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真际禅林丁亥年秋季七日禅修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
起香说偈
(2007 年9 月19 日)
时轮月序近中秋,云集禅林七日修。

门外车河鸣汽笛,堂中面壁驯狂牛。

经行坐卧身轻健,禁语安神气息柔。

如是因缘如是会,一期一会胜缘留。

人生的三个问题
(2007 年9 月19 日晚四支香)
各位大德:
真际禅林今年第三季度的七日禅修今天正式起香。在闹市中举行禅修活动,所受的干扰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下静坐修行,本身就是对我们修行功夫的一种考验。修行往往容易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静下来,在噪音比较大、环境不安静的地方往往难以静下来。如果我们在比较嘈杂的地方也能静下来,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功夫有一定的程度。所以各位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好好地保持正念,使自己所做的功夫能够绵绵密密,不受干扰。

在这次的禅修活动中,我也准备与大家一起同行、同坐、同修,然后也抽一点时间每天讲一次或者两次。讲两次不一定能保证,讲一次应该能够保证得了。实际上讲的内容在过去出的几本小册子中也都讲过。讲来讲去还是炒现饭。不过,每次来参加禅修的人总有一些新面孔,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对有些内容听了许多次,而对那些第一次参加禅修的人来说可能还是有必要的。所以也不能不讲。每天讲些什么,将会是兴之所至,随意发挥而已,所讲的内容也只能供各位在修行时作一点参考。从我自己的本意来讲,希望所讲的内容不至于产生误导,不致于自误误人。

今天想讲一个题目,就是我们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或者说三件事。这三件问题不是三个小问题,而是三个大问题。这三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不管我们意识到了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三个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合理地存在着。我们学习佛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帮助我们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

所谓生存问题,基本上就是本能需要。这个问题从它的原本意义来讲,它是被动的。因为人从娘肚子出生以后,就有本能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这种本能的需要,生命的延续就成问题了。这种本能的需要,基本上是以物质为基础。所以这是一个生存问题。

第二个是生活问题。生存与生活虽然有所区别,但它是生存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有了生存才会有物质需要。生存问题的基础是物质的需要,生活问题既包括基本物质需求,更重要的还有精神文化的需求。生存的问题如果说基本上是被动的,那么生活的问题则基本上是主动的,或者说自觉的。从生存提升到生活,我想主要的区别就是以主动、自觉为标志。再者,生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生存的需求基本上是以物质为前提。

第三个问题就是生死问题。生死问题实际上也是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的延伸。没有生存,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生死。生存是被动的,生活是主动的、自觉的,生死则无可奈何的。谁也不想死,谁也不想病,但是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种生存规律、生命规律。所以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没有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无可奈何的。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当还没有达到觉悟的程度,面对老、病、死,都是无可奈何的状态。

就人的一期生命而言,生存问题可能就是从出生一直到20 岁至25 岁之间,这个期间虽然有一些人成熟得比较早,会主动适应生存环境,由被动进入到主动。但是,从一般受教育的年龄段来看,人在20 岁、25 岁之前都是为了如何生存而挣扎。从25 岁到55 岁这个期间,大概就是真正进入生活的阶段。从55 岁以后,不管一个人的生命力有多么旺盛,意志力有多么坚强,生命都是在无可奈何中走向老、病、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生死问题。

佛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如何来安身立命,如何来明心见性,如何来了生脱死。这恰好也就是人生的三大问题或者说三个阶段。首先要解决的是安身立命。如何安顿我们的生命,这是当今时代或者说从古至今,人生首先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的生存生活没有方向,没有着落点,没有定盘星。人,生存于世,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方向,就等于是没有灵魂的人,等于是行尸走肉。只有在基本上解决了安身立命问题的前提下,才可以说进一步求得明心见性。这些问题都是要在生存、生活的过程中,在生命成长、发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等待,不能等到某一个时候再来解决。等待某一个时候再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为时晚矣。只有在基本上解决了安身立命、明心见性问题的前提下,了生脱死才有希望。否则的话,了生脱死谈何容易?

佛教有许多法门,许多经典,千经万论,千言万语,八万四千法门,想要解决的就是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明心见性,如何了生脱死。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是佛教所讲的自利或者自觉。在自利自觉的前提下,再来利他觉他。利他觉他都做圆满了,那就是一位菩萨,或者说是一位菩萨行者。如果从修行的严格次第来讲,是要在解决好了自身的问题以后,再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如此才能不至于产生误导,不至于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说的。佛教的要求,是希望解和行统一。解和行不统一、不一致,说的和做的是两码事,说的话往往没有力量。因为所言非所行,所行非所言,理论与实践脱节,解与行脱节,说的就是空话。今天佛法不兴盛,真修行的人越来越少,其毛病、其结症,就在于所行非所言,所言非所行,解行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

我们出家人一定要向古代的祖师学习。中国历史上出了无数的高僧大德,其所以成为高僧大德,就是他们说的和做的是一致的,解和行是一致的。高僧,行高,言也高,功德高,形象高,那才是真正的高僧。光是长得高,言谈高,说大话,那不是真正的高僧。真正的高僧,从古代来说,我们要向玄奘法师学习,要向六祖慧能大师学习;从近代来说,我们要向太虚大师学习,要向虚云老和尚学习。他们才真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人生的三大问题都彻底解决了,三个要求——安身立命、明心见性、了生脱死,都彻底做到了,自利、利他都圆满了。所以他们的形象,历千古而常新,永远都是我们三宝弟子、四众弟子学习的楷模。我们向高人学习,能够学得高人的十分之一那就不错,能够学到一半那就了不起。如果是向那些不是很高明的人学习,比如说向我这样的人学习,那就越学越糟糕。所以我们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向古代的、近代的那些真正的高僧学习。学习做人,学习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佛弟子,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修行人,做一个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佛教、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人。

人生的欲望需要规范
(2007 年9 月20 日早六支香)
各位大德:

昨天讲到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以这三个问题为前提,为出发点,人生又产生了执着、欲望、烦恼。基于生存的需要,所以有欲望;基于生活的追求,所以有欲望;基于贪生怕死,所以有欲望。

从生存出发所产生的欲望,基本上是本能的需要。生存不外乎是求得财、色、名、食、睡的满足。财、色、名、食、睡是生命内在的本能需求。从生活的欲望出发,也不外乎是对财、色、名、食、睡五欲的贪求。人生一辈子无非是围绕着这五件事在兜圈子。财、色、名、食、睡的获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张三有这个追求,李四同样有这个追求;中国人有这种追求,外国人也有这种追求。追求得不到满足,有权有势的人感觉到他自己的追求受到障碍,就会发生斗争。所以从人的本能的需求出发,产生了贪欲、嗔恚、愚痴,其实都是围绕着财、色、名、食、睡在兜圈子。

