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2021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召开 中国佛协负责人出席发言
2021年12月31日更新皈依佛网
  2021年12月27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协办的2021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下线上融合方式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最新精神,总结中国佛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经验,探索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实践。会议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法师主持。

  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佛教协会相关负责人等在中国佛教协会白塔寺办公区会场出席会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主任怡藏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华传研究员、黄夏年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何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何建明教授、张雪松副教授,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杨维中教授、卲佳德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缪方明副教授,四川大学王大伟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尹邦志研究员,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河南大学朱丽霞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唐忠毛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丁小平教授,安阳师范学院许效正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永革研究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欧阳镇研究员,深圳行政学院张蕾蕾副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赵翠翠副研究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佳副研究员,南开大学迟帅老师,韶关学院何子文老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伍先林副研究员等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线上会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在致辞中指出,佛教中国化不仅是中国佛教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更是当今时代的新命题、新要求,是中国佛教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人间佛教是当代推进佛教中国化的最重要途径。推进当代佛教中国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离不开佛教经典的现代诠释、佛教思想的当代发扬、佛教制度的当前建设、佛教礼俗的当代滋育四个层面的探索和实践。宗性法师向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国佛教协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感谢,向与会嘉宾表达了新年问候和祝福。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主任怡藏法师在致辞中指出,加强人间佛教思想研究与推动佛教中国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的主要指导思想,对于引领中国佛教的发展,推动佛教中国化和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引导下,在专家学者的潜心钻研和智力支持下,中国佛教界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新时代践行人间佛教和佛教中国化的光明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研究员指出,人间佛教运动的本质,就是推动佛教走中国化的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坚持佛教中国化、人间佛教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佛教文化,但是现在的总结、提炼和弘扬还不够;许多讲传统优秀文化的著作和文章都对佛教文化讲的比较少。保证佛教的健康传承,关系着佛教的命运;在思想传承上,要坚持和弘扬“正法”,要推进佛教思想与时俱进发展;在法系传承方面,要注意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佛教界人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洪修平主任指出,在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中,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继续推进并深化佛教中国化,必须持续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佛教中国化和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人间佛教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需要继续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吸收世界人类文明的成果,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人间佛教在当代社会及其在未来的发展,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作为宗教,承担起延续佛陀慧命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作为文化,为全体社会大众提供精神文化资粮。作为宗教的佛教,要坚守它的宗教性、神圣性、超越性;在人间佛教的推展中,不能因强调人间佛教的入世性,而忽视佛教出世解脱的根本宗旨以及中国佛教契合佛陀本怀的普世性意义和价值。作为文化的佛教,则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全民族、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教界、学界和政界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佛教文化,这是人间佛教在当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黄夏年研究员指出,“佛教中国化”要走的“政教”“文化”和“社会”三条道路,离不开与佛教的基本理论和认识相关的“传统思想文化”“入世”和“现代思想”三大范畴,这契合了太虚大师所说的建立在依佛法真理而契适时代机宜的原则上“以佛教为中心而适应现代思想文化所成的新的佛教”。“佛教中国化”就是要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积极向现代社会靠拢,营造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气氛,完成当代中国佛教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相适应的身份转换,走出一条新道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指出,深入地理解人间佛教,不可忽视人间佛教的历史视域、中道视域、现代性视域和中国化视域。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佛教中国化与人间佛教的关系、人间佛教的思想渊源、人间佛教的社会基础、人间佛教的实践案例与成果经验等方面作了精彩的论文发表和热烈的学术交流。与会专家表示,让佛教更好地为人间服务,为社会服务,将传统佛教的义理做出顺应时代的诠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间佛教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处于良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环境中,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肩负着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使命,佛教中国化也进入了新阶段。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道路,与佛教中国化是同一过程。随着民众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佛教义理的通俗化和知识化将是适应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新的时期,佛教界在维护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如何面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将是当代佛教中国化与人间佛教实践所面临的新课题。同时,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根基,佛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佛教文化不能缺位。中国佛教这一巨大文化宝库要转化成社会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出净化人心、改善社会的正能量,有待于学界与教界的共同努力。

  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在最后的闭幕式发言中指出,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党和政府对宗教界提出的根本要求。人间佛教是近百年来由我国佛教界提出并写入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佛教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实践道路的主体自觉。“推进佛教中国化”与“弘扬人间佛教思想”是当代中国佛教的两个关键命题和历史任务,二者是同一目标和方向;佛教界要打通两者的内在逻辑脉络,形成思想自觉和实践合力,促进当代中国佛教健康传承。人间佛教不是传统之外的某种新型佛教,而是继承传统、适应当下的佛教思想,是强调坚持神圣性基础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社会进步的佛教。建设人间佛教思想体系,起点是人生,目标是众生;众生包括了人在内的一切有情生命,“不为自已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华果”的“众生为本”思想,是人间佛教积极倡导践行的重要内容。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建设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应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国情,阐发佛教的人间性、现代性,圆融佛教与社会、佛教与时代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加强佛教界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支撑。(文:中国佛教协会)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