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论


  甚矣!众生之昏迷倒惑。莫能自悟也。背本具之如来智慧。逐幻现之众生根尘。於空华幻影之声色货利。起爱憎执著之贪瞠痴心。贪瞠痴既起之於心。杀盗 便作之於身。自兹久经长劫,互相报复。从苦入苦。无所底止。纵或戒善禅定自修。得生人天善道。而惑业未断。福尽犹复堕落。轮回六道。了无已时。
  然得人天者如客居。堕三途者如家乡。如是则不但三途可畏。虽人天亦复可畏也。於是大觉世尊。特垂哀悯。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众生。说种种法。大根则直说一心具造之理。令彼亲得证悟。小根则详示三世因果之事。令彼渐次修持。既知此理此事。谁肯怀珠作丐。求乐得苦。其背尘合觉。返迷归悟。以期复我本具之天真佛性。不容已也。虽然。烦恼深厚。未易消除。非多劫善根成熟者。实难现生即得超出轮回之外也。
  故我世尊。以大慈悲。特开一仗佛慈力往生净土法门。俾彼上圣下凡。同於现生。往生西方。实为抚育保绥之要道。亦是证菩提之妙法。以一切诸佛。非此法莫能满菩提。一切众生。非此法莫能即出生死。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
  近来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废经废伦。竞立新法。昧因昧果。任意妄为。因兹天灾人祸。屡屡降作。匪盗纵横。民不聊生。忧世之士。 焉伤悲。达庵居士冯宝瑛者。宿植德本。笃信佛乘。彻悟自心。深入经藏。悯斯人之迷昧本心。述救世之佛法要论。种种发挥。契理契机。俾知吾心固有之佛性。锢蔽於幻妄所起之惑业。因兹於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故致其形陋劣。其识暗昧。其受用困苦艰难。危险逼迫。譬如置恶陋之相於明镜之前。断无微妙庄严之善影可得。从兹洗心涤虑。笃修戒善。及与禅定。以作出世之因。又复发四宏誓愿与大菩提心。自行化他。共修净业。以期一期报尽。径生西方。亲炙弥陀。参随海众。速证吾心本具之佛性。普度法界无边之众生。如是则上不孤於佛化。下不负乎己灵。而达庵著论之深心。与诸君流通之至意。亦可畅慰而无遗憾焉。
        民国十五年丙
        寅旧历三月朔常惭愧僧释印光撰
  世界者。无量时间与无量空间联贯而成之幻体也。亦谓之世间。世界现象繁复极矣。科学者局部研究之。哲学者大体观察之。所得者。不过枝枝节节之幻景因果律而已。於世界真相。未有能明之者。有之厄惟佛法。夫世界真理。俯拾即是。本无待他求。世人殚竭心力而不能得者。为不知其要所在也。佛法者。独得其要焉。利根一超直人。当下了了。其次学而知之。又次困而知之。其能有成一也。然而其要安在。曰在明吾心。
  心有真有妄。一而二。二而一。凡众之心。奔逸放弛。念念流变。曾无一息之停。此妄心也。奔逸知所止。放弛知所摄。寂寂然归於光明普照之妙。此真心也。握要言之,妄心所以为妄。在以能觉之心。对待所觉之境。心境角立。能所沟分。始焉以妄心开妄境。继焉以妄境熏妄心。辄纳陈迹为种子。一遇机缘适合。又复开为对境。相开相纳。流变靡已。从起灭无定言。谓之生灭心。从纳种开境言。谓之藏识。真心寂照一如。故又曰真如。语其究竟。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实无一字可说。若强说之。则即心即境、能所双忘八字。其庶几乎。然不可随文字转也。盖作能所双忘之念。此念分明是所。而作念之心。分明是能。并此能所。而求尽之。是亦能所也。辗转求尽。根蒂仍存。必实地行持。得诸离言绝思以外。庶可稍分相应耳。当其相应也。而山河震撼。小而蚊蚋嗷嘈。显而万象森罗。隐而一念忽动。无不消归自性。世界现象遂与吾心交相融化。无迹可寻。其中寂静光明靡可言喻。一不相应。则妄心妄境相与判然。世界辄复脱露而出。是知。世界或融或露完全操自我心。一言蔽之曰。世界者。我心之所表现耳。虽然。犹有说焉。凡具妄心者。皆谓之众生。亦谓之有情。众生多至无量无边。我只其中之一。我心能现我世界。一切众生。亦莫不各现其世界。我所现者。应如我之幻梦。他众生不能相知。他众生所现者。亦应各如一己之幻梦。非我所能知。而事实上彼此身形乃能互见。且复有山河草木等无情器界为众所共觉。抑又何也。曰此同分妄见使然也。夫有一墙於此。能碍我身。亦能碍他人之身。为各起妄见。适相契耳。非实有墙之存在。如以墙为实有。彼赵襄子安得见石壁之人出入自如耶。(出列子)一墙如是。一切器界。可以类推。质言之。同一世界之众生。环界能相符合。必大众妄见从同之分量。不能逾最低之限度。使逾限度。即不能入此世界。而附於所能合格之他世界矣。
  西洋学者。不审世界之虚妄。纷取一切同分妄见为研究之对象。所得因果定律。虽资归纳演绎而来。不知所资亦依同分妄见而建立。故无论如何观察经验。终属幻影上一种比例法。或曰。既属幻影。何以能施诸实用。曰实用二字。何尝能逾同分妄见一步。即此一问。亦妄见也。打破此关。方足与知世界真相。
  学者读毕此篇。能心领神会故佳。如未遽能。不妨接读以下诸篇。俟依法修持渐熟。再行覆阅。真趣自出。
  吾人所居世界。号曰娑婆。娑婆者。忍受烦恼之义。所以蒙此名为大众同分妄见。恒为烦恼缠缚故。就缠缚之现象言之。凡分三界。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欲界众生。身形心状情欲。三事具足。色界能脱情欲。无色界则并身形亦无。惟余心状而已。
  欲界具含六道。曰天。曰人。曰阿修罗。曰鬼。曰畜生。曰地狱。前三名三善途。後三名三恶途。六道所由成。各缘藏识所伏种子之成熟。种子良者。善途中现。种子劣者。恶途中现。种子或良或劣。视夙昔造业善恶为之因。善恶业细目繁多。括其要。则各具十种。杀生、偷盗、邪 。此恶业之形诸身者也。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此恶业之宣诸口者也。贪欲、瞠恚、愚痴。此恶业之动诸意者也。戒此十恶。则为十善业。
  欲界所依之地。准内典所载。以须弥山居海中。出入水面各八万四千由旬。(每由旬约四十里、)其外分布七香水海。七金山。再外有咸海。有铁围山。咸海之中。东南西北各现一大洲。大洲边附以二小洲。日月绕须弥山而行。东洲名弗婆提。南洲名阎浮提。西洲名瞿耶尼。北洲名郁单越。此皆人道所居。今人所谓地球。即阎浮提也。近世学说以地球绕日。月绕地球。乃由揣度而成。并无天眼为之实证。(天眼义详小乘篇)他日思惟转变。今说又将摇动。读者洞明佛理之後。自觉太阳系进化谈及天文家种种假定。皆戏论也。
  人之所以为人。为夙修十善得其中者之果报。而其间又有差等。东西南三。洲苦乐状态。大致不甚恋隔。北洲则以善因较胜。故所享亦较愉快衣食器具。皆由植物直接供给。不假工作。地产釜钢。中置焰火珠。投米於中。珠自发热。饭熟乃已。男女相悦。则会於林中。如无血统关系。树为之合。若帷帐然。否则不合。男女自散。不敢强所欲也。顾此等欢会。终身不逾五次。非纵欲无度者可比。女子怀妊。七八日即产。置诸道周。喜之者抚而喂之。七日即长大成人。男入男群。女入女群。无所谓家族也。姿容咸如吾辈二十许年纪。享寿千岁乃逝。无中途夭折者。溺便於地。地为之裂以纳污。纳已即合。地柔软如棉。足按之。恒凹四寸。拔足则舒如初。华美之树。叶叶相次。风雨不漏。为天然庐宇。男女日事游观荡舟。脱衣浴於池。浴毕。随手取衣饰於岸。不必原物。其人民不私己有。有如是者。(此举大略、欲知其详、可参阅长阿含经)吾辈南洲。人力少一分。资生之具即减一分。今世电炉电灯等物。疑若较为省事。不佑乃他种人力之变相。非焰火珠可比。人民为维持生活计。不得不私所蓄。既有私蓄。斯有争夺。此乱之所由来也。政治社会诸问题。任如何研究。终无绝对实效可期。盖利之所在。弊即寓焉。福之所起。祸即寓焉。欲与北洲并美。无此事也。然因苦心志。劳筋骨。行拂所为。正所以促成上探大道之念。则远非北洲所能望焉。