佛教、佛法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拒绝生命本能的需求,完全摒弃财、色、名、食、睡的需要,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有生命,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资粮的满足,否则生命就不能延续。佛教仅仅是把这种追求加以规范,使各种追求沿着善法的轨道来展开,沿着有利于自他、不损害自他利益的原则来展开。如果完全否定财、色、名、食、睡的合理性,佛法就不可能存在。因为完全否定财、色、名、食、睡的合理性,佛法就成了断灭法,成了一种不受欢迎的极端教派。佛法是中道法门。佛法根据各人的根机,根据修行的次第,规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戒条。这些戒条起什么作用呢?就是用来规范人们在各种需求方面的合理性、合法性。合理合法的根据是什么?就是有利于自他利益的满足,有利于自他善法的落实,有利于众生今世后世善法的圆满。所以佛法不是反对摒弃一切追求,而是要让一切追求在一种道德的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实现。

贪心也好,嗔心也好,愚痴心也好,都是从本能出发,然后衍生成为生命堕落的催化剂,超越了一定的界限,超越了一定的道德轨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贪心、嗔心、愚痴心又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虽然其根源是欲望,但是它必然还有一个最初的盲点,那就是佛教所说的无明——十二因缘的第一条。无明者,就是黑暗;无明者,就是盲区。无明就是没有光明。光明是什么呢?光明就是智慧。转化无明为明,就是所谓的开智慧。开了智慧就能正确地判断各种是非善恶的界限。

我们在此进行禅修,其目的就是要转化我们内心存在的盲区——无明,把一切杂念在禅修中让它逐步转化,逐步消融,逐步得到净化。要净化烦恼不是一件事容易的事,要转变无明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修行了几十年,也不能真正转化无明,也没有真正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转无明为智慧。为什么没有达到修行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呢?很简单,因为我们还放不下,还舍不得。觉得无明还不错,烦恼还不是那么讨厌。其根源就是对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本能的需求怎样进行规范,怎样使自己的生活都能够符合善法的要求,符合道德原则的要求,符合戒律的要求,还没有这种决心,没有这种毅力。所以修来修去,佛在念,无明火也在烧;照样在磕头礼拜,内心世界还是烦恼重重。所以一定要念生死苦,有一种强烈的出离心,才会有勘破无明的决心和力量,才会有转化烦恼的信心和毅力。

这一次真际禅林的七日禅修,从参加的人员来看,出家人有一定的比例,比过去的几次更加殊胜,更加有摄受力。希望我们此一众,在这七天当中,能够初步地静下心来,找到一个调整自己心态的方法,摸到进入修行的门坎,使烦恼淡化一些,使心地光明一点。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这七天就有很大的收获。如果我们还是悠悠忽忽的,信心不足,决心不大,七天下来可能依然故我,没有任何长进,除了腿子疼以外,没有别的感受,那就虚度光阴了。

希望我们每一位都珍惜这一期一会的胜缘。人生相聚不容易,人生得闻佛法共同修学更是不容易,有此胜缘,应当彼此珍惜,彼此成就,使我们这七天不至空过。

用功入门的三个要点
(2007 年9 月20 日晚四支香)
各位道友:

一天坐下来,看到大家还是很安静,很精进。有一个好的开始,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一次参加禅修的,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用功基础的人,所以禅堂里就比较安静,也容易进入状态。实际上,讲到平常用功,总的来说能够做到三点就可以有门可入。第一点要气息调柔,第二点要正念分明,第三点要身心轻安。初用功的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容易进入修行的状态。

所谓气息调柔就不仅仅是在禅堂,不仅仅是在坐的时候,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要做到气息调柔。保持一颗平常心,使功夫能够在四威仪中打成一片。因为气息调柔并不是10 分钟、20 分钟能够达到的一种境界,是要在时时处处保持气息调柔,在坐的时候才可以安下心来。气息调柔主要是指我们的心态和呼吸,要进入一种阴的状态,不是阳刚之气,而是温柔之气。这个阳刚之气和温柔之气往往也不一定从性别上来界定。有时候女性也有非常刚强的一面,过分刚强的人要想进入气息调柔的状态比较难。有一些男众也往往有温柔之气,所以修行、调呼吸,要进入那种安静的状态就比较容易。当然阳刚之气和温柔之气,阴阳要平衡。也就是说,既要有刚的一片,也要有柔的一面。所谓刚柔相济,水火相济。水火相济体现在人的性格上就是刚柔相济。刚的方面就是指人要有一种丈夫气概,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种丈夫气概就表现为一种阳刚之气。同时也要有一种调柔之气,那就表现为一种温柔。女性要具备这种心态,男性同样也要有这种心态,这样就能够刚柔相济。有阳刚之气就能具备大智慧,断一切烦恼;有温柔之气,就能发大慈悲,度尽一切众生。所以佛教讲的慈悲、智慧,也完全顺乎天地自然之气和我们人的刚柔相济的性格。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是从阴阳出发的。体现在自然界上就是阴阳,体现在人的性格上就是刚柔,体现在物质的基本元素上就是水火,一切法都是相通的。一切法表面上看起来有互相对立的一面,实际上一切法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相互沟通的。所以从我们打坐这件很具体的事,讲到温柔之气的时候,那就和天地万事万物不可分割,和整个佛教的教义密切联系在一起,乃至和我们修行的成就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做到气息调柔是件大事情。我们要把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和整个的万事万物、万法联系起来。我们坐在一粒微尘当中,就和三千大千世界融为一体,和十方诸佛菩萨、护法龙天融为一体。我们有那样一种心量,修行就一定容易进步。不要小看气息调柔这件小事,这件事可小可大。实际上所有的事没有小事,都是大事,因为小大相容,互相转化,互相联系。温柔之气,气息调柔有大文章。

关于正念分明,在气息调柔之后就要密切地注意做功夫。掌握自己做功夫的方法,使功夫不要间断。所谓正念就是做功夫的那个念头。功夫有多种多样,功夫就是我们修的法门。虽然我们叫七日禅修,我是把所有的修行法门都归纳到禅修之内,因为除了禅修以外没有其他的法门可修,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一切的一切都由禅观所摄。因为六度当中第五度就是禅,六度包括一切法门。一切法门都是由六度分出去,开展出来。正念就是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功夫,分明就是要用智慧的力量使正念能够连绵不断,不昏不掉。昏就是昏沉,掉就是掉举。昏沉就是迷迷糊糊想睡觉;掉举就是打妄想。正念分明既要排除妄想,也要排除昏沉,正念的对立面就是昏掉。用功,打坐,修禅所要排除的障碍就是一昏二掉。分明就是在念念心中都要使自己所做的功夫一点走作也都没有,就像一只蜡烛或者一盏灯,历历孤明,光明炯炯,那样才是正念分明。正念分明四个字说起来轻巧,如果真的要做得到家,那也要三二十年的功夫。所以各位不要以为参加了七日禅修就万事大吉了。七日禅修只是一个集中的培训,或者说是做功夫的开始,未来的路,修行的路还漫长得很。

