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音】纲领在手:12个维度解读中国佛教的价值理想
2016年5月20日更新皈依佛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项,都可以在佛教文化中找到丰富的理论回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为例,中国佛教在不同的层面和12个维度深度契合这些价值理想。

  1、富强:众多菩萨都发大愿“庄严国土”
  佛教思想中有非常鲜明的护国思想,出现了《仁王护国经》等多部佛教经典。护国,就是护佑国家富足强大。佛教认为,“植福富强”,“造罪贫弱”。佛教大乘经典提出了“庄严国土”的思想。庄严国土就是建设一个物质生活丰富、自然条件美好、政治生活民主的富强、美丽的国家。

  佛教中的众多菩萨,都发下大愿,以“庄严国土”为奋斗目标。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佛的大愿、《佛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都包含着富强的思想。佛教认为“多饶财宝”才能利益他人,并主张富有以后要把财富回报给社会。“凡人富有财,当念以利人,与人同财利,布施者升天。”指出建设富强的社会,需要人人献出爱心。

  2、民主: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在僧团内推行羯摩制度
  八十年代一位美国社会科学家到斯里兰卡去调研,无意间接触到佛教经典,看到了其中有关羯摩制度的阐述,发现现代社会所创立和争取的立宪、议会、选举等社会先进的民主体制,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教僧团内就已成功推而行之了!此举不得不令西方人对东方的宗教文化重新刮目相看。

  原始佛教非常讲求民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羯摩制度。佛陀规定,凡僧团的重大事务要釆取全民公决或由代表来协商决定,这个议事过程称作羯摩。作羯摩时,首先推举出一位羯摩师,就是住持会议的主持人。羯摩事务根据羯摩的内容和对象分别有人、事、法等不同。佛教主张以民主的方式,来决定全民的利益。

  佛教的民主还体现在方丈的选举上。佛寺的方丈都是常住僧人本着选贤任能的原侧推选出来的。即使是传统的子孙庙,新的方丈侯选人也都是从众所公认的有德有才的弟子中选拔出来的。住持必须在自我修持和品行道德方面让大众信服。丛林里的住持每年腊月要主动辞职,接受大众的评议,之后再决定次年是否续任。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四次理事会通过了方丈升座和退院方法,规定方丈一届只能当3年,可以连任3届,但不能超过3届。方丈是为僧众办事的,不是特权,不能一直做下去。

  从个人修行的层面说,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人人都可以获得觉悟。成佛作祖,人人都有份。毛主席评价《坛经》是劳动人民的佛经,《坛经》的讲说者六祖慧能,就是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樵夫成为禅宗的祖师,这都充分体现了佛教的民主精神。

  3、文明:佛教文明
  文明包含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
  政治文明:佛教的仁王、转轮圣王治国思想,是政治文明的阐发。佛教《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法华经》、《金光明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护国”思想,并称为“护国三经”。大乘佛教以“护国”为佛教功能,为佛教佑护众生的体现。佛经中将非常杰出的治世的帝王称为“转轮圣王”。《华严经》上说,真正治世的转轮圣王,功德和佛一样,是在家的佛,是十地菩萨转生的。当转轮圣王治理天下时,会用正法来治世,他所统治的国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这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物质文明:佛教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思想,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佛教徒向往的最终归宿佛国净土,物质文明极其发达。在净土世界里,自然环境极为优美,生活用品极其富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政治生态极为泰平。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有丰富的树木鲜花,优美的音乐,有增益身心健康的花雨,有奇妙多样的鸟类,有美妙的空气与和风吹习。佛教的“依报(环境)随着正报(人心)转”思想,是生态文明的体现。佛教生态文明强调众生平等与尊重生命的思想,尊重包括植物与动物在内一切生命形式。习总强调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是深得佛教生态文明精髓的点睛之笔。

  精神文明:佛教的精神文明观涵盖了修行者个人行为中的文明表现。佛教主张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通过戒定慧三学,对治贪嗔痴三毒。佛教要求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的思想,并且要“广修四摄六度”。“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就是把财物、智慧普遍地散布、施舍出去;“爱语”是指人际交往时使用诚实、和善的语言使人觉得温暖;“利行”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同事”是指与众生同甘共苦,任劳任怨。“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大乘佛教修行的方法:用布施度悭贪,用持戒度毁犯,用忍辱度嗔恚,用精进度懈怠,用禅定度散乱,用智慧度愚痴。佛教的五戒、十善和四摄、六度等,集中地反映出佛教的精神文明的内涵。《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愿,是精神文明的典范。布袋和尚偈“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揭示了和颜布施、爱语布施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体现了极高的文明素养。

  四、和谐:佛教的核心价值和主要精神
  和谐是佛教最为显著的特质之一,是佛教的核心价值和主要精神。佛教中蕴藏着丰富的促进和谐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百岁老人文怀沙先生曾说自己平生所作最得意的文章是三个字:“正清和。”正是儒家文化的堂堂正气;清是道家文化的清雅之气,和是佛家文化的一团和气。佛家文化的特质正是“一团和气”,也就是和谐。佛教和谐的基本内容,就是人心的和谐、社会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佛教华严宗主张,世界是一张由无数珍珠联缀成的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珍珠,相互映射出彼此的光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彼此之间要相互帮忙、相互补台,而不能相互伤害、相互拆台。