  夙修十善。得其上者业种成熟。即生天道。天之所以胜於人。约有三事。一为化生。化生者。机绿一至。即托境现身。无处母胎之苦也。二为身胜。人中之痰涕、精涎、便溺、垢腻等一切不净物。诸天皆无之。而天女姿色。美好特甚。任吾人倾城倾国之容。傅以香花香水之饰。自天视之。惟觉劣陋臭秽。不堪亲近。三为衣食。思之自至。宫室受用现成。视北洲取资於植物犹嫌不便。勿论南洲须待胼手胝足也。天之层次有六。以属欲界。常称六欲天。初曰四王天。居须弥山腰。二曰恫利天。居须弥山顶。此二天属地居。三曰夜摩天。四曰兜率天。五曰化乐天。六曰他化自在天。此四天属空居。六天乐境。逐层递胜。四王者。因须弥为四宝合成。东黄金。南琉璃。西白银。北水晶。四面各以一王领之。故名。恫利。义为三十三。以其天有君主一。臣佐三十二。合组地居天政府也。凡依地而居之众生。皆归此政府统摄。主名帝释。古德考定。谓即道家之玉帝。儒家之上帝。道家修炼成仙。势须上参帝释。故知尊之。三代以前。人民业障较薄。於帝释彰善瘅恶之举。每能有所感觉。故诗中累举上帝以为颂。後人业障较深。对於帝释。冥然罔觉。读儒书者不知锢蔽。往往自负高明。以为上帝二字。系属虚拟。遂与耶教所用名词。同一无味矣。空居四天。较为尊贵。不与人间相接。故吾人尤难与知。此四天所以能空居。为兼修未到定之力。定者。结跏跌坐。排除妄想。俾心安定。(欲知其详、可取台宗止观研究之)或本梵音略名曰禅。或合称禅定。未到者。以未能舍离情欲。非根本之禅也。夜摩。义为善时。以生此者时时唱快乐故。兜率。义为知足。以生此者於诸欲能知足故。化乐者。於境变化自娱。(如欲乘象马。则化象马骑之以为乐)他化自在者。假他所作乐境。以成己乐也。若夫情欲之娱。则形式逐层递而愈乐。地居二天。有交媾之形。无泄精之秽。夜摩则惟抱持。兜率不过执手。化乐共笑。他化相视。(此本俱舍颂及立世论、若起世经则微异)此等欲事。只为纵乐而然。与胎育无关系。以诸天化生。不由母胎故。惟纵乐不已。藏识所伏种子。适为下坠恶途之因。斯可惧耳。及命将终。则有五种大衰相现。一为衣染尘埃。二为华 萎悴。三为两腋汗出。四为臭气入身。五为不乐本座。是诚六天之通病也。
  阿修罗。具含无天、不端正、无酒等义。以其乏天之德。而男子貌奇丑。又少和气。不能成酿也。所居在须弥山岩窟中。或散在海滨。或潜在海底。夙修十善。而瞠慢疑三习特盛者生之。其生也。多忿怒。好 诤。所享之乐。宫室华美。衣食亦出自然。然判在人道之下者。为日中不免自然之苦。避之不得。如享盛馔。末箸入口。化为淤泥。是其例也。(其他种类住处、及诸典实、楞严、正法念、增一阿含等经、均有详载、未及具引。)至吾人所能发现之处。於瞻波国有修罗宫。唐使王玄策曾三度过其地。(出西国志)而玄奘法师之游西域。又别有所得。
  阎浮提二万由旬下。有地狱道。其中众生身形。虽与人同。而处境则惟苦无乐。狱之重者为八大狱。一等活狱。生其中者。铁爪长利。怀瞠互攫。又以刀剑递相斫刺脔割。或身碎。或肉坠。想以为死。冷风来吃。则若复活。二黑绳狱。恒为热铁绳所迫。皮肉骨髓皆焦。其中兼受斩锯之苦。三众合狱。中有大石山两两相对。众生入其间。山自然合。堆压其身。骨肉糜碎。四叫狱。镬汤熬煎。苦极而叫。五大甚者。八阿鼻狱。义为无间。此为八大狱之最下层。众生坠此。受苦无间。乃世间最凄惨处也。大狱之旁。各有十六小狱。未及细举。此外尚有轻狱。散布铁围山间。及东西南三洲山林江海等处。此道众生。所以饱尝苦况。原因对十恶业曾作重大过犯。(或独犯一业、或兼犯多业)业种为反动力所迫。遂演成种种苦恼之形。轻狱重狱。阎王隶役。皆自业之所感召。业力不消。实无摆脱之法。(其中详细关系。见楞严起世等经)後世自号开明之士。有以地狱乃儆世之权词。此坐学验两浅之过耳。晋中散大夫赵泰於太浆五年暴死。因心暖体柔。留尸十日。乃复苏时。此十日间。受职案行地狱。种种苦况。目不忍睹。祖父母及二弟与焉。苏时详记以示人。且稔知心奉佛法。足以转业。(出冥祥记)此地狱之最详晰者。世有走无常。於地狱形相。亦有所亲见。故能言之如绘。明永乐宣德间。有酆都令尤和者。素辟地狱之说。卒以走无常勾摄其弟付狱事。确确凿凿。无致疑余地。遂大为帖服。且刻石於酆都观纪其实。以示前此坐井观天之失。(出语怪)後之硬主无地狱者。又将为尤和之所怜愍矣。
  鬼道住处。有正有边。正住。在阎浮提下五百由旬。边住。散居诸处。凡曾犯十恶。其业尚轻者生之。身形亦如人。中分有威德。无威德二种。有威德者。得住地居天。及四洲海滨山谷之间。皆有宫室之御。享用过人。世俗崇奉之神。即此类鬼也。无威德者。杂处东西南三洲人道之间。或依粪秽。或附草木。或凭冢墓。或隐屏厕。并无舍宇栖止。业较微者。尚能一饱。业较重者。饥火长焚。去人远矣。其与人同居。不相交涉。为成身之物质。两不相同也。禅定功深。或特具鬼眼。庶睹其憧憧来往焉。疑者曰。无威德鬼列入恶途宜矣。有威德鬼乐拟於天。人且奉之。何恶之云。曰彼所以乐。由昔日布施种子随机成熟耳。(布施义详世法篇)虽号为神。而昼伏夜游。虚怯多畏。依然鬼道本色也。我国鬼神之谈。散见经史子集者。何可胜道。而通幽扶鸶诸术。又往往有奇验。近日西人於鬼之事实。渐有所徵。鬼神问题。亦认为有研究价值。(且有影鬼相之事)昔人无鬼论。诚无立足余地矣。
  畜生广义。凡吾人所知之动物。除人类外。上至巨兽。下至微虫。皆为所摄。非仅局於家所豢养。其身形特称旁出。异于五道。此为夙昔对於十恶。作普通过犯之业报也。顾吾人所能知。只在阎浮提与人同居之一部。其实畜类住处。诸道咸有。狱道之畜。如蛇。如鸱。如黑驳狗。如百足虫。自无足以迄多足之毒类。皆生其中。鬼道则益以狐狸象马之属。混居人道者。东西南三洲现象略同。北洲则惟有鸿雁象马不恶之畜。无足多足之属概不与焉。六欲中天。空居四天。只有二足之畜。如妙色鸟之类。虽有象马娱乐。乃是幻化所成。非若地居天实有其物。以供乘御也。畜类之大者。以难陀、跋难陀、二龙变现之身为最巨。身绕须弥山七巾。头枕山顶。尾犹在海。其长大为何如也。金翅鸟首尾相距八千由旬。摩竭大鱼身长可达七百由旬。此二畜虽较二龙远不能及。然既非吾人居地所能容。亦非吾人肉眼所能见。庄子逍遥游所谓鲲。所谓鹏。殆有窥见於此。姑以鲲鹏名之乎。畜类之小者。杯水微虫。其数无限。今人假助显微镜。侈谈微生物。不知较天眼所得。实 乎其少也。吾人既局於肉眼。不能博观世界生物。其略足资助者。不外地质家之发见遗骨。藉知古代形式变异之物耳。然所以变异。由於今昔造业不同。故表现於外之幻象未能一致。而业因之递变。前後相承。不能忽甲忽乙。因之幻象亦渐次微变。若循一种轨迹焉。进化学者乃视为莫大之秘奥。强作生物演进之证据。夫人所能考察之地层。充其量能有几何年。以此等年较世界无量时间。以所居地较世界无量空间。皆所谓无穷小数中之无穷小数。於此微乎其微。末乎其末。时空中所得之幻影。欲以断定世界无量时空之一切现象变态。何其妄也。今夫平圆。孰不知其为循环之圈乎。而於其中取无穷小弧。则弧线与切线。若合为一。因其合一之故。从而下断语曰。弧者直线也。累弧成圆。则圆者亦一直线也。是人之妄。不问可知。然知是人之妄易。而知进化论之妄难。则习焉而不知察之过也。
  色界众生。大别为四天。曰初禅。曰二禅。曰三禅。曰四禅。此为超未到定而入根本四禅所得果报也。所以亦称天道。以不离十大善因。故四种禅。由浅渐深。初禅能离诸欲。未脱觉观。( 思为觉、细思为观)二禅能离觉观而耽喜乐。三禅能舍喜相。犹住乐法。四禅始能舍乐。护念清净。