所谓身心轻安,这四个字就是检验我们用功的一个标准。功夫做得怎么样就看身心的状态如何,身心是沉重,还是轻安,每个人自己检验自己,自己衡量自己。走路的时候两只脚是重还是轻,每一步落在地板上是轻飘飘的还是非常沉重,身体是安定还是不安定,心态是平和还是不平和。见到有不如意的事,有无明火还是没有无明火;听到有丢面子的话,有无明火没有。如此等等,自己好好检验,看自己的身心是否轻安。如果说初步做到气息调柔,正念分明,身心也会逐步得到轻安。这三句话是一个整体,无先无后,由此及彼,这三句话是不可分割的。当然有时候用功不得当,即使在做功夫,由于方法不对头,身心也达不到轻安的效果。做功夫的时候过犹不及,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够进入轻安的状态。恰到好处怎么样把握呢?不刚不柔,不前不后,不急不缓,不昏沉不掉举,一切刚好就在中道之间,这样就一定能够进入轻安的状态。所以,身心是否轻安就是检验我们用功的标尺。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几天中,都保持像今天这样的一种状态,天天有所进步,天天有佳境出现在眼前,七天下来,达到或者初步达到气息调柔,正念分明,身心轻安,还是有可能的。希望大家有信心,按照正确的方法,锲而不舍地做功夫。

以无所求的心行无漏善法
(2007 年9 月21 日早六支香)
各位道友:

人生有种种问题。人来到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就是一个问题成堆的地方。我们每个个体生命投入到这个问题成堆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也就问题成堆。

所有的问题,是由每个个体生命无始以来所作所为积累的结果。这种积累,佛教称之为业。业有共业和别业。共业就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感受到的、共同承受的、共同受用的种种社会状态。所谓别业,就是每个个体生命各别感受、各别受用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业从哪里来?刚才讲到,这是我们每个个体生命从无始以来身、口、意三业活动的积累。这些积累大致分为三类,所谓善、恶、无记。也就是善的行为的积累,恶的行为的积累,非善非恶的不可界定其性质的行为的积累。不可界定是善、是恶、是好、是坏的行为就叫无记性的行为。人的活动或者说每一个众生的活动,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年年月月,所有三业活动的结果总结起来就是这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业的积累就形成了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存在,也形成了全人类乃至十法界总体生命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

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从我们心心念念的起心动念处入手,不能光在文字上兜圈子。只有从心心念念的活动入手来体会业,才最亲切。把这个问题体会透了、认识透了,再来说修行,那就会亲切得多,那就会主动得多、自觉得多。业,特别是恶业,太可怕了。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生命的种种困惑无非是受业力的影响、业力的牵引。在我们还没有觉悟以前,我们是被动地受业的影响。我们一旦觉悟了以后,就会主动地来承受业力的惩罚。

当然,从人类来讲,业的积累应该是善业的部分占了主要成分才能获得人生。如果我们此生此世不知珍惜,不能继续培植善根,继续做善事,从事善业的积累,那就很有可能使我们的生命退化。退化到什么地方呢?三恶道。三恶道的众生是以恶业的积累为主要成分。如果我们人类的众生此生此世以善业的积累为主,而且能够主动地、自觉地不造恶业,多做善事,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升华。生命升华的方向有世间,有出世间。世间就是三善道:天,人,阿修罗。这是作世间善法而感得世间有漏的果报,因为还没有出离三界,所以是有漏的。如果我们以无所求的心作无漏善业,我们的生命升华就会沿着四圣的方向迈进。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所作的善业都是以无所求的心为出发点。无所求的心具体在教法上,就是要破除我的执着和法的执着,所谓破二执,显二种无我。有我就有所求,人我执、法我执破掉了就无所求。无所求的心有广狭之不同,所以就有声闻、缘觉、菩萨、佛的果位上的差别。

具体说到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在当生、当世、当下这一念,怎样来处理我们的心念,怎样观察三业活动的状况?三业者,身、口、意,都是很具体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都可以检查。能观察就是有一种自我反省。在自我反省中能够比较客观、实际地认识自己,那就能够确定自己生命行为的方向,或者说生命行为的取向。人生要解决的问题,在三大问题(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当中,都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心念如何来确定我们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选择得对了,是顺善法的,生命的发展就会沿着善业的轨道升华。如果生命的取向是顺恶业的,生命就会退化。

佛教要解决的问题,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就是要解决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向什么方向发展。儒家在讲自觉的时候是说如何安身立命;在觉他的时候是讲如何处世待人。虽然儒家讲的是世间法,但是也应该看到,世间善法是做人的起点和基础。世间善法不修,做人没有基础,出世善法也就没有基础。因为出世善法和世间善法在事相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观念上持一种什么心态。以有漏的心和以无漏的心修同一件善事,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应盲目地排斥世间善法。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只是观念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做同一件善事,以世间善法的观念,有所求而做,那就成了有漏善法;以无所求的心、无漏的心、无漏的智慧去做,就是无漏善法。所以安身立命、处世待人,这些善法,我们佛弟子同样要把它做到位。做不到位,我们所谓的善法将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没有实际的内容。

从自觉来讲就是要如何安身立命。身安何处,命立何方呢?安身于信仰,安身于因果,安身于道德,安身于良心。立命还是这四点,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就是我们佛弟子安身立命的根本。所谓觉他、处世待人,以什么为原则呢?处世要懂得感恩,待人要懂得包容,懂得分享,懂得结缘。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就是我们佛弟子处世待人的根本原则。自觉觉他、安身立命、处世待人,转来转去,都离不开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根据这二八方针做人做事,无所求,也就是在行无漏善法;有所求,那就是在行有漏善法。我们佛弟子的究竟要求,是要成就无漏善法,得到究竟涅槃。
别忘记:一切高深的东西,都是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做!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的小事开始
(2007 年9 月21 日晚四支香)
各位道友:

佛经上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就是说,修行的人、学佛的人、修善法的人,不要放弃任何细小的好事。因为任何重大的事件、任何极为庄严的功德、任何极为宏伟的殿堂,都是由一桩一桩小事组成,一个一个零件组成,一椽一瓦组成。任何一个宏伟的建筑,离开了一砖一瓦一砂一石,这座宏伟的建筑就不存在了。人生在修善法的过程中同样如此,不要轻视任何一件细小的善事。如果把所有细小的善事都放弃掉,不肯去做,那几乎就没有什么善事可做了。因为离开了小事,就没有大事。