  五、自由:佛教是充满自由精神的宗教
  佛教的自由包括个体解脱的自由和社会生存的自由。从社会生存自由来看,佛陀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仁王之治,是民主平等的政治,是人人自由的政治。仁王之治不是用刀杖来强制执行,而是德化来润物无声。从个体解脱自由来看,禅宗呵佛骂祖,焚烧佛像,充分张扬了自由精神。佛教修行追求身心的解脱自在。瑞岩禅师在岩石上打坐时时自唤“主人公”,生动地表达了佛教的自由精神。《金刚经》讲无相,就是要让人看清存在的真相,从而达到自由的境界。佛教是充满了自由精神的宗教,是唯一没有偶像崇拜的宗教。

  六、平等:佛教倡导全面的平等
  世间所谓平等仅仅讲到政冶地位、经济地位、教育机会、男女权利的平等,而没到讲到彻底的平等。人生来就有很多差别,如家世、相貌、智慧,有贵贱、美丑、智愚之分,但佛教指出这不过是假相的差别而已。佛教所倡导的平等是全面的平等:人与人平等,佛与佛平等,人与佛人与动物都是平等,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教就是为了追求平等才创立的。释迦牟尼佛生在古印度。古印度的社会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出于对这种不公正的制度的反抗,在佛陀在世前后,以颠覆婆罗门制度为目标的沙门思潮盛行,佛教即是沙门思潮的一种。早期佛教认为“四性平等”,任何一种姓的人都能够通过修行而得解脱。释迦牟尼佛出身高贵,却毅然抛弃王位,创立佛教。他所收的门徒涉及到古印度的各个等级,这是最为朴素的平等思想。佛教早期经典《杂阿含经》中言:“但使堪运重,不问本色生。”无论是哪一个种姓的人,只要他信佛教并修行,即可得到解脱。佛教在信仰和修行上的平等极大地冲击了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众生平等的思想,是佛教最为基本的思想之一。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修行成佛,这种理论给每个修行人点亮了前途和希望。

  七、公正:佛教特有的经济行为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公正思想
  佛家虽然没有直接讨论过佛教经济公正思想,但在其从事的丛林制度(即我国佛教寺院制度)、无尽藏制度(即寺院储蓄生息金融事业)等佛教特有的经济行为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公正思想。我国佛教经济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众生平等”的经济公正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产公正观、“自利利他”的交换公正观、“惠及人人”的分配公正观、“清心寡欲”的消费公正观及“业因果报”的生态经济公正观。佛教作为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它的经济公正思想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中的公正,除了社会分配层面的公正外,更深一层是哲理层面的公正。佛教认为,世上最公正的就是因果二字,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业力论的最主要和最根本之原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有A之因必有A之果。此原则表现在自然界,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在道德界,则是“善因得善报,恶因得恶报”。这种思想在佛教社会中,获有极深入和普遍的信仰。

  八、法治:佛教戒律对现代司法制度有积极的启示
  佛教僧团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有赖于一套完整的法治体系。为了使修行者有法可依,佛教制定了非常严谨的戒律制度,在佛教经、律、论三藏中,律藏就占了重要的位置。在家信徒要守在家戒(5条),比丘要受比丘戒(250条),比丘尼要受比丘尼戒(348条)。戒律的目的,就是防非止恶。佛教要求信众遵从四个方法来修行,第一条就是“依法不依人”。意思是即便是佛学权威,如果他说的不符合真理,也要加以舍弃。佛教的五戒十善思想、六和敬思想,都是佛教“法制”观的体现。如“戒和同解”就是指在佛寺里,每个人都要遵守同样的戒律。佛教禅宗的兴盛发展,就得益于佛教法制《百丈清规》的建立。佛教草缚比丘的典故,是宁可牺生命,也不愿违犯戒律的修行的典范。

  佛教戒律是佛教的基础,是出家人和居家佛教信徒应该遵守的具体规范。严格意义上讲,戒和律有差别,戒是指防非止恶之戒规,适用于出家人和在家居士,律仅指出家者之禁戒,并带有一定的惩罚性,如违反会被逐出佛门等。戒律在佛经中一般被视为基本一致。

  佛教的戒律对现代司法制度有积极的启示。首先,可以预防社会犯罪。佛教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其诸多观念是深入人心的,不管是否信佛,平常百姓多信因果报应观念,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激发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由于希望得到福报、惧怕报应而乐于行善积德,无形中在内心形成道德自律,加强了对伦理生活的约束。佛教将善恶报应的终极原因落实到人自身善恶动机和行为之中,教育人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并且强调人是可以教好的,只要行善积德,命运是可改变的,佛教的因果理论使人们对惩罚积极承受,淡然处之。这种柔性的执法理论可以避免因强制执行引起的纠纷和民愤。

