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多土葬 为何佛教僧人选择“火化”?
2019年5月22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在中国古代,古人对于生和死几乎都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古人对身体完整性的重视,成了主流共识。《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也是古人之所以具有火葬的条件,而不选择火葬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那个时代,佛教僧人去世以后,却选择“火化”的方式来处理遗体,和合慈悲的佛教,看起来如此“离经叛道”,又是什么缘故?凤凰网佛教原创栏目《师父来了》,恒庄法师为我们揭开答案。

  有人请教师父,说古人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体,多是“土葬”的方式,为何佛教僧人在古代就选择用火化的方式来处理遗体,在那个时代是不是特别不被理解呢?

  恒庄法师:大家都知道,僧人们在圆寂之后,也就是生命结束的时候,一般会采取火化的方式,火化在佛门中,我们称之为荼毗,就是把肉身烧成一把灰,然后集中安顿在一个地方,非常省地方。

  这个问题问到,佛教僧人自古以来用火化的方式来处理身体,原因是不是因为在古代,僧人因为不受待见的原因,所以要死得干净一点,死后变成一把灰随风而逝。其实不是,恰恰相反,佛法提倡的历来都是重生不重死的一个态度。所谓的重生不重死,是指——我们一定要在我们还能活着的今天,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今天既然活着,就一定要去找到自己如何去活着,让自己能够活生生地成为一种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大家知道儒家有一句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也是指我们每个人去找到自己存活的意义,找到我们人生能够与这个宇宙世界相融合的一种方式,去找到我们的心,能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接的一种平衡。

  所以佛法提倡的重生不重死,指的是我们在现实世界当中的身心安顿。

  我们先不要问我们死了之后去哪里,我们死了之后要如何对待我们的色身?我们不妨先问自己一句,就在我们依然活着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面对我们所处的这个迅速更迭的时代,我们如何去安身立命?我们如何去找到自己人生的小情怀?如何去融入整体的大情怀?如何去找到我们个体应该存在的一种状态?然后,再去思考,作为一个个体在整体当中应该去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所以,大家不妨都问问自己,我们把今天活好了吗?我们把今天这颗躁动不安的心安顿好了吗?

  所以,佛门当中提倡的这种火化的方式,它是重生不重死,重视我们在当下的自在与解脱而传递出来的一种洒脱的态度。我们所拥有的种种,无论是财富、名利、眷属、荣耀,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它只是我们存在于世间的过程当中,它伴随我们,跟我们产生了关联而已。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寻到我们自己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洒脱,在有生之年去完成我们的有生之事。到了人生的终点,我们也可以毫无遗憾地说一句:潇洒作别,一片云彩也不会带走。这就是佛门所提倡的,面对生命真实的态度。来源凤凰网佛教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