我们学佛的人做善事、做好事、修行,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日常的小事做起。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就是从家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我们在家学佛的居士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一定要知道在家修行不能离开家庭生活。不在身边的小事中磨炼自己,修行就很难进步,很难稳定。同时,在家居士不管是男居士还是女居士,在家庭中都对家庭有一份责任和义务,都是家庭成员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当今社会是一个忙碌的社会,现在的家庭不是像过去的那种大家庭,一家人有十几口。现在都是小家庭,家庭成员最多的三四个人,少的一两个人。家庭中所有细小的事务,作为家庭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地承担,使家庭生活和谐了,关系和睦了,修行才有一个好心情,才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讲老实话,在家庭里面,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要主动地为对方着想,为对方作奉献,成就对方。彼此都有这样的想法家庭才会和睦。有不少在家信徒到寺院里来很积极,回到家里就不是那么积极,觉得烧火做饭有碍修行,洗衣服墩地有碍修行,一切家务活都有碍修行,都不愿意去动手。天长日久,就一定会造成一种非常紧张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如果对方又对信仰不能尊重,不能同情,就会演变为家庭暴力,就会破坏家庭关系。

一个在家学佛的人,如果说不知道按照自己所受的戒律很好地维护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积极在家庭中作奉献,那应该说就不是一个好的在家佛弟子。一个好的在家佛弟子,就一定知道怎样来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就知道怎样把家庭的一切认真做好,身先士卒,使得家庭每一位成员对他(她)的言行表示认同,表示欣赏,并且有所感动。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说句老实话,你是吃小亏占了大便宜。为什么呢?你天天又诵经又拜佛又忙家务活,时间久了家庭中的人就会说,家务活你少做一点,多拜佛多诵经吧。你看,是不是吃点小亏占了大便宜?而且还把家庭中的人都感化了、感动了。一个家庭原来就只一个人信佛,如果做得好就能影响全家的人。全家的人都能受影响、受感化,就能够影响周围邻里,使得大家都能够认同佛法、认同学佛。这实际上就是以身弘法,就是以自己的模范家庭成员的行为,起到了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作用。

最近我听说石家庄市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学佛以后,在家里不愿意做家务活,丈夫回来了没有饭吃,或者丈夫的衣服换下来不愿意给他洗,专门只知道烧香拜佛诵经。时间久了,男方感觉到妻子学佛以后完全不顾家了,心里只有诵经念佛,没有家务活,也没有丈夫了,没有家庭了。作为一个在家佛弟子,像这样走极端,很容易引起家庭纷争,甚至于破裂。这位女居士长期这样,丈夫心里难受,在家里经常发生家庭暴力。最后演变到这位男士就觉得佛教非常不好,就觉得佛教协会非常不好,觉得真际禅林非常不好,使他的家庭没有温暖了。于是在他喝醉了酒以后,首先把家里供的佛像全砸了,然后又跑到佛教协会来砸玻璃,跑到真际禅林来砸东西,由家庭的暴力演化成一种违法、犯法的行为。而且,在大街上引起其他的人来围观。破坏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物,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这种负面的影响可大可小,前几年中央就有文件说民族宗教无小事。这位男士对待宗教活动场所采取的这种暴力行为,如果不是发生在佛教,大家可以想想看,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我觉得这种后果的严重性是难以估计的。但是不是就要完全把责任推到这位男士身上呢?其起因应该不是这样。因为是这位女居士对在家庭学佛没有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而是采取了一种极端的做法,以为修行就是不做其他任何的家务事。

实际上修行包括两个部分,修福与修慧。修慧可以理解为觉悟人生,修福可以理解为奉献人生。奉献人生是什么呢?就是要在一切苦活、脏活、累活当中去奉献,就是要在许多具体的体力劳动当中去奉献,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来奉献,来为他人提供方便、提供服务。不要以为拿出三万、五万块钱就是奉献。如果把奉献理解成为单纯的经济行为,那对一般的教徒而言是无法承受的。我们所说的奉献就是布施,布施有内施、外施,有财施、法施。所谓内施,主要就是布施体力,当然还包括身体器官的布施——需要手足我可以布施,需要头目、脑髓我可以布施。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像那样高要求的布施不会发生。那是一种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一般来说,内施就是以体力为主。别人搬不动的东西,我帮你搬;有老人需要搀扶的,我可以出一把力;有小孩跌倒了,我可以扶起来;墩地,做卫生,洗厕所,这都属于内施。所谓外施,包括财施与法施——财物的布施、知识的布施。学习佛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修行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修行不仅仅是打坐、念佛、诵经,做一切善法都是修行不可缺少的部分。修行者,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行。懒惰的行为要不要修正呢?要修正,要改。在家庭中,不想为家人提供服务、提供帮助,最后还美其名曰自己要修行,实际上是借修行来掩盖自己的懒惰。最后造成家庭的不和睦,这种后果极为严重!

修行是一个广大的法门,修行人就像高山,就像大海。高山之所以崇高,是因为有众多砂石的积累;大海之所以广大,是由于有千流万派汇集成为大海。古人说:“高山不拒微尘,大海不拒细流。”高山很崇高,如果把每一粒砂石都排除了,高山又何在呢?大海很广阔,浩渺无边,如果把每一条支流都排除了,大海又何在呢?想到高山是由无数的砂石组成,我们每个人的功德宝山也是由每一个具体的善法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功德大海,也是由无数滴善法的水珠汇集而成的。

学习佛法要多看经典,多亲近善知识,多听闻正法,开拓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言行。学到了佛法,就要依教奉行。佛法最简单的两句话,几乎所有学佛的人都会念,但往往都不会做。这两句话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把这两句话认真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落实,在每一个在家学佛者的家庭生活中去落实。

家庭里面既有恶事,也有善事。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基本上是以善法为主。在此存在一个问题,比如说一家有四口人,其中男主人信佛或者女主人信佛,另外还有三个人或者两个人不信佛。如果其中的那位男士或者女士信佛以后就吃素,不吃肉,这样在生活上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肉买回来了,你做还是不做?甚至于说,男方要吃或者女方要吃,你买还是不买?这都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吃肉究竟是善法还是恶法?怎么样来判断生活中具体的善和恶?这就要从戒律的源头来找答案,要从佛对不同的信徒所规定的信条来找答案,要从佛陀针对日常生活提出的有一些具体的方便规定来找答案。比如说,在家信徒,从戒律的源头来讲,是戒杀不戒吃的。在家信徒可以吃三净肉或者五净肉,佛在经典上有这种开许。作为在家佛弟子在生活中,一时还不能完全戒口,或者在条件不具备、家庭成员还没有完全认同的情况下,那就可以有所方便。在方便开许的前提下,然后耐心地做工作,不要引起家庭的矛盾,不要极端化。所以说,对于生活上的具体问题,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逐步地解决,不要来得太强烈。来得太强烈了,那些对佛法不认同的家庭成员接受不了,会造成家庭的矛盾,甚至于引起家庭的破裂。