  九、爱国:佛陀是一位强烈的爱国者
  佛教从诞生以来就有爱国爱教的传统。在国家观念上,佛陀是一位强烈的爱国者。佛陀成道之后,经常在外游化,很少回到自己的祖国迦毗罗卫。然而,当他得知自己的祖国受到外族攻击的时候,毅然前去阻止。虽然最终没能挽救祖国灭亡的命运,但他尽了作为一个国民的最大责任和努力。

  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光明最胜王经》中的《四天王护国品》等佛典中,都谈到了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如何护国的问题。特别是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陀为波斯匿王等印度十六国王详细地讲说了如何护国之方法,如“我为汝等说护国法”,明确地指出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所有佛教徒都应举行法会,读诵经典,参与护国救灾工作。所谓“护国”就是守护、爱护、护卫国家的意思,佛教的护国思想就是现在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精神。《梵网经》说“若疾病、国难、贼难??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在国难当头之际,佛教徒有责任有义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如举行祈祷法会,读诵讲说大乘经律,设斋求福等宗教仪式积极参加护国救难运动。佛教弟子一直秉承着佛陀爱国爱教的精神。“七•七”事变后,弘一大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暴行非常愤慨,提出“念佛不忘救国”的主张,号召全国佛教徒抗日救国。

  佛教导我们当报四重恩,一是报国土恩,二是报众生恩,三是报父母恩,四是报三宝恩。报国土恩也就是要报国家恩,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国家是我们生存所依,是我们修道的场所,国家是我们生存修行的基础。我们怎能不爱自己的国家呢。佛说人应该懂得感恩,感恩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一个佛教徒,应该时刻牢记国家的恩德。

  十、敬业:佛教的敬业精神更加极致
  佛教修行有六度到达彼岸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精进”。精进,就是用高能量的状态,不断地修行自己,帮助他人,也就是敬业精神。禅门大师强调要“百尺竿头须进步”,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一旦选择了修行之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释迦和达摩,还在修行中。”连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和把禅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达摩大师这两位顶级的人物尚且还在修行,尚且如此敬业,更何况其他的人!在禅门里,年届高龄的百丈怀海大师每天都要亲自坚持下地劳动,以身作则地修行,留下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言。在佛门中,每位修行者都要发四项弘大的愿望,叫做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巨大的愿力,透露的是极其可贵的敬业精神。佛陀还对弟子提出了“敬业”要求,其中形式之一,就是在应供(化缘得到供养)后必须说法,来回报施主的情谊,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

  古代的高僧大德们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玄奘大师历尽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前往印度求学取经。在印度求学时,又以勇猛精进之心,刻苦磨砺,成为印度境内第一流的佛教学者,被印度人誉为“大乘天”。取经回国之后,致力于翻译佛经,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其爱国敬业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鉴真大师,为了到日本弘法,前后六次渡海,虽然遭遇种种失败,在第五次东渡时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仍然不改其志,终于在六十六高龄时到达日本,受到日本举国上下的尊敬,统领日本的佛教事务,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这些佛门大师们以毕生的心血,为我们作出了精进敬业的表率。

  十一、诚信:释迦牟尼佛“是实语者,是不妄语者”
  佛教非常注重诚信的树立。“心净为信,对治不信。”佛教戒律中的“不妄语戒”等,表达了诚信的内涵,强调了守信用、不妄语在社会交往和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

  佛教最强调诚信,释迦牟尼佛“是实语者,是不妄语者”,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讲的都是自身亲自证悟到的境界。佛陀的三十二种大相中,有一种叫广长舌相,意思是佛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覆盖到前额,象征佛陀说法的真实不虚。鸠摩罗什翻译佛经,圆寂前说:“如果我翻译的经典符合佛经原意,荼毗(火化)时请留下舌舍利子。” 荼毗之后,果然留下了舌舍利。

  佛教诚信的根基是佛陀制定的戒律。佛制定了在家学佛人必须持守的五戒,其中的不偷盗戒、不妄语戒就是诚信。一个偷别人东西、说谎话的人,就没有诚信可言,自觉持戒的人才是最可信的人。只有守戒的人,才值得信任。进而言之,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可信。诚信,是当今中国社会需要大力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十二、友善:佛教的本质,就是友善的教育
  对人友好,心存善意,是佛教最根本的思想。“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堪称佛教友善的形象代言人。在佛法宗旨上,佛教徒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张对人友善,广种福田,广结善缘。在待人接物上,佛教主张“冤亲平等”,即使面对冤亲债主,也要用对待亲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印光大师说:“别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个凡夫!”如果只是看到别人的缺点,说明自己业障深厚,福报浅薄。“男戴观音女戴佛”是佛教友善观的生动体现。佛教的本质,就是友善的教育。明代袁了凡做善事改变命运、清代六尺巷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佛教友善观念的生动体现。

  综上,在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佛教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映证、阐释和支撑。善用各大宗教中的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版权声明:《海潮音》系凤凰佛教原创专栏,所有稿件均为独家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凤凰佛教”,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