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与高僧

观音与高僧
中国佛教往往把一些在佛教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或有许多神异事迹的高僧,说成是菩萨转世、罗汉投胎。比如五代时活动在江浙一带的契此,形体肥胖,经常在锡杖上挂一只布袋行乞,人称“布袋和尚”。据说他出语无定,能预知吉凶,后来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一块磐石上,口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然后就圆寂。由于他行动奇特,临终前又念了这首偈语,所以有人就认为他是弥勒转世。又如南宋时经常在民间走动的道济,不守戒律,喜欢喝酒吃肉,言行举止如痴如狂,当时就有“颠僧”之称。因其神通广大,除暴安良,治病救人,被时人称作“济公活佛”。人们认为他是“降龙罗汉”投胎,所以在一些佛寺罗汉堂里就有济公“一半脸儿哭,一半脸儿笑”的塑像。
  佛教这了宣传上的需要,也把一些著名高僧,说成是观音的化身。
  据说南朝有位宝志禅师,是个得道高僧,以禅业著称,人呼“志公”。志公俗姓朱,金城人。宋明帝泰始初年,志公忽然变得怪僻奇异起来。吃没有固定的时间,住没有固定的处所,披头散发。冬天也赤着脚,手持锡杖,杖头悬挂铜镜、剪子、拂子,穿街过巷,旁若无人。他的话语也变得神秘奇异,而且还预示吉凶,居然都应验了。这样一来,京城之中,无论百姓还是当的,都对他另眼相看,十分尊敬。齐武帝时,方认为他妖言惑众,把他关进了监狱。梁武帝时,却对他十分尊重,把他请入宫中,还让他为梁皇祈雨、开药方。志公去世后,梁武帝予以厚殡,把他安葬在南京钟山。与志公同时代的文人,撰写了颂扬他的碑文,勒石于寺门口,并传其遗像。在敦煌莫高窟中,有唐代所画的志公残像;在四川剑阁县,曾有志公殿及志公和尚造像。后人把志公当作神僧的一个理由,就是传说他曾显现过十一面观音像。
  唐代有位僧伽大师,从小出家,誓志游方。开始游历西凉,后又来到江淮。唐龙朔初年到达泗洲(今江苏泗洪县),便显露出他的神异。僧伽要在泗洲择地建佛寺,得到了香积寺古碑和金像,像衣上刻有“普照王佛”四字。于是,他便在旧寺基上,建造普造王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皇帝遣使下诏,命令僧伽速赴内道声。他来到宫廷,中宗亲自陪他赴宴,言谈投机,占对休咎,契若合符,于是赐寺名为“普照王寺”。《神僧传.万回传》记载,唐中宗曾问万回:“僧伽大师是何人邪?”万回回答:“观音菩萨化身也。”以后,从唐至五代至宋,僧伽和尚一直受到推崇,僧伽像也为历代许多皇帝所供奉。在敦煌大石窟中,僧伽像出现在宋代所绘的画上。到了清代,福建街巷间多供“泗洲文佛”,为僧伽凿龛设像,或供牌位,犹如供观音菩萨一样。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