如果持另外一种看法,家庭破裂了不是更好吗?我可以出家去当和尚,去当比丘尼!不是这样的。因为组成一个家庭是一个因缘法,假使这个家庭就只有夫妻两个人,这还好说,只要双方同意,男的当和尚,女的当尼姑,那没有问题。如果上有老下有小,要处理好这样的家庭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要对老人尽孝,又要对小孩尽到抚养教育的责任,一旦家庭破裂了,老人怎么办?小孩怎么办?这都是人生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不可以随便就否定掉,随便就放弃这种责任和义务。放弃应有的、已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善法,是恶法,是不善法。所以,要处理家庭问题,一定要全面分析,很具体地想清楚,不可以轻举妄动。

各位在家学佛的居士,我希望你们通过学习佛法,通过学习佛陀所讲的慈悲和智慧的教育、圆融和合的教育,学习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理念,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圆满,更加和谐。然后,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净化、美化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净化、美化了,就是佛化生活。每个家庭都能佛化了,佛法在世间的影响力就会不断增强、不断加大。如果,佛法使家庭不和谐,甚至于使家庭破裂,那么佛法在这个世间就不会受到重视,不会受到尊重,不会受到信仰。所以各位在家佛弟子每个人的家庭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正法久住,直接影响到佛教能否产生更好的、更大的影响力。每一位不要小看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有好作用,就是在弘扬佛法;有不好的作用,虽然不能说你在破坏佛法,但是从后果来讲也的确如此。所以各位在家佛弟子,要特别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模范作用,重视自己在家庭中以身教化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气息调柔
(2007 年9 月22 日早六支香)
各位道友: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键,心粗气浮进入不了禅定。用功有种种方便,所谓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叫调五事。调五事的中心是调息,呼吸在我们人体内部是以风的状态存在。人身体的组成部分是地,水,火,风,此为四大。身体内部如果没有风,身体就会停止活动,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当然,四大都是如此,不能缺乏任何一大,所以用功又要四大调和。四大调和是以气息作为一个关键,也就是说要使身体内部的风大周贯全身,然后又要和外部大自然的空气相交流。能如此,生命才能存在;能如此,做功夫才有基础,才有前提。

在讲到修禅的具体法门,色法是一门,息法是一门。从色法入手,修不净观;从息法入手,修数息观。虽然这两个法门在下手的时候有区别,但是在中间的运用过程中,色不离息,息不离色。因为息的基础是色法,是物质。色法也好,息法也好,最终落实在什么地方呢?落实在心法上。修不净观,修息道观,最后要解决的是我们心的问题。我们的心蒙上了种种尘垢,自性的光明不能发挥。所以要用种种方便来扫除心地上的尘垢,这些尘垢就是以无明为本的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在下手的时候,使气息调柔,在用功的过程中就不至于产生焦虑,就不至于上火,就不至于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所以气息调柔是用功的一个关键。

气息调柔有许多的先决条件,比如说调五事。开始的时候先调饮食,然后调睡眠,调身。把饮食、睡眠、身体调整到适合修定的状态,调息才有前提。例如调饮食,吃得过饱昏沉重,不利于修定;食量不足,内心感觉到虚悬,也不适合修定。过饱和过饥,都不利于调息、修定。不合自己饮食习惯的食物,过寒或者过热的食物,都对身体有影响,都不适合修定。所以在打禅七的时候,一方面,每一个参加坐禅的人自己要晓得怎样来调饮食,怎样来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进食严格地配合起来。那些不适应于自己饮食习惯的食物千万不要吃,吃了很可能造成身体的不适应,打坐的时候坐不下去。另一方面,从寺院、从常住的角度来说,有典坐师,每一餐的饭菜怎么安排、搭配,要想尽一切办法使饭菜适合参加禅修的人的需要。不能有太多燥火的食物,也不能有太多凉性的食物。只有平常在饮食方面不寒不热,不焦不躁,才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坐得下去。比如说,油炸的东西、辣椒,像这些食物在禅修的时候尽量少吃,每个人自己要注意。有一些喜欢吃辣椒的人,适当少吃一些可能没问题,最好是不吃。当然,在寺院里面不会有葱、蒜、韭菜这样的食物,但是在家庭禅修的时候,葱、蒜、韭菜、鸡鸭鱼肉这些都不能吃。吃了以后坐不下去,味道不好闻,有刺激性,油腻太重。修禅的人,要求做到清心寡欲。清心寡欲一方面要从思想上着手,另外一方面要从生活上着手。

再就是像调睡眠。睡得太多打不起精神,睡得太少也打不起精神。睡眠不可放纵,也不能节制得过分。根据年龄的不同,可以自己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呢?每天早晨起来,很有精神,不至于睁不开眼,不至于下不了床。年轻人保证8 小时的睡眠,这8 小时是指入睡的时间,不是指躺在床上的时间。50 岁以上的人6 小时差不多。不过有的年老的人身体不好,入睡很慢,那就会影响睡眠的时间。一个人的身体好坏,可以从饮食上检查,也可以从睡眠上检查。凡是入睡比较快的人,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那一定是身体很好的人;凡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的人,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那是一种病态。用功也要练睡眠的本事。躺在床上,没有妄想,心安定下来,就很快睡着了,这也是一种功夫得力的表现。所以睡眠多少、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气息,影响到修行打坐。

调身,主要是指睡眠的姿势和打坐的姿势。行住坐卧各种规范的姿势,就是调身的要领。从修禅期间来讲,坐的姿势非常重要,不要前倾后仰,不要左依右靠,这样有利于气息的畅通。有个别年老的人,坐下来,背朝墙壁上一靠,自己感觉到很舒服。实际上,那是一种最危险的姿势。因为,气息的流通不仅仅依靠呼吸器官,周身的毛孔都是呼吸的窗口。我们背靠了墙壁,背部接触墙壁的那一部分身体的毛孔就受到阻碍,不但是气息不能畅通,血脉也不能畅通,对修禅定影响极大。所以打坐的时候一定要练习,身体是孤立的,四面不靠。身体的姿势就像对意念的要求一样,意念要孤立起来,身体也要孤立起来。意念要求专注当下一念,正念分明,这样坚持下去,意念就孤立起来了。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历历孤明,观照当下一念,使我们的意念孤立起来。身体也是一样,也要让它孤立起来。没有阻碍,全身的八万四千毛孔都在呼吸,全身的血液流通不会受到任何的障碍,这样有利于气息的调柔。