  初禅内分梵众。梵辅。大梵三天。中无男女之分。犹有语言号令。三天之别。初为民。次为臣。又次为王。二禅内分少光。无量光。光音三天。此三天以光胜。初尚少。次乃无量。又次则以光当语。故曰光音。三禅内分少净。无量净。遍净三天。此三天以净胜。逐层递进。观名可知。四禅内分九天。曰无云。曰福生。曰广果。此三天为凡夫境。无云者。以三禅天下至夜摩。虽各空居。必依云而住。此天以上。始能离云也。福生者。修胜福力。乃能生此天也。广果者。凡夫所得之果。此为最胜也。三天之外。有无想。无烦杂。无热恼。善相见。善现相。究竟无极。六天。无想为外道所居。後五名五净居天。为阿那含所居。外道者。所习之道。与佛法不合者也。所谓无想。乃心想暂不行。非有得於无性也。阿那含。为声闻第三果。俟小乘篇释之。无烦杂。无热恼。其义可知。善相见者。定障渐微。见极明彻也。善现相者。形色转胜。善能变现也。究竟无极。亦称色究竟。谓形色之胜。在娑婆世界至此而极也。
  二禅以上。无言语号令。故统驭之权。止於大梵王。梵王统摄初禅及欲界。成一小世界。以己先小世界众生而生。後小世界众生而灭。遂褒美称大。以世界为己创造。此等思想。以充愚迷宗教家之主宰。堪当其选。然彼教中人不知有此等事相也。积小世界一千。冠以二禅天。谓之小千世界。积小千世界一千。冠以三禅天。谓之中千世界。积中千世界一千。冠以四禅天。谓之大千世界。以数计之。大千世界。实含小世界十万万。以由千三次相乘故又特称三千大千世界。无色界众生。为恶色界之拘於形相。而进修四空定所得之报果也。此界虽舍去身形。仍是天道。四空者。一空处。二识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欲生空处天。须求色法之灭除。色法者。凡具有变坏质碍之性咸属之。如形色、声音、坚热、等等皆是也。入此定时。一心缘空。及心与空相应。则色相泯灭。无碍自在。而生空处天。以空处为可厌。则修识处定。一心缘识。及至相应。则心识独显。而生识处天。以识处为可厌。则系心无所有。定力既成。诸法若泯。而生无所有处天。识处属有想。无所有处属非想。以两者皆当厌离。则修非非想处定。及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乃生非非想处天。
  三界众生。每受生一次。谓之一期无常。无常者本无今有。暂有还无也。其所以暂有。为业种之成熟。其所以还无。为业果之谢落。顾众生藏识中之业种。无有限量。挨次成熟。以致辗转受生。曾无已时。而无量业种中善恶种子。何所不具。故辗转受生。实非一道长流。今日为人。明日可生天。今日为帝释。明日或成驴豕。其有累世皆生一道者。则挨次成熟之业果相类也。而相类之业因。一遇其缘不继之候。即受生他道矣。故自无始以来。任何众生。於六道中。一切繁华。万般苦恼。当无不滋味备尝也。
  一期无常之寿量。修短不齐。欲界最长者。为一中劫。如难陀等龙及阿鼻狱众生。皆其例也。劫者。不能以通常年月纪数之长期间也。世界经过成住坏空四劫。名曰大劫。众生公构小世界之共业。混沌未显时称为空劫。由酝酿而渐次成就。称为成劫。小世界既成。众生纷扰其中。称为住劫。共业宣泄若尽。不能维持小世界形式。致感毁坏。称为坏劫。成住坏空次第循环。而各称中劫。吾人在南洲之寿量。依时而异。最小额为十岁。最大额为八万四千岁。(古史称三皇氏数万岁、非无稽之谈)由最小渐增至最大。名增劫。由最大渐减至最小。名减劫。(吾人现值减劫、寿额未及百岁、此後人寿更促)增减二劫相和。谓之小劫。住劫。凡含二十小劫也。四王天寿五百岁。而一日当人间五十年。恫利天寿千岁。一日当人间百年。推之他化天寿一万六千岁。一日当人间六百年。色界诸天。梵众寿二十小劫。逐层加增。至色究竟天。寿一万六千大劫。无色界四天。寿量由大万二劫至八万大劫。但上列各寿量。虽为定额。然皆不免中夭。非若北洲之唯一不二。
  小世界将毁坏时。众生共业渐变。皆修无觉无观。渐次上升二禅天。所遗无情器界。无所系属。(虽有重狱众生、亦移附他方)不能不现毁坏之形。在众生同分妄见。通常感为火灾。继续七大劫皆然。至第八大劫。则感水灾。此时二禅天亦坏。众生共业转变。同生三禅天。如是七火一水。推至五十六大劫。轨则不失。五十七至六十三大劫。仍感火灾。至六十四大劫。则感风灾。此时三禅天亦坏。众生共业转变。同生四禅天。此三大灾。每经六十四大劫一循环。乃本诸众业之错综变现也。四禅天不遭毁坏。以众生业力递相维系故。(无色界天既无形迹、无所谓毁坏)每经一大灾。世界既由众业从新演成。其成立次第。具详长阿含经。文繁不引。
  右举三界事相。悉本诸内典。在修得天眼者。在在可以验诸空间。在洞明本心者。一一可以消归自性。学者若例以科学家测度之词。失之远矣。
  一切乐事本吾心所具足。心光明者。欲现何境无不立成。诸天享用。不假地力人工。即此妙理流行之一端也。心有障碍。则所欲之境。未能应念而现。以有所牵掣故。吾人享用之仰给地力。与夫假助人工。皆自心排除障碍之重重晕影耳。富者牵掣力尚弱。故觉易於温饱焉。贫者终日胼手胝足。而不免於饥寒。则排除障碍之力。不胜其牵掣也。所以结此障碍者何。曰恶业种子伏留藏识不去也。恶种一去。苦境自亡。乐事可得而现矣。
  吾人所视为最苦之事。曰贫穷。曰夭病。经济之孜孜讲求。卫生之汲汲研究。无非欲求二苦之解除而已。然所考定之条例。只能作避苦求乐之助缘。非关富饶寿康之根本也。必欲富饶。不可不芟除贫穷之恶种。必欲寿康。不可不芟除夭病之恶种。贫穷之恶种在贪利。(贪字兼摄悭吝)盖贪利之行为。或明劫显夺。或私攘潜偷。或只图自己便宜。不顾对方损失。或只患积聚寡少。不顾义务有亏。昏扰於心。无非遮蔽光明之具。恶业所发。现生有受刑法制裁者。有遭群众摈弃者。有罹意外灾祸者。此皆华报也。何谓华报。谓业种发达。仅属吐华。尚未结成果实也。及果实成熟。业力重者。沈沦地狱。感为猛火烧身融铜灌口等种种酸楚苦痛。虽曰自心表现。而此时心昏识乱。不能自主。无从觉为幻境。必经长期磨折。业力略消。始能脱离狱趣也。业力稍轻者。或坠入畜生。以偿所负。或流於饿鬼。惟感常饥。幸而超出恶途。现身人道。宿习所结。遂形为贫穷之境。纵有赀蓄。亦不克享用焉。取其赀蓄者非他。即夙昔受其侵略之失主也。
  夭病之恶种在杀生。杀生之缘起。或攘权夺利。或报恨泄忿。或贪图肉食。或草菅物命。杀者所对之境。莫非伤生苦痛之事。藏识伏留此等恶种。华报既不脱苦恼。果报更流转恶途。幸而得生为人。宿习所结。辄成残疾短命之身。而所以致其残疾短命之事迹者。即夙昔被杀者之乘机报复。利刃毒计。此现人身以报复也。兽伤虫螫。此现畜身以报复也。为厉作崇。此现鬼身以报复也。
  芟除二恶种之道。消极上自应作釜底抽薪之计。竭力戒贪止杀。以消溶积习。积习渐薄。则业障渐轻。贫穷夭病之苦。可得而避也。此顾此等积习。固结於心。凭仅上文性理之谈。未必人人遽能觉悟。兹更反复详说。务使闻者于事相了然明白。庶乎戒贪止杀之行。可以见诸实际耳。
