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恭让教授在觉群人生讲坛讲述《维摩经》中的般若智慧
2019年5月22日更新皈依佛网
  2019年5月19日,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邀请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为觉群人生讲坛作题为“《维摩经》思想义理探微”的专题讲座。

  讲坛分上午、下午两场,在七个多小时里,程恭让教授不仅为听众梳理了《维摩经》的主要脉络,更结合梵文原文,准确、详细、生动地阐释了经中关于般若与善巧方便、净化国土、不二法门以及佛教伦理方面的深刻思想。

  《维摩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距今已流传了两千年左右。初期大乘佛教中以《八千颂般若》、《金刚经》等为代表的“般若学”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重视,主要阐释佛法的智慧,成为佛学领域中极受瞩目的部分。但程教授认为,当时除般若学的经典外,以《法华经》为代表的另一批经典则可以被视为“方便学”,主要论述如何将佛法传递给他人、如何应对各种根机进行弘法的善巧方便。

  修学佛法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智慧通达,对自己的生命有帮助,更是需要利他的菩萨心,自利利他是一个整体。程恭让教授认为,《维摩经》里的内容正是将般若学和方便学做了辩证统一的结合,这正是其特殊的意义。

  同时,《维摩经》对中国佛教思想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六祖坛经》看,六祖惠能大师在说法中曾多次引用《维摩经》中的经句,显示了他对这部经典的重视。由此可见,禅宗思想也深受《维摩经》的影响。

  尽管此次讲坛中,程恭让教授用七个小时做了详细生动的阐释,但对于这部殊胜的《维摩经》而言,依然只能管中窥豹。

  对当代的佛教徒来说,《维摩经》中传递出的重要思想告诉我们,净土并不远在西方,“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要净化当今的社会,最重要的是应该先净化各人的心灵。当各个人的心灵净化了,当下即是净土。

  惠能大师更是在《六祖坛经》中说出了《维摩经》的根本精神,“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学佛人应考虑如何将学佛与现实人生、现实社会相联接,而不是将世间与出世间对立起来。

  《维摩经》中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梵文的音译,其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表面看,他是居住在毗耶离城的一位在家居士,但实际上他是一位大菩萨,自东方妙喜国化生于此,以居士身份辅助佛陀摄化群生。

  维摩诘居士为方便示教,现身有疾,也就是创造探病的机缘来说法。佛陀知悉后,欲遣弟子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等弟子以及弥勒、光严童子等菩萨前去探视,但他们都表示自己曾与维摩诘居士打过交道,自己的道行、境界都不及维摩诘居士,因而不敢前去探望。

  佛陀最终派出智慧代表文殊菩萨前去,通过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的对谈,深入阐析了空、菩萨行、不二法门、净土、平等大乘佛法的精义。最后,佛陀以法付嘱弥勒菩萨,令其广为流通传布此部经典。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