修禅有许多要领,每个人要在自己的修行过程中,结合修禅阅读相关的书籍,自己好好地体会、把握。但是中心的一条,心要调,气要柔。气柔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平地上的一条小溪,上流不急,下流没有陡坡,缓缓地流淌,要像那种状态。这一溪水不流动,就是死水;这一溪水清澈见底,但是也在流动。气息总在运动,气息的运动要不急不缓,绵绵密密,若有若无。所以说调气息的时候要掌握一个“柔”字。掌握了柔字的要领,然后在修禅中来运用、观察、体会,慢慢就能够进入修行的门槛,进入修行的状态。

管住身口意
(2007 年9 月23 日早六支香)
各位道友:

禅七今天已经进入了第五天,很快就要接近尾声,七天的时间也就是一瞬间。这一次活动,从总体上来说,我感觉还是很成功的。主要是各位参加禅修的出家众、在家众都很精进,很投入。有这一份精进心,就为道场的成就、法会的成就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参加这次七日禅修的,有河北省佛学院14 位研究生,加上真际禅林常住的僧众,有将近30 位出家人。这个数字虽然不是很大,30 个人。但是这30 个人除了我老朽龙钟以外,其他的都是中青年的出家人。从这种情况来看,是比较稀有难得的。

河北省佛学院开办至今,已将近10 年的时间。河北省佛学院的教学纲宗就是信、戒、学、修。以信开始,以修为终,信、戒、学最后都要落实在修上面。我们学佛的人,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就要言佛所言,行佛所行,想佛所想,这才叫学佛。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佛清净的身、口、意,来转化我们凡夫染污的身、口、意。修行就是要在三业上下功夫。我们的生活,我们一切的活动,都离不开身、口、意。管不住身、口、意,说学佛那就是南辕北辙。我们在忏悔的时候,有一首偈子,这首偈子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的四句话:“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无始以来造了种种业,这些业就是在贪、嗔、痴的烦恼指导下发动身、口、意三业,才会这有无量无边的罪业。

我曾经把修行归纳为四句话。这四句话经常在讲,就觉得不怎么新鲜,就觉得平淡无奇。实际上这四句话是整个佛教的纲领,这四句话就是:信仰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佛陀的一大藏教,历代祖师千言万语,古今大德横说竖说,现在的佛教报刊杂志一本一本的出版发行,无非就是在阐明这四句话的道理。我们读佛学院,读一辈子的书,讲一辈子的课,写一辈子的文章,还是在阐明这四句话。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抓住纲领,抓住重点,就会少走许多弯路。抓住了重点,就会有针对性地来对治自己的各种烦恼。各种烦恼归纳起来,就是贪、嗔、痴;各种法门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我们要做许多事,要勤苦修行,无非是要转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道不远人,就在目前,就在当下。身、口、意有活动,不是身,就是口,就是意。有生命,身、口、意就有活动。有活动,不是净业,就是染业;不是善法,就是恶法。明明白白,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去找什么殊胜,老老实实地管住自己的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都是现现成成的。

各位身处于一个忙碌的社会,各种压力很大,各种诱惑很强烈,各种的烦恼层出不穷。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就能减轻压力,就能抵制诱惑,就能淡化烦恼。特别是我们的青年学僧、青年法师,要特别重视实修。只有重视了实修,我们出家的这个念头、志向才能稳定下来,学习才能学得进去,这件僧袍才能穿得住、穿得稳。不重视实修,仅仅在文字上兜圈子,永远都是隔靴搔痒。实修就要从禅修开始。柏林寺给河北省佛学院提供了比较好的修学环境,早晚上殿,每天有坐禅,冬天有禅七。如果我们能够按照佛学院所规定的这些实修的内容,一点也不放松,我想不管是学三年也好、四年也好、五年也好,那一定会进步很大,收获很多。怎样来衡量在佛学院学习的成绩呢?也要根据信、戒、学、修四个方面来全面衡量,不仅仅是学的一方面,信、戒、学、修要全面地进步,那才是真正的学有所成。

在当今佛门,俗、阔、官、霸之风盛行。年轻人如何来把握自己,不受俗、阔、官、霸之风的影响,保持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作风,学习的作风,做人的作风,在当今来说是最为可贵的。佛门本来是要做社会的表率,出家人本来是人天师表、人天师范。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自己认识不到这种严重的反差,那就会造成社会对佛门的轻视,信众对出家众的轻视。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出家人时时刻刻要自觉,时时刻刻要反省,时时刻刻要想到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希望佛门多一点正、清、和、雅之气,少一点俗、阔、官、霸之风,这样佛门才有望。

无念 无相 无住
(2007 年9 月23 日晚四支香)
各位道友:

这几天,我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心灵革命的战斗。自我在进行战斗,觉悟与迷惑在进行战斗,正确与错误在进行战斗。自我的心灵改造没有枪声,没有硝烟,但也是非常激烈。一个人要和错误诀别,要和小我分手,要有很大的勇气。往往力量不足、勇气不够,斗来斗去,不是正确的战胜了错误的,反而是向错误的低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一股勇气,都能打起精神来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一旦离开了禅堂,回到了世俗生活中,又抵挡不住种种的诱惑,一切习气毛病又故态复萌。

所以,不管是在禅堂内还是在禅堂外,是在家庭还是在寺院,我们都应保持一颗精进的心,不要懈怠。人的生命很有限,人的生死问题很严峻,迷惑的问题很严峻,不趁我们还有精力的时候来解决这个大问题,更待何时呢?因此,接受了佛法,信仰了佛法,并且程度不同地理解了佛法,那就要很好地珍惜这种法缘。要向佛陀学习,向诸大菩萨学习,向历代祖师学习,他们都解决了人生的大问题。我们是在学佛,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在人生亘古的迷惑上求得一个彻底的解决、彻底的觉醒,这样才不空过此生。

我们七日禅修进行了五天。名字叫做禅修,但实际上没有讲到禅是什么,要怎样进行禅修。我想,禅就是这样,禅修就是这样,如果还要画蛇添足地讲什么是禅,那已经不是禅了。

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学习禅宗首先要明白禅究竟是什么。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六祖坛经》的原话。“我此法门”指的是什么法门呢?就是禅宗的顿教法门。顿教法门离名离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说“先立无念为宗”。明明坐在这里,念头像潮水一般,一波接一波地起灭不停。怎么能够做到无念呢?无相为体。我们满眼的青黄赤白,形形色色都是相;万象森罗,山河大地,无不是相。怎么能够做到无相呢?无住为本。无住的意思是什么呢?一切法迁流不息。一切法在迁流,时间空间在变换,所以都不可定位。既然不可定位,那么一切法都没有住相;而实际上,在我们迷惑众生的印象当中,看到世间一切事物虽有迁流,但是从印象上觉得万事万物至少有相对的稳定,相对地保持一段时间的住相。事物存在的状态有四相:生、住、异、灭。一切事物有出生的相状,有住持的相状,有变异的相状,有坏灭的相状。四相宛然,怎么能说一切都是无住呢?