  吾人享用之丰歉。原与业障之轻重成比例。障重者欲富不能。障轻者欲贫不可。幻影上之财宝。莫得而与之。亦莫得而夺之。邓通有宠於汉文帝。许负相之当饿死。文帝不以为然。时赐通以蜀之铜山。使自铸钱以求富。文帝崩。景帝以宿憾坐通罪。财没入官。通竟穷饿而死。(出汉书)此莫得而与之明证也。波斯匿王有女名善光。享用甚丰。王曰。我所荫也。女曰。我业报也。王怒。欲遣之。女宁舍现成之富。坚执因果之说。遂下嫁乞丐。丐乃破家子。女随之故居。则满目荒烟蔓草。断井颓垣。而偕行瓦砾之间。藏金一一发露。遂建楼阁。蓄婢仆。享用一如王家。(出杂宝藏经)此莫得而夺之明证也。世人以为求则得。舍则失。纯是识中妄计。绝非实际。邓通未尝不求。弗见其益。善光未尝不舍。弗见其损。观此可以 然猛省矣。或曰。非分之求。固无所得。分而不求。不遂失乎。曰。冯异避坐树下。不与诸将争功。谁见其不得封赏耶。(出後汉书)或曰。分所应有。舍之固在。蓄积非分。又将何如。曰。徒为他人保管耳。刘廷朗掌机密。以纳赂为事。晋兵入。一骑出走。过其家。指而叹曰。吾所积钱三十万。何人取之。嗣为追兵所杀。(出五代唐列臣传)此足为好货者当头棒喝也。或又曰。有贪财而卒得享用。岂轶出例外耶。曰。此得其所固有耳。非能求分外之享用。不急於贪得。他日亦有发现之时。何苦为此徒增恶劣华果报之举。譬如已有谷仓。可由南户从容取谷。一旦行於仓後。不审己所应享。遽穴北墙潜盗之。仓因洞穿之故。纵有余谷。且不能保。谚所谓眼前种种便宜。将来实不便宜。诚阅历有得之言也。然则人事可废乎。是不然。吾人因业障深厚。遮蔽自性光明。以至未能随意享用。懒怠者。即业障之一种表示也。尽力正当人事。形式上所以治懒怠。实际上即是拨开业障。使光明得以流露而出。人事不行。流露末由。如仓谷虽属己有。并南户不入。将安得之。其有不劳而获者。乃业障之中。为夙善冲开孔隙。光明遂得迳直流露耳。非人所敢望也。或又曰。天下熙熙攘攘肆其贪求。正为懒怠之反。未始非克尽人事之一道也。曰。贪求之人。为利欲所驱使。以行其恶。原非为对治懒怠而然。纵兼含对治之意。无奈贪求所结之业障。较懒怠之本障为尤甚。故正当人事。只有尽其能力。一涉贪心。即为非分。儒门义利之辨。正欲人人分清界线。顾於贪之重害。未有根本发挥。以致桀黠者不免目为迂腐之谈。而寻常之人。亦视为无戒贪之必要。噫。此吾人所以多贫窭也。物竞之说行。贫窭者更有加无已。悲夫。
  凡有所杀。勿论缘起若何。被杀者。以临终极苦铭刻於心。非特具结怨因缘。未有不乘机报复者。公子彭生托豕人引齐候於难。赵同赵括化二竖陷晋侯於死。此皆特著於左传者也。夫以古代君主之尊。臣下被杀。尚且肆其报复。则人之杀害生命。何殊愚夫之自戕乎。试稽肉外典籍。记载此类因果。确凿有徵者。几非吾人所能遍读也。杀害人身。莫甚於野心家之掠地攻城。此孟子所最痛心者。若辈所以犯此重大恶业。纯出於贪求之心。使明上文享用生於自心光明。或可顿然悔悟欤。杀害物命。大半为口腹之欲而然。世俗习焉不以为非。不知芸芸众生。无量世来。多数与我有亲属关系。观於飨客之羊。原为已故之妻。(出广仁录)喂儿之鸡。适是前生之父。(出法句喻经)足示一斑。则吾辈庖厨之所宰割。孰保非我夙昔之父母妻子耶。以口腹之故。聚现生父母妻生者酣嬉欢笑。故者苦楚悲哀。自天眼之旁观。盖有不胜其愍者。反而推之。今世恩爱同食之人。他生又互为俎上之肉耳。於此而不起哀矜之念。吾末如之何也已。如谓食肉为养生要素。此特一种妄执。乡曲小民粗蔬淡饭。体质自雄。其谁不知。将谓运用心思。不能徒恃植物养料。则往昔寒士。大率咬菜根以为常。诗文考据之艺。效用虽与今学不同。其劳心焦思。较今之学者。实有过之无不及。而往往以耆年见称。美洲提倡素食。日渐发达。享期颐者每出其中。则肉食养生。谓之不成问题可也。(但习於肉食者、一日舍弃、未始无不惯之感、旬日之後、自当渐忘耳)或曰。大地所以无人满之患。以有刀兵疫疾等灾祸为之限制也。设因戒杀之故。人寿而不夭。生齿将依几何级数增进。恐无几时。大地即无容足之处。人既患满。虽欲不杀。其可乎哉。此世俗学者一孔之见。绝不明人生之所由。宜有此虑。成劫初民。原由光音天福尽者下生而来。始惟化生。无男女相。嗣以耽著地味。男女渐分。引起无量世来之淫习。同分妄见所感之大地。日就恶劣。未适诸天化生之道。堪来受生者。大都淫念发动。乘吾人男女欢会之际,不觉神识参加其间。(此神识、即藏识所表现)遂沈滞於母胎。从而发展其业果。而胎生之事见焉。然神识之参加欢会。得以成胎。不可不具二要素。一者须与父母有恩怨关系。(恩怨兼钱债在内。)恩则爱慕之心切。怨则报复之心狠。志愿很切。而後机感之力强(愿力万能,分详大乘净土二篇。)二者须与父母业报相适应。父母多福者。恶劣之子不相迎。父母薄福者。宁馨之儿自拒。抑拒合宜。而後心境相融洽。世人滋养非不丰也。体质非不壮也。而多方求之。有迄不可得者。为二要素不具耳。因此限制。大地人民自无依级数增进之理。藉偶有之。地面又将依同分妄见而增拓。(如发现新地之类)无所谓人满也。或曰。鸡凫羊豕之属。生育甚繁。止而勿杀。岂能免充溢之害乎。曰。惟其不杀。反无充溢之害。鸡凫羊豕之受生。正以夙世杀生为主要业因。或无常报尽。迳转畜身。或地狱罪毕。再转畜身。或经历他道。乃转畜身。质言之。吮血啖肉之人。藏识留其陈迹。业缘一至难免被吮被啖之时。人人戒除杀业。则为畜之因渐稀。鸡凫羊豕等物。自不得不日减矣。
  上文消极上戒贪止杀之说。既为绝妙经济卫生之学。顾恶习太盛者。或未能收戒止之功。而邪淫妄语。及其他口意等恶。又在在足为贫穷夭病之助因。以凡属恶业。皆不免遮蔽自身光明也。吾人若能积极上更起布施之行。则光明易臻炽盛。虽种种业障。未克彻底澄清。其为碍也亦寡矣。
  布施大纲有三。曰财施。曰法施。曰无畏施。财施者。舍己资财。俾受者居於安乐也。应致恭敬如父母良师大德等。则申之以供养。(大德、指佛门圣贤言)应生怜愍。如号寒啼饥叫困等。则济之以需要。法施者。上焉。为众宣扬妙法。使闻出世之道。(出世义详小乘篇)次焉。为众解释因果。使知求乐之方。无畏施者。人有祸患。则拯救之。畜有危厄。则解放之。日日如是存心。光明发越。自不可限量。吾人试取一布施之事。躬为实验。凡至心为人。而无利己之念者。心中必有一段特别愉快景象。是即光明发越之表徵也。
  人能於积极上启发光明之源。又能於消极上塞断贪杀之流。斯真一切逆境可转为顺。非只富饶寿康已也。昔了凡少遇孔某。依皇极经世法为之起数。县试得第十四名。邵试得第七十一名。学试得第九名。某年补廪某年当页。某年受职。任期二年半。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命终。无子。既而自县考至出贡。一一灵验无少爽。以为凡事前定如此。心渐澹然无所求。嗣遇云谷禅师於山中。儆以立命之道。於是递次誓举三千善行。以为功名子寿之代价。孔某预言。以後完全无效。向之限於贡者竟乡捷登第矣。向之惜无子者。竟弄璋矣,向之限於五十三岁者。六十九犹无恙也。(出了凡立命篇)夫了凡遇云谷之时。既能先自去贪。後更叠举布施不辍。功名子寿。如愿相偿。不亦宜乎。然不遇孔某。无以见业力拘束之实徵。不遇云谷。无以显业力转变之有道。两者交遇。岂惟了凡之幸。直可作後世迷途乱步者之指南针也。其有特别至心布施。虽仅一事。亦足以酬所欲。如赵盾困於晋灵伏甲。以昔曾饭灵辄故。遂赖之脱难。(出左传)楚惠王久病心腹之疾。後为脱庖宰监食者於死。甯暗吞水蛭。宿疾反随蛭泻而顿愈。(出贾谊新书)是其例也。
  财施固仗资财。法施无畏施亦每须借助。如印刻经典。及买施生物之类是也。或疑布施惟富人优为之。贫者未免兴叹。此大不然。启发光明之道。只论尽心不尽心。不论所施之多寡。贫者端诚施一钱。实远胜富人慢意施万镒。昔有乞女。见诸长者布施耆 崛山中大德。自思今世贫苦。正由先世不施。今又无财可施。後苦宁非更剧。思已而哭。猛忆尝於粪中拾两钱。恒自保惜,以备乞索不得时之需。遂至心持供大德。事讫。出卧树下。光明所发。感为黄云覆於其上。值国王新丧夫人。访大福德者为继。相师觇黄云。遂以女进。即日大享富贵焉。(出杂宝藏经)此非贫女布施之懿范欤。惟报应迟速。各视机缘。不得先存急功近效之想耳。倘遇事贪图报应。则贪心一发。又起遂微。既审启发光明之道而实行之。将来所受之报应。有踌躇满志之观。可谓尽美矣乎。曰犹未备焉。容貌或苦丑陋。一不备也。配偶或苦荡佚。二不备也。欺诳诽谤。难保不蒙。三不备也。恶声诤语。难保不闻。四不备也。言语或不明了。而无人受。五不备也。眷属或偏弊恶。而常违逆。六不备也。所见或陷狂惑。用心或习谄曲。七不备也。此等业果。原与夙昔瞠恚。邪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邪见。诸业因相对。欲避业果。不可不兼持诸戒也。诸戒能持。他日所收善果。非具享人间之荣幸。即备受天道之繁华。如是庶尽世法之美。世法者何。世间上因缘和合所生之幻影轨则也。
