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藏大和尚:浙江佛教中国化的起源与过程
2021年3月5日更新皈依佛网
  佛教传入中国伊始,其中国化进程便悄然发端,历经数千年与中国传统儒教和道教相碰撞相结合,不断进行中国化的探索、逐渐演变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佛教。

  佛、菩萨形象在浙江中国化的演变

  对于佛菩萨形象中国化的典型,首推普陀山观音菩萨和雪窦山布袋和尚。

  观音菩萨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属男像。造像上,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

  布袋和尚是汉化的弥勒化身像,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这是依照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契此和尚为原型。现今雪窦山弥勒大佛即是以契此为原型,我们俗话说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饱满,表智慧无穷,地阁方圆表长寿,两耳垂肩表富贵。袒胸露腹真诚,大肚表包容。左手提布袋、右手拿佛珠,表示提起来的是未来和责任,放下去的是烦恼和自我。左腿单盘表示禅定,右腿竖立表当下,皆可成佛道。左手提布袋,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告诉我们要提的起;右手抱佛珠放在腿上是佛教缘生论的体现。笑呵呵的脑袋即是道家的思想: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无论称赞、无论毁谤,都得随缘付之一笑。大佛整体造型透露出的是一个和尚风范,体现三教和而不同,但要以和为尚。

  佛教教义在浙江中国化的产生

  在佛教向中国社会的深入传播过程中,佛经翻译是最重要的步骤。鉴于人们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看待刚刚传入的佛教,因此,必须借用人们熟悉的语言、概念来翻译佛经,解释佛教教义。

  佛教经典的中国化过程,是佛经从梵文翻译成汉文的一个过程,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是唐朝的玄奘法师,其贡献是佛教理论的中国化。法师生于儒学世家,其祖辈、父辈都是饱学鸿儒,法师从小耳濡目染自童年时期,便比较系统的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教育,年长之后研学诸子百家,儒学造诣极高。在完成取经之后,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使印度佛教文化变成了中国思想、中国文化。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是佛教义理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创立于隋唐之际的“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国化的特征有多方面的表现,我们在智顗的“烦恼即菩提”、“无明即法性”和“三谛圆融”等思想中都能看到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而智顗用《法华经》“会三归一”的方法来接纳儒家思想,使天台宗呈现出一种“儒佛合一”的中国化景象,则更是智顗在佛学上的一大创造。可以说,儒家思想以“会三归一”的方式进入天台宗,既是儒学的佛教化现象,也是佛教的儒学化现象。

  近现代人间佛教在浙江中国化的萌芽

  清末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明强烈冲击中国社会,佛教衰退,出现明显世俗化倾向。佛教沦为专作法事,为亡者服务的佛教;理论水平低,佛教整体形象差。面对这种情况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思想。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转型。

  太虚大师作为当时佛教界的领袖,提出了“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在学理、制度和经济三个方面提出了佛教的现代化、中国化路向。他融通唯识中观、法性法相,在佛学理论上提出许多独创的见解,他的“人间佛教”理论,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他提出的是“人间佛教”,主张主要靠人的自力修行,修禅定,转识成智;同时,以世俗生活的困境为修行助缘,时时观照自心。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以人格的完善来改良社会,弘扬大乘佛法的菩萨精神,利乐有情。来源:浙江佛学院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