六祖大师的精神,六祖大师顿悟禅的核心就是“三无”:无念,无相,无住。“三无”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断惑、破执的根本,是指导我们直接证入真理的钥匙,是打开我们每一个人自家宝藏的钥匙。

第一是无念。念就是概念,也就是名言。名言表述的是一切具体的事物。同一个具体事物可以用多种名言来表达,究竟哪一个名言能够把这件事物表述清楚呢?我们能否从名言上看到事物的本质呢?亲证一切法的实相呢?不能,因为名言概念和事物本身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名言是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而安立的,不是事物本身。要认识事物本身,一定要离开名言,透过名言,不要在文字上兜圈子。认识事物的实相是要通过不立文字,亲见本来。所以,六祖大师的顿教法门“先立无念”为宗旨。

第二是无相。具体的事物有名有相。名相只能是引导人们去接触事物本身,名相并不是那件事物。而且,由于主客观条件的改变,相也会有歪曲错误的反应。所以要离相,要离名。

第三是无住。住,实际上首先是把一切事物看作是静止的、不变的、永恒的,那就是住。一切事物是不是如此呢?不是的。一切事物是瞬息万变,迁流不息的。孔子对颜回说:交臂之间(时间极短的一瞬间),我孔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孔子,你颜回也不是原来的颜回。孔子深刻地认识到诸法无住的实相,交臂之间新新不已。

认识到无念、无相、无住,对于我们破无明、断烦恼、除二障、显真理来说,就是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我们之所以有迷惑,就是从名相而来,就是从一切法常住不变的执着而来。实际上,事物本身,实相本身,是离相离名的。我们的意识面对这个世界,就像流水一样不断地翻腾,种种妄想分别,对于离相离名的真理实相不了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就要有甚深的智慧、无上的般若,来觉照,来观照。

临济禅师有一首偈子,这首偈子说:“临流不止问如何? ”我们面对这个意识之流,妄想翻腾,一下都不停止,怎么办呢?“真照无边说似他(音脱) 。” 这个“他”字就是“脱”,在这里读成“脱”。真照就是大智慧,能量极大、能量无边的大智慧。也就是说,临流不止怎么办呢?我告诉你一个办法,要用能量极大的智慧来觉照,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办法。为什么会临流不止呢?因为迷惑的人,不懂得实相是离相离名的。“离相离名人不禀,”把握不住这个离相离名的实相,所以要用般若来观照。最后一句,“吹毛用了急须磨。”这一句是承第二句而来。真照好比一把能断秋毫之末的锋利的宝剑,像这么锋利的宝剑用完了之后不能就这样收起来,还要继续磨砺,使它永保锋利。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离一切相,才能见到实相。

我们在此静坐修禅,仅仅是修行的起步,一切都还在名相当中兜圈子,都还在语言文字上面兜圈子。对于离相离名的真如实相,我们还摸不着边。所以我们要从基础做起,要从净化三业做起,要脚踏实地地解决我们人生亘古以来的这场大梦。这样,我们才能逐步进入到禅修、禅悟的实际阶段。因为,禅最终的目标是要开悟。禅以悟为本,禅的灵魂在开悟,人的转变、人的超凡入圣的关键也在开悟。一切没有想到要开悟的人,学佛就等于是枉费劳神。学佛,佛者觉也,就是要学习佛陀的觉悟。大家这样一听,很多老人就灰心了,我都七八十岁了,怎么开得了悟呢?你不要着急,只要心心念念真正在学佛,你就是开悟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心心念念在学佛,心心念念按照佛的要求在做,按照佛的模样在做,那你就是一个开悟的人。可惜要做到这一点,千难万难!所以无论年老的人也好,年轻的人也好,不要把开悟当作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迷、悟也就是在一念之间。七八十岁的人有份,年轻的人更有份!

宗门第一关
(2007 年9 月24 日早六支香)
各位道友:

我们现在举行禅修活动的这个地方,叫“真际禅林”。“真际”是赵州和尚的谥号。赵州和尚80 岁驻锡赵州观音院,近40 年的时间。到了晚年将近120 岁的时候,当时本地的地方官燕王和赵王,请他到真定府,有位姓窦的将军把自己的住宅供养出来给赵州和尚居住。赵州和尚晚年就居住在真定府,真际院。赵州和尚圆寂以后,朝廷加封谥号“真际禅师”。所以,“真际禅林”就是为了纪念赵州和尚而命名的。在赵州和尚的时代,还没有石家庄。那时候,这里是个小地方,属于获鹿县藁城县分管。有一个镇叫石门镇,相当于现在石家庄市区。赵州和尚晚年一直到圆寂,就住在真际院,大概有两年的时间,最后于此圆寂。

赵州和尚在燕赵大地弘扬禅宗长达40 年之久,门风高峻,广接四方学人,留下了许多的公案。这些公案,一直到现在还在鼓舞着修禅的人,鼓舞着从事禅文化研究的人,鼓舞着所有对禅感兴趣的人。而且,所说的这些人,不受地域、种族、国界的局限。赵州禅是世界禅,不仅仅是中国禅。赵州禅通过韩国、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日本出了一位铃木大拙,他在西方用英语讲禅,所讲的就是以临济禅和赵州禅为主。所以赵州和尚的禅法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赵州禅的精髓何在呢?就是大家知道的无门关、无字公案。这是赵州禅的特色。无门关不仅是赵州禅的特色,也是整个禅宗的一个根本问题,根本方法。有僧问赵州: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这就是赵州 “无”字公案的来源。千百年来,所有参禅的人,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个“无”字来寻找自己生命的源头。昨天晚上讲到,六祖大师的顿悟禅有无念、无相、无住。到了赵州和尚,更加简单,就是一个“无”字。这个“无”字,把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都包含在里面了。参透了这个“无”字,就洒脱自在了;参不透这个无字,就拖泥带水,披枷带锁,轮回六道。