  尽世法之美。可谓真乐乎。曰。非也。世间之乐。只就相对言之。刻实分辨。依然是苦。故有志者又当进究出世法。出世者。不受世间束缚之谓。法有小乘有大乘。名之曰乘。喻此法之济度众生。如舟车乘人以行也。小乘中又分为声闻。缘觉。二乘。二者之别。一以闻佛法音而入道。一以观因缘生法而入道。(佛典中往往单称二乘、即指此二者)其所证极果相等。声闻乘以苦集灭道四谛为主。谛者。详审真实之理法也。(浅释之、乃详细研究之义)众生之苦。都为八种。一生。二死。三老。四病。五爱别离。六怨憎会。七求不得。八五阴盛。世间众生。流转六道。曾无已时。此三界篇所既言也。流转一次。即生死一次。今就吾人论之。生则十月处胎。如囚入狱。死则风刀解体。如龟脱壳。再世之後。前境虽幸浑忘。而当境之苦。不久又须实现。吃苦之际。始知生死之难受。然既无及矣。生死无穷。故受苦亦无穷。老病二苦。人所易喻。可不赘述。五六两苦。自狭义言。所锺爱者。不免生离死别。所怨憎者。不免窄路相逢。自广义言。可乐之境。偏不长留。可恶之事。偏来纠缠。吾人抚躬自省。孰有能避此二苦者乎。求不得苦。含义尤富。语乎食。贫困者辄以升斗不易谋为叹。升斗易得。则渐忘前此所求之难。而不知其乐。反转苦梁肉之不能致。致梁肉矣。久复生厌。而苦异味不能丰其欲也。及其丰也。又从厌之。而更思其胜者。语乎财。寒素者月得数元。其始未尝不自欣幸。享之未久。耻不若人。则思十元。如是递思。百元。千元。万元。终有相形见绌之苦。於营求无宁日焉。推之名位。园宇。衣饰。玩好。以及种种切切。何一不然。要而言之。凡不知足之徒。不论处境何等。其求不得之苦。恒与毕生相伴也。五阴盛苦者。阴境拘碍身心。使不遑宁息也。阴者。蔽覆之义。亦称为蕴。内分色受想行识。色即色法。受表幻感。想表妄计。行表迁流。识表记别。(属意识)寒暑相侵。饥渴交迫。色阴苦也。情感迭兴。此灭彼起。受阴苦也。思惟计度。既焦且劳。想阴苦也。所历层次。递转不停。行阴苦也。了别忆持。交相为役。识阴苦也。譬如一人对众宣讲。演至力竭声嘶而止。所讲意思。层累而下。应付之心,因之流转。此属行。曲折之理。欲达以词。临时又需思索。此属想。所演之词。不禁引起悲喜之情。此属受。力竭声嘶。由於身体疲敝。此属色。色受想行咸与了别忆持相连带。则属识。此苦谛之大略也。
  苦不自生。必有集起之者。集之主力。为见思惑。见惑者。心起倒见。妄执相续之谓。思惑者。心著垢染。系缚不脱之谓。见惑具含十使。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六贪。七瞠。八痴。九慢。十疑。身见者。不了身心为五阴合成。妄执为我。亦称我见。世间凡夫。咸具此执。边见者。於身见上计我为常为断。随执一边。常见。以为人乃世世为人。神魂千古不易。断见。以为神魂一灭永灭。死後更不受生。自来学者多陷此二见。今之心理学家。亦每具此等妄执。见取者。误认有漏法可以解脱烦恼。(凡不能避去业果之法、皆属有漏)如道家炼丹。即见取之一种。戒取者。妄执不正当之戒。以期不相应之果。世俗种种拘忌。大率类是。邪见者。反对因果。妄计自然。一若生死祸福。皆会逄其适。沟瞥陋懦。往往执此。贪指一切爱欲而言。货财色欲。浮名虚敬。及世间种种快乐。皆贪之对境也。(前篇戒贪之语、只就贪财局部立论)瞠。由违拂所贪。不能遂意而来。如财物为人所夺。名誉为人所毁等。皆瞠之对境也。痴。为正智隐伏之现象。正智原为光明本性之妙用。光明覆蔽。则一切思虑。咸为妄情所引。故表现於云为。每不免於迷谬。此使之范围殊广。他之九使。皆其对境也。慢。即骄慢。此由固执我见而起。疑者。正智未出。对於正理。不能契会。因而起不相入之情况也。此十惑以使为名。喻本性为其所扰。不能宁息。如罪人恒被公差之使所追随。不克自由也。十使行。见惑作。十使止。见惑亡。顾自无始以来。贪瞠痴慢四惑之垢染於心。根深蒂固。积为思惑。见惑虽亡。此习依然紧缚不脱。如明知色之虚妄。而骤睹夙嗜之物。不禁忽然动念。明知声之虚妄。而乍聆逆耳之言。不免勃然发怒。此皆理解不胜思惑之故也。无论见惑思惑。咸足致心於昏扰。藏识所含业种。自必繁多。有业种即有生。有生即有死。生死具。八苦从之而来。此集谛之大略也。吾人欲永除八苦。自应脱离生死。欲生死之脱离。应求不生。欲求不生。应去业种。业种如何能去。在断见思二惑。是谓灭谛。二惑之断。非可空言致也。不可不求灭除之道。於是道谛尚焉。其要在修戒定慧三学。戒所以防非遏过。杜恶业之加增。定所以息虑静缘。止积习之冲动。慧所以破恶证真。彻烦恼之寄托。戒有专律。定有专法。兹不具述。慧则以我空为归。
  欲明我空之理次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身不净者。受生之初。成於父母秽液。胎育之际。囚於脓恶子宫。出胎之时。经过污臭产门。自身皮囊。则垢腻形於外。唾涕。脓血。痰涕。粪溺。蓄于内。命根一断。虫蛆交食。腐败不堪。质言之。一身自始至终。自头至足。绝无少许清挣之处。己身如是。他身亦然。则吾人猥抱为乐者。实与拥粪桶棒溺盘无以异也。贪恋色身。为见思惑中极难制伏之事。依此修观。即对治之一法。受是苦者。即广上文受阴苦之义。情感有顺有违有平。顺生乐受。违生苦受。平生舍受。(舍即不见苦乐)苦受固苦。乐受亦未尝不苦。以乐不离生灭性。当乐之来。暂觉愉快。乐来未久。旋即无味。及乐一去。更感不适。此人人可自经验者也。舍受初无苦乐可言。然觉时间迁流代谢。未免厌烦之苦。一日之中。吾人非遇乐受。即遇苦受。非遇苦乐二受。即遇舍受。而三受总不离苦。故吾人实无真乐可言。能修此观。则知一切缠著。都无趣味。心无常者。妄心变幻不定也。世俗所认为心。实指六尘缘影而言。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声香味触五尘相接。则分别随之。於是有眼等五识。意根接法尘。更著缘虑之相。则生意识。(意识之上、尚有末那识、藏识、世俗所不及知、小乘亦非所觉)吾人所能起之代兴。乙念甫灭。丙念又起。联络牵引。无有已时。心理学者及一切外道所研究之心。皆以是为对象耳。此等妄心。既由诸念排列而成。而细究诸心。乃因缘和合而生。(譬如有人、初於某寺闻诵金刚经、後於他处再闻此经遂引起某寺之念、前属因、後属缘、无後次之闻经为缘、不能无端忆及某寺、无前次之莅某寺为因、後虽闻经、无兴某寺之念、故必须因缘具足)因缘变易无常。故妄心亦变易无常。能修此观。前知诸使皆生於无常之心。无所容其妄执。法无我者。一切法中。实无我体之存在也。意所能缘之法。虽千头万绪。要可大别为善恶无记三种。如当善法现时。执为我体。则变为恶法。或无记时。我体安在。执恶执无记。可以例知。更通究之。吾人身心。原为五阴集合而成。我如有体。必在五阴之中。以我为色质。当求之色阴。而色阴微细分析。不外地水火风四大。地表固质。水表流质。火表热力。风表动力。一一细究。都属无情器界。以何为我。以我非色质。当求之後四阴。然四阴状况。皆是新陈代谢。念念迁变。究以何念之状况为我体。若指某念为我。则某念灭。我体与之偕亡。终为无我耳。能修此观。刖知我相本空。生於何有。无所谓生。烦恼更何所寄乎。
