客入门苔不扫,无僧余法鸟相呼。胸吞渤搂三岛,手拍浮丘倒百壶。夜静钟声醒客梦,天花渺渺出仙都。”

  经历代僧众保护修葺,千年古刹灵源寺现已成为泉南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

  1982年至1995年,灵源寺开辟了自泉安公路至寺院的盘山公路。在距寺院三百米处和大殿广场旁建立了两座雄伟的山门。寺庙左右及山门附近奇石佳景处,分别建有坝上亭、慈济亭、四达亭等七座亭阁,与殿宇互相辉映。

  原先的寺宇及两旁的附属建筑扩建为一座五开间三进深,重檐歇山顶的巍峨大殿,面积达462平方米。大殿前连着一座三开间的拜亭,飞檐翘脊,金碧辉煌,轩朗而宏丽。拜亭及殿廊均采用透雕玲珑精致的青石盘龙柱,柱上镌刻镏金对联,其中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书法大家张瑞图手书的“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以及一副古代流传下来佚名的“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夜半渔灯”等名联。还悬有清代翰林庄俊元题的“古佛”,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的“天坛”等匾额。

  1998年,大殿后又落成一列三座殿宇,中为大雄宝殿,右为地藏殿,左为祖师殿。大殿前面,铺有150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广场,十分宽敞。广场前临山谷处,因势建筑起一列双层地上室,作为接待四方宾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高低错落,布局有致的灵源山又增一道风景,与灵源山山林胜景交相映衬,相得益彰。无怪乎日日吸引游客接踵而来,流连忘返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