在宋朝有一位无门慧开禅师,就以此“无”字为题目,写了一本书叫《无门关》。无门关实际上不仅仅是讲赵州和尚的无字公案,而是包括了48 个公案,只是赵州和尚的无字公案在第一篇。无门慧开禅师说,“狗子无佛性”的公案是禅门第一关,所以摆在这本书的最前面。参透了无门关,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千七百则公案,宇宙人生千差万别的道理,就一下子贯通了。所以,禅宗是以无门为法门。那么既然是无门,我们又怎样能够进入呢?就是要在无门处,找到一个进入的通道。禅宗的妙处就在于此。是不是有可以商量的地方呢?如果说从意思上来勉强地解释一下,所谓的无门就是《金刚经》上面所讲的“无有定法如来所说。”

既然是无念、无相、无住,要契入真理,就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为,头头是道,处处可以契入真理。如果把它固定化、模式化,那只能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都成了教条,都成了公式。公式、教条是窒息人们智慧的障碍物。因为,有一个公式,就不需要动脑筋,就不需要参究,就不需要自己去亲证。照那个公式理解一番就行了,但是解决不了问题。隔靴搔痒,挠不到痒处。有一个模式,有一个固定的公式,你可能说得很明白,但是你内在的烦恼依然故我,在阎王老子面前生死簿上的名字抹不掉,还是在生死中。所以无门就是法无定法,触处是道,立处皆真。只要肯用功,在日常生活中,触着、碰着,都有亲见本来的机会。

无门禅师有一首非常有名的禅偈,现在这首禅偈不但在佛门广为流传,在社会上也广为流传。这首偈子大家都会念、会唱,就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间的好时节,一年四季都有,但是人们能不能真正感受到好时节呢?不一定。百花开放的时候有烦恼,秋月朗照的时候有烦恼,凉风习习的时候有烦恼,白雪皑皑的时候照样有烦恼。好时节在哪里啊?连做梦都梦不见。为什么呢?心头的闲事太多。要把心头的闲事看破放下,才能自在,才能有好时节。这四句话,有时我坐在出租车上听到广播天气预报的时候,都用前面的那两句话:“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现在是天气预报。”很有意思。如果所有的禅偈都能走入生活,所有佛法的名言警句都能走入生活、走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主流语言,那么佛教对人类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就不可限量。现在佛教有很多非常精辟的语言,仅仅在佛教徒之间流传,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语言,不能成为社会交流的语言,这就是我们佛弟子没有尽到责任。

禅,是宇宙人生的根本大法。禅,不但是能够挽救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还能挽救我们人类所有的危机。禅的研究,禅的实修,在无声无息地展开。禅,受到很多高层人士的重视,受到很多前沿科学家的重视,受到很多世界文化名流的重视。我们佛弟子往往对此麻木不仁。我们每一个人捧着一个金饭碗,捧着做什么呢?做“乞丐”。多么可悲啊!我们一定要有一种信心,有一种悲心,有一种大智慧的心,有一种承担的精神,把我们前人开辟的禅的大法门继承下来,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佛弟子的责任所在!

劝参“无”字公案
(2007 年9 月24 日晚四支香)
各位道友:

今天晚上的讲话,算是这次七日禅修活动最后一次的禅堂夜话,因为明天上午就要解七了。时间过得很快!七日禅修活动就要圆满之时,也正是天心月正圆的时候,时间的巧合,也意味在我们修行的路上有一个好的征兆。天心月圆象征着一切善缘好运,象征着一切吉祥圆满。象征终归是象征,和实际的事实还是有距离的。要怎么样使象征的意义和实际的情况吻合呢?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朝着吉祥圆满的方向努力,朝着善缘好运的方向努力,这样就能使象征的意义变成现实。

世间的一切,出世间的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禅宗这一法,就是彻底地、和盘托出地告诉我们:成佛作祖要靠自己的努力,别人无法代替,也无法恩赐。别人的努力是别人的成果,上天恩赐的一切也仅仅是暂时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那才是自己永恒的财富。

今天上午讲到赵州和尚的无门关——禅宗第一关。怎么把无字公案用到做工夫上呢?千古以来,历代禅师没有死法与人,都是随机开示。针对不同的根机,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关于“狗子无佛性” 的公案,上午提到的无门慧开禅师,他说应该怎么样来参这个公案呢?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怎么样在这个疑问上下功夫呢?慧开禅师说,要将我们整个身心性命,要将我们三百六十个骨节,八万四千个毛孔,拧成一个疑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在“州云:无”的上面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并且要一直打下去,一直追问下去,心无二用。一直疑,使疑情打成一片。做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见到人以为是树桩子,见到树桩子以为是人。用功、起疑情,要到那样的程度,才有少分相应。在起疑情的过程中,不能在“无”字上作任何解释,不能把“无”字当成“有无”的“无”,不能思量分别,不能在意识上卜度。大慧宗杲禅师在讲怎样在“无”字公案上起疑情时,一共讲了十一个不能怎么样。也就是说,要排除想象得到的、言语能说出来的、思虑所能及的,这一切都要排除。那些都不是答案,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是疑到山穷水尽时,忽然之间疑根顿断,亲见本来,那才是真正的答案。

今人有几个人能这样做呢?除了那些老常住、老禅堂、老禅和子,肯像这样下功夫以外,年轻人听到这么一说,都胆颤心惊。为什么呢?因为,这要有极大的付出、极大的牺牲、极大的毅力,才能够坚持下去。悠悠忽忽的,散散漫漫的,永远与禅门的顿悟无缘。

“无” 字公案从中国传到外国,从古代传到今天,从寺院传到社会上,从佛教也传到了其他宗教。这就说明,这个方法确实是一个彻底解决人生命迷惑的究竟方法。否则的话,从古到今就没有人肯下这一番功夫。我们今天的人并不是就没有人在这个上面用功夫,还是有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那些真人。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那些真正以己躬大事为重的人,他会陆沉众中,隐居深山老林,一年种360 棵芋头,一天吃一棵芋头,与世无争,与世暂时没有往来。因为他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妥贴了之后,再来垂手尘寰,广度众生。古代的祖师大德都是如此行径,和今天大不相同。今天真实的人才出得少,就是因为今天的环境改变了,今天的人心改变了,今天的一切都改变了,很少有人肯下苦心。作为一个真正想要开悟、想要担当佛法大任、想要传承禅宗慧命的人,那一定是要在自己的生命本能上彻底下一番功夫,才能够有真实的成就。

明天就要解七,在解七的前夕讲这一番话似乎是晚了一点,但是来日方长,各位用功参禅也还是一个开端。解七以后,各位回到世俗生活当中,回到佛学院,仍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随时随地提起话头来参。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在说天书,要绝对相信有此事。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决不赚人。只要我们信得及,人人有分。希望大家提起话头,参!

散香说偈
(2007 年9 月25 日)
团团明月正中秋,七日同参闹市头。

切断根尘调意马,消融人我伏心牛。

身如孤岭闲云静,气若平川慢水柔。

心物浑然成一体,人间处处可修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