  知烦恼原无可寄。而勤加种种修持之功。则藏识渐次清净。能断见惑。即名须陀泊。须陀泊者。预入圣流之义。为声闻初果。虽预圣流。而思惑具在。仅属见道。尚须进修。思惑有粗有细。欲界较粗。上二界递细。其中又各分九品。能断欲界思惑中之前六品。即名斯陀含。斯陀含者。一来之义。以欲界後三品思惑犹在。须再生欲界一次。以修断之,此谓声闻二果。九品断尽。进断上二界思惑。即名阿那含。阿那含者。不来之义。谓从此寄托五净居天。不复下生欲界。此为声闻三果。见思二惑两俱断尽。即名阿罗汉。阿罗汉具含无生无学等义。为证声闻极果之号。既证此果。则永不受生。长离三界。亦明三世流转之理。其详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无明者何。本性光明。为烦恼所障也。(此乃无明粗义、尚有细义、详後篇)缘行者。引起妄行也。识即世法篇所述之神识。行缘识者。妄行摄入藏识。成为受生之种子也。此种子本无色相。托胎後。开发为阴身。始成有可名言之色法。是谓识缘名色。名色处胎。由简单而渐复杂。六根於以分立。是谓名色缘六入。根以入名。明六尘所从入也。出胎後。六根与六尘相接触。故曰六入缘触。既有所触。则情感生。故曰触缘受。有乐受便生爱欲。有爱欲便生执取。故曰受缘爱。爱缘取。由执取而复造业。是谓取缘有。有者。具有妄业。又成新种子。而为受生之因。有生斯有老死。故曰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递推。生死流转。穷劫不息。以此十二支分析言之。过去以无明及行为因。演成今世识及名色等五果。今世又造爱取有之因。则复受生死果於来世。所取因果详略互异。取便言说耳。
  既明缘生之理。推本於无明。可知无明若灭。余十一支随之递灭。生死流转。可得而免矣。能审此理。即同声闻之悟无生。此後修持。则与声闻相若。其所证之极果。名曰辟支佛。即缘觉之义。
  凡证小乘极果。烦恼断尽无余。真理自然发露。故能六通具足。六通者,一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流转。及世间一切形色。二天耳通。能闻世间种种悲欢苦乐。语言音声。三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如何想念。四宿命通。能自知过去百千万世中辗转受生之事迹。五神境通。身体能变化自如。山海无碍。六漏尽通。诸惑尽断。不复受生三界。及现身报终。即入无余涅盘。涅盘。义为灭度。灭。谓灭生死因果。度。谓度生死瀑流。现身尚在时。仍有所依身为余报。此时只称有余依涅盘。及遗弃身体。更无余报为所依。故曰无余依涅盘。小乘以此为究竟。
  修小乘之法只属自度。於众生苦恼。则淡焉恝置此不知众生莫非己心之所显现。众生苦恼未尽。即是己心未达於清净光明之极致。虽入涅盘。未足以称本性之妙。是故具大志者。咸不以小乘为满足。而乐修大乘。大乘亦称菩萨乘。菩萨者。菩提萨 之略名。菩提之义为大觉。菩提萨 。即具大觉心之众生也。众生以何因缘。能修菩萨行。则以发菩提心为起因。而贯以大慈悲心。菩提心所从发。其道无量。而末法之世。常以观察自身及一切众生。同溺於无边苦海。致奋兴其脱离救护之念。为此中要素。世间苦海。以生死为源。老病等六苦为流。煽其波者。则众生杀盗淫妄等恶为厉也。天下有道。此波稍息。天下无道。扰乱不堪。读吾国乱世史。尚不禁凄然以悲。况身处其境者乎。探本论之。历史中造成乱世之徒。他日固不免沈沦地狱之苦。而群众当日之祸患。亦为共业恶劣之流露焉。愚者於此等流露。或咎上天不仁。智者则目为恳切警告也。知为警告。菩提心未有不沛然然此於救护众生之志。无由得遂。故修菩萨之行。恒随顺世间。辗转受生。依种种方便。以贯彻其普度之愿。此等行为。非具大慈悲心。不足语此。是故大乘法必以大慈悲为根本。然徒知发展慈悲。将来只得人天小果。现生说法。范围既狭。易世之後。普度之志。且为福报所迷。依然苦海牵缠。不克自拔。何有於再行方便耶。於是传之以六度四愿。度。即济度之度。在梵语为波罗蜜。具含由生死岸超到涅盘岸之义。其目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愿。则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布施。即慈悲之运用。内含财施。法施。无畏施。三事。详如世法篇。然前所论列。只重在因果之相关。并不以发菩提心为前提。行之者虽享相当福报。要属有漏之业。大乘中三施。惟求慈悲之发挥光大。不独脱离望报之心。且并无能施之念。盖一落能施之念。藏识即摄收此等业种。而成有漏之因。是故菩萨心恒无所住以行布施。然心虽无所住而因果固炽然不可磨灭。且视有心为善者。其福报高出无量倍之上。因无漏净业能复圆明妙心。而妙心之流露无往而不殊胜。现诸环境自然福乐无边。非凡境所得比拟。是菩萨无心之布施。正庄严国土之绝好资料。不徒接引众生脱离苦海已也
  持戒本意。在去十恶。十恶为坠下三途之根。求人天小果者。亦知极力遏止。无论修菩萨乘也。惟十恶习气。积於无始以来。人天法只能大略暂伏。未足以言断除。菩萨则须根本消灭之。故戒律特制十重四十八轻之条。以与布施等五度相辅翼。条目纷繁。不及备载。学者可检梵网经及菩萨戒本读之。夫戒律亦收波罗蜜之功者。以圆明妙心发现为行为。无往不宜。戒律者称所宜而立文。行而轨于戒律。则心之圆明妙德。自必应现。因於事心二者相为表里。故持戒纯熟。圆明妙心於斯常 。而不复为垢秽所缠。戒律误犯。则当诚心忏悔。因惭愧欲改。即真心显露之机。凡情不加深察耳。知为真心显露。从而诚心忏悔。正一眼觑见不肯纵失之道。
  忍辱度原包一切隐忍而言。题曰忍辱。取至重者名之也。凡情之所难。忍辱为甚。当之者。忿恨之气。最易发动。然自修行者观之。人之责我杖我。如其道。正为我痛下针砭。尚当感谢之。何有於忿恨。如其非道。则由果推因。应知夙世怨孽所积。故有今日之受报。此如负债应偿。岂敢尤怨。藉非夙业所招。而纯出於施者之强横。则又当愍彼以一朝之盛气。而种他日恶报之因。以是谛观。不能忍者可以忍矣。更深究之。自他二相。本不可分。受辱於人。无异左手被伤於右手。知左手万无致恨右手之理。则於辱之当忍。自不待言。辱既可忍。其他诸忍。皆易从事耳。忍之所以重。为能与烦恼贼相搏战。烦恼贼时思蠢动。一事不能忍。即为贼战胜一次。亦即业障加厚一层。勉强能忍。斯勉强胜贼。忍出自然。贼斯潜踪。自表现言之。凡事能忍。则形诸性情。谦逊慈和。形诸相貌。庄严端好。菩萨金容。令人异常钦仰。即累劫修忍辱行之所成也。心貌密切相关。貌庄严者心清净。貌猥鄙者心垢秽。忍辱能致相好庄严。实即回复此心本来清净之功效耳。心既回复。斯解脱矣。或曰修忍辱度。群下之过。不当责罚乎。曰。外现威猛。内怀怜愍。而为不得已之责罚者。此出於正谊。非为烦恼贼所胜也。下事未有懈怠能成功者。一技一艺之微。尚须具钢而不舍之力。乃能深造。何况逆生死流以上探心之本源耶。於是精进在所当讲。精者不
 杂。进者不退转。以纯一之志。运以勇往直前之概。则一切积习莫奈我何。圆明妙心於以日显。稍涉懈怠。积习即乘机放肆。无论一曝十寒也。譬如逆流之舟。鼓棹猛上。水势虽急。不得阻其上进。目的之地递次接近。而可预计达到之时。苟中流停棹不前。势必退转。去目的地渐远耳。称性而谈。精进者。所以冲开业障。俾光明得以发越。
  禅定原分事理二种。事定者。结跏跌坐。以境摄心。或依於色。或依於空。或依於识。依於色者。心太驰散。不能摄伏。或藉数息以调之。或系心於物以止之。心中总不免色法妄念。依於空者。不欲念於色法。而一味浑忘之。此犹暗室熄灯。求避物像。只成晦昧顽空。亦曰无记空。依於识者。心中味著一种感觉。以为独窥神妙。其实既有所著。即在妄识范围内。如无所有非非想。亦此类也。此等事定。其流弊少者。取为入手方便。是亦一道。若执著不化。终不能与入觉城。盖一涉依傍。便失真如本性也。理定者。诸念悉遣。遣念亦无。炯炯灵光。与妄识了不相涉。其始或惟趺坐为能。习之淳熟。则动静语默。无不咸宜。眼无不视也。色尘之现。则杂然而无所染。耳无不闻也。声尘之播。则历然而不相渎。鼻舌身意。莫不如是。是谓得入真如三昧。三昧者。正定之义也。
  梵语般若。译为智慧。修习之法。头头是道。(般若本是具足,无所谓修习、亦无一法可说、以下皆方便之词、学者幸勿混著)从何悟入。存乎其人。若取易於凭藉者。宜递观色受想行识皆空无所有,从而推及一切。其始所得。或不免涉於但空。(但空者、只知万法如空华泡影、不复理会其实际也。)若能谛观不已。终可契真空之旨。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何言乎空而不空。万法绝无实体。如幻梦暂现。醒则无有。此空之本义也。然万法所以得呈幻象。必有所依之本体。故曰空而不空。何言乎不空而空。本体虽确然不空。而依附之者。只如镜中之影。於镜全不沾著。故又曰不空而空。惟其然也。故色心诸相。可以扫尽无余。独本体实相永远存在。妙有。妙有者。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何言乎有而不有。万法分明昭著。不可磨灭。此有之本义也。而万法既无实体。即无自性。所以幻现不过因缘和合而生。因缘不具。法不能成。则所谓法者。乃真如之随缘流露。所露幻影。千变万化。以因缘方程式互相差异耳。是万法者。不外种种因缘方程式之标帜故曰有而不有。何言乎不有而有。万法虽为因缘方程式之标帜。而因果相从。不失不坏。任取一法。方便为用。余法即不能不与并立。如平面多角形。假设一边为某数。余边必有相当之数。研究大道者。既不能舍弃假法中之文字言说。则一切万法。遂森然於前矣。故曰不有而有。综而论之。不空。妙有也。不有。真空也。举真空。则妙有在其中。举妙有。则真空在其中。分言之者,观察方面不同耳。真空妙有。两相圆融。是为正智慧。既具正智慧。对於外道邪执。俗学妄见。无不洞见症结。正如宝监当空。物无遁形。
  六度之行。互相资助。不可缺一。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沈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则碍於积习。三学具足。而不布施。则坠入小乘。布施而不修三学。仅种人天之因。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瞠恚之气。有精进。无诸度。徒托於虚名。有诸度。无精进。定废於半路。故必六行齐修。始能期望波罗蜜焉。欲完波罗密之功。非一生一世之事也。必累劫修行而後可。顾辗转受生。每有隔阴之迷。前世未完之行。今世恐不知为继。是故申之以四愿。夫愿也者。如舟之舵。心之所趣。如拨以应。藏识所伏之愿。易成熟者。他世即结相当之果。未易熟者。世世成为一种趋势。务达结果而止。其间虽偶被覆蔽。趋势不显。而固随时跃跃欲发也。菩萨日以四愿为誓。岂为装饰门面而然哉。为求累世如愿而行耳。或曰。人生不免八苦。菩萨历劫入世。懦者未免闻而生畏。此不然也。乘愿入世。功行浅者。固不无苦感。及至心无所住。则无往而非法乐。(法乐、拣非生灭之假乐)末见苦恼之纠缠也。
  菩萨功行具足。六度圆成。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无上也。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也。亦作正 觉。正 觉而加以无上。乃证佛果之称。佛为梵语佛陀之略名。义为自觉他觉他二行圆满之觉者。此外尚有九名。皆极圣之号也。常用者。为如来。为世尊。佛身有三。曰法身。曰报身。曰应身。法身者。无明断尽。心与真如妙合为一。谢尽色心诸法。此无明由真心最微动念而来。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既经断尽。故合真如。实即法性强名为身。其所依之土。姑名常寂光土。以身既不涉迹象。土亦必离言绝思。所可说者。即身即土。能所一如而已。报身者。二觉圆满。福慧双修。所感得之色身。无量圆净。无量光明。自成佛日。尽未来际。湛然常 。备受无上法乐。此自受用身也。其为菩萨转大法轮。使同登正觉。则现他受用身。身具无量色。色具无量相。相具无量好。菩萨行位愈高。所感妙相愈胜。其所依土。众宝庄严。未可以世法形其万一。是名实报庄严土。应身者,为欲广度一切众生。而示现全身。具三十二相。如身金色。手过膝。广长舌。顶肉髻。眉间白毫。是其中五相。余不具述。其示现之处。或在方便有余土。或在凡圣同居土。方便土度二乘诸圣。同居土度六道众生。
  佛即妙合真如本性。故无漏真实功德。不可称量。特殊表现。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文繁不引。言其粗迹。以观一人之流转。则自无始来。某世生天。某世坠狱。某世为鬼为畜。某世与某某相侵夺。今则为父子。某世与某某作母子。今则为夫妻。而现在藏识所储业种。此後将若何挨次成熟。以备尝世间种种苦痛。其中细微曲折。靡不洞悉无遗。以观众生之心念。忽而思财。忽而恋色。忽而谋美食。忽而慕锦衣。忽而起猜忌。忽而怀诡诈。一切可惭可疚之事。纷萌诸心。以为己所独知。不知佛之观我。实详晰千万倍。其他神通妙用。穷劫缕述。未足方大海一滴也。
  一切烦恼。原起於无明。无明又兴於动念。而性本清净。何以忽自动念。此固妄情所常伏疑。即菩萨亦不能满分亲证。及至成佛。则顿了然。本无所谓动念。无所谓无明。无明断尽云者。言说上事耳。无明本无。於烦恼乎何有。是故佛於诸法。秽净齐平。苦乐均等。无常不离真常。无我翻成真我。菩提如。烦恼亦如。涅盘如。生死亦如。(大乘涅盘,妙契法性,非小乘涅盘可比。)
  无始劫来。证佛果者。不可以数计。而皆不离众生心中。机缘凑合。则流露而出。二千九百年前。吾辈阎浮提所感得之应身佛。为释迦牟尼佛。简称释尊。释迦。义翻能仁。牟尼。义翻寂默。以娑婆世界为所化之土。现在流传佛经。即释尊所演之妙法也。佛住世时。有缘相值。莫不超度苦海。佛既不在。欲超度者。只得於妙法中求之。然非善根深厚者不能为也。或曰。佛以度生为怀。何以不长住世。曰佛非在众生心外。众生共业蔽覆太厚。於佛无睹。若业障之中。暂露空隙。则佛之应身即现。佛固无时不在。无奈众业不能长留空隙。以作见佛之机缘。佛虽不可得见。而妙法仍存。不可谓非厚幸也
  论菩萨历劫入世。自当六度齐修。若初发菩提心。不可不先择适宜法门。以为入手方便。吾国所行之法。原有八宗。一般若宗。二法相宗。三华严宗。四天台宗。五律宗。六禅宗。七密宗。八莲宗。密宗吾国既失传。前六宗或推究教义。或严持戒律。或直指本性。皆未易一生成办。一生成办者。尽此一生修习。即登不退转之位也。六宗所以未易奏捷效者。以众生业障过厚。见思惑极难断除。但使烦恼有丝毫存在。终不免为业力牵引。轮回六道。如现生所修功行。未足以消挨次成熟之恶果。固仍坠入三途。即功行较深。再世备享人天福报。又恐前生四愿暂为快乐所掩。不能即继前功。报尽仍将下坠。虽善根所伏。他世终有显现之时。然既不知多受几许烦恼矣。欲免此患。厄惟莲宗。未有不一生成办者也。莲宗亦名净土宗。下文专篇详之。(所以名莲宗、为创始於东晋慧远之莲社)
  佛皆有其所化之土。娑婆世界外佛土。无量无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无所不遍。各各佛土应现何等境界。恒视化主本愿欲化何等众生而定。如释尊愿力在化导堪忍烦恼众生。故娑婆国土特现垢秽之象。因有秽土之名。
  娑婆世界之西。越十万亿佛土。有阿弥陀佛化土。名曰极乐国。 或称极乐世界 庄严清净。绝非娑婆可比。故又特称净土。略述内容。则黄金为地。七宝为池。楼阁树林。栏 罗网。莫不琼灿烂。珠宝辉煌。
  此等境界、姑藉人世金宝为喻、实为庄严胜妙、尚非诸天所能企及、无论吾人垢心所现之金宝也 池中莲花。青黄赤白。妙分四种。众生自花中出。根身端洁。衣食随心。彩禽和唱。天乐自鸣。网树乘风。清响并作。一一皆演微妙法音。其中众生。既成大菩萨阿罗汉者。为数无穷。阿弥陀佛放其无量光明。普照十方佛土无不洞彻。任何佛土之众生。有发愿往生其国者。於其命终时。或率诸圣众相迎。或化佛菩萨代接。左右二大士。一为观世音。一为大势至。辅弼度生。随机说法。凡生其中者。以处境特胜。永远不复退转。故能超出三界。脱离生死。欲知其详。当取阿弥陀经。观经。无量寿佛经。细读之。
  国土莫不依妙有之理而存在。煞须有所徵验。凡情之信乃深。天道之美。有天眼可证。世尚少所致疑。惟极乐国远在十万亿佛土外。菩萨法眼。犹未易窥。娑婆众生。更难闻见。欲信其有。根本上当以佛说为凭。夫佛之所以为佛。为六度万行圆满无缺也。六度之中有持戒。持戒之中。以妄语为四重犯之一。於语稍有不实。戒行即有所亏。六度既缺。佛岂能成。故知稍有妄语者。必非佛。既有成佛之瑞应。定必言言皆实。无所用其狐疑。释尊之谈净土。兼有十方诸佛现身证明。此而不信。未免辜负诸佛恳切之心。抑亦未明妙理之过也。或曰。西方如是遥远。佛眼始能洞悉。吾人如何往生。曰。依吾人共识比例之。西方不能不在十万亿佛土外。若论究竟。固当处即是。盖当处之耳。净土既的实存在。而一生其国。又永不退转。是故吾人欲脱离苦海。自以发愿往生为唯一妙法。愿力要义。既具前篇。然而闻者或致疑曰。人情孰不欲富且贵。愿力既万能。南洲之中。生生世世。贫贱恒多。富贵恒少。其故安在。曰无论何愿。必有相副业力为之资粮。实效乃得而现。譬如农夫植物。无其种固不可。有其种。又必须相当培养也。凡情富贵之愿。不能相偿。以缺布施等行为。资粮耳。设至心行善。未有不如愿者。世法篇所举之乞女。非其验欤。常人恶念纷萌於心。恶誓每形诸口。不论由衷与否。总属愿力一类。而恶业又在在造作。适足为其资粮。再世不坠三途。既属难得。又何怪贫且贱者之多耶。是故往生净土之愿。不可不发。而净土资粮。不可不备。此等资粮。又非徒事布施。便足相济。须别修净业之行。其行维何。即忆念阿弥陀佛是也。佛莫不在众生心中。而众生能相忆念。便现身接引者。此惟阿弥陀佛本愿为然。他佛愿力。虽皆弘大。而旨趣则各有所尚也。是以欲生净土。必须忆念阿弥陀佛。忆念之法。别为二种。一曰观想。二曰持名。
  观想之法。具详观经。可不繁具。其中要点。在以弥陀观音势至三圣妙容。及极乐胜境。详示於世。俾众生确知标准。藉以住心。心本无住。住则著境。此法独取著境。以为入手方便。及观想纯熟。则著境转入无住。意识化为真智。而成念佛三昧。净土时现目前。固不待命终报尽。始足言往生也。夫入定而有所依傍。不落凡夫定。即落外道定。观想法虽取境入手。却为出世间上上定。其所以然之故。为凡夫外道等定。只藉境系心。心之驰散。虽得收摄。而所藉之境。住著不能舍。反成妄鱼忘筌。将妄执逐渐化除。归於无著。其根本烦恼无法打破。依然六道长沦。故而为定。如空华之邀空果。观想法所对之境。一一取诸西方庄严佛土。一花一叶。一沙一砖。莫非释尊所亲见与理想假设绝不同科。心之与境。原相表里。心净则境净。境净则心净。极乐众生为其心净。故日与圣容胜土相接。反而言之。我辈设能开目闭目。皆得瞻仰圣容胜土。则我辈日趋心净可知。弥陀佛土。原以类聚此等心净众生为主。我辈既具若是资格。而不能如愿往生。诚理之所必无者也。是以此定取境入手。表面若与凡夫外道同。而实为上乘之圆顿法。然行此法。万不能与观经相违。使行者心中。自拟一种胜境。以为观想对象。势必阴魔炽盛。陷入邪道。以十方虚空中。原无此等理想佛土也。即所观之土。为虚空所固有。而化主愿力与弥陀不同。亦不现身接引。此从事相说称理而谈。弥陀性德。吾辈心中。最易发现。一加提起。即脱露而出。别种性德较为深藏。未易显现。故形诸事相。与忆念有相应不相应之异。
  观想法殊极微细。非人人所能致思。稍不如法。又坠邪观。於普接群机之道。诚有所未备。故释尊更立执持名号之法。简称持名。此法但诵阿弥陀佛洪名。或加南无於上。共为六字。南无者。依之义。兼此二字。所以表向往之殷也。无论何等根器。苟於此法。信愿行三事具足。无不一生成办。此又圆顿法中之最捷迳也。顾此法极为简单。寥寥数音。何以能收万修万人去之效。从事相说。则以时时称诵洪名。佛力自必时时加被。临终之际。遂接引生西。此固弥陀本愿如是。无庸他说。然世之喜谈性理者。或以事相解脱。未能默会妙旨。因而不起正信。即能信矣。或不免以持名只为排除妄念之一种方法。而不起往生之愿。信愿不具。行亦何为。是故性理之释。又不容已也。
  洪名不可思议。本不能专就其音立论。然即从音解释。亦未尝不可。夫音声之道。微妙无伦。苟当於性。即现感应。古乐能移风易俗。足为音节可提善念之一徵。若晋之师旷。琴音且通法相。故奏清徵则玄鹤来舞。奏清角则风雨肆威。 出韩子 彼乐师耳。因体验之精。尚知某音应鹤。某音应风。某音应雨之微理。况如来具有妙观察智乎。阿弥陀者。义含无量寿命。无量光明。原不离常寂常照之旨。而特表以此三音。乃释尊称性而立。以此性德。若发表为音。当作阿弥陀三字之声。故凡称诵阿弥陀。心中相当性德。必起而感应。若易以他音。斯无如是契合。故持名之法。虽极简单。而无限妙理寓乎其中。
  执持名号之初。如未尝修定。其心未免驰散。不可不专心致志以为之。口中字字玲珑。耳中字字分明。意中字字递接。妄念可得而伏焉。心稍不专。游思杂虑。又乘机活动。口虽玲珑。耳不分明矣。耳虽分明。意不递接矣。经验渐久。熟娴摄心之道。乃得由散而定。每一持名。惟一念单提。三根交彻。性德遂发挥光大於其中。念至极熟。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号两相浑融。无可拟议。是谓初入一心不乱。音性相感。持名则性显固矣。然发音以持名。舌根之外。恒有意耳二根连带俱动。此二根之发用。亦与性德相感通。是故持名不惟声诵而後有效也。即举意默念。与倾耳注听。皆可感召性德焉。明莲池大师 莲宗七祖 谓海昌村民某甲。有老媪死。附家人言阴冥事。甲默念阿弥陀佛。媪忽致敬赞叹。问其故。则睹甲光明满身也。此为默念通於性德之证。且可知凡人念佛。自身恒有光明。肉眼自不能睹耳。
  本性光明。念佛而发露。心相循精进力。默运潜移。渐次锺为清净色相。如现生业果尚未谢落。而净业功行大备。则净智辩才神通瑞应种种胜相。自然流露而出。此为及生亲证念佛三昧。与观想节所论。殊途同归。洎现身命终。形诸事相。为弥陀亲率西方无量圣众来迎。己则乘金刚台随佛往生其国。实则此心早自如如。娑婆极乐。了无界限。无所谓往。无所谓生。往生云者。乃不往之往。不生之生耳。此属上上品位。不可多得。如净业功行未满。而现身既达殂谢之时。则以念佛光明显著。阴境不能相扰。形诸事相。亦见西方诸圣来迎。惟心相发展未完。不能与极乐境界遽相融洽。则现莲苞未放之象。阅相当时期。心相发育成熟。乃有花开见佛之境。此固人人所能达到之事也。其中品位。尚有种种分别。详如观经说。无论何品。皆能一生成佛。以终日所闻无非法音。所接无非圣众。六根既净。八苦又捐。一切烦恼。不期断而自断。本性光明寂静之德。遂得发挥无量。而与佛合。中间化身入十方世界。以满六度功行。阎浮提中在所应有。惟或现沙门身。 出家人 或现帝王宰辅身。或现居士命妇身。示迹无定。行同常人。世罕能测其蕴。若现三十二相之应身。为三世所共知。则在万行圆满时也。
  执持名号之效用。既洞明其理由。则信当益深。愿当益切。行亦当益笃。行之功课。古德论述甚多。西归直指。修西定课等书。在家人均可取法。 若欲仿行他著、亦无不可 参考经典。如弥陀疏钞。弥陀要解。观经四帖疏。无量寿经义疏。普贤行愿品。净土津梁 或净土十要 净土津要等。皆当研究。若更广阅本宗著述。尤佳。
  本宗著述之外。又有重要经论。在所当读者。为圆觉经。维摩经。楞严经。楞伽经。金刚经。华严经。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若其他经论。及各宗著述。则视学者余晷多寡而择读之。
偈曰
业海苦无边。殷勤把手援。
有情非尽度。誓不取泥洞。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