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文集二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示病友法语
一、众生受大苦,悉是佛之苦,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盲聋不见父,父母常见子;众生虽不见,实在弥陀前。
二、病者善知识也,我依此病故,深生道心。亦依此病故,知无自力,唯有放开双手,任凭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三、不知我病之重,则不能感谢高明的医生。不知烦恼病重,则不能感谢释迦、弥陀、善知识的深恩。庆哉我身之病!越感自身苦,越愍同苦人;越生悲愍心,越知弥陀佛。知悲者,能悟佛之慈悲。喜哉我心之病!

为莲友写诗偈二首
(一)
沐手焚香祷佛前
不求福报不延年
唯祈金臂垂接引
令我速乘紫金莲

(二)
我今垂垂老迈矣
愿佛接引早生西
若待病魔侵弱体
唯恐无处得凭依


修身的「法镜」
学佛的基础是建立在信仰「因果业报」。如果「因果业报」的观念不深,就是学佛的基础不足,因为他不会有出离三界六道轮回的观念;如果对「因果业报」不肯定、不深信,那就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我们这个法门是深信因果业报的同时,更进一步深信自己的根机是永远在六道轮回的因果。当我们真的面对自己的贪瞋痴、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一定会发现我们罪恶很深;之所以没有发现起心动念、言语行为恶多善少,是因为我们没有时常反省,或者不知反省,也就是没有常常以「法镜」来照自己。

什么是「法镜」?譬如《无量寿经.下卷》的「三毒五恶」段,那就是法镜。常常以法镜来照自己,我们罪恶的身心就会原形显露,晓得自己大部分是恶多善少,而认清自己是下劣的根机。我们学佛是要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而不是要求、指责别人。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只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一直忏悔改进。

《易经》有一段话是我们修身很好的法镜:「诿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夸功,众人之事;让美归功,君子之事;分怨共过,盛德之事。」发生事情的时候,一般人通常都会诿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说坦诚地将自己的过失发露出来。承认过失、反省改进,是一般人应有的态度,何况是修行人?修行人有了过失,应在大众之前表露忏悔,这样罪障才能消除,藉由在大众之前忏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因为业力有根,必须将根挖出来摊在阳光下,如果不从根挖出来晒太阳,只是枝叶晒太阳,日后根还是会再生长。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忏悔自己的业障、发露自己的业障。

可是通常大部份人,都是掩盖自己的过错,指责对方的过失,都是在「诿罪掠功」。即使没有「诿罪掠功」,也是在「掩罪夸功」,尽量掩盖自己的过失。虽然说「掩罪夸功,众人之事」,但是学佛人不可以只和众人一样,所以我们不要「掩罪夸功」,可是常常都做不到。我们要「让美归功」,可是也做不到,自己辛勤努力的成果,却要白白将成就、掌声让给别人,这一点一般人做不到,这就不是君子。至于「分怨共过,盛德之事」就更难了,能够做到表示很有修养,而且我执很淡泊,对于自己的得失不计较。照说一个修行人应该「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可是一般人做不到,这就显示我们的根机之低劣,罪业之深、之多。

还有另一句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这二段话的内容是修行人应该效法的,但是我们也会经常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一点都做不到。
--摘自「法义班」第三堂开示(2006.10.22)

实践的佛法
佛法不只是哲学、理论,而是实践的法。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必定是将佛法当作实践之学,并援引于生活当中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否则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卑劣、渺小、罪恶之深。而如果没有「因果业报」的观念,即使是学佛,也不会把佛法当作解脱生死轮回,甚至超凡入圣的重要方法,只是将佛法看作一种哲学思想而已。如果有「因果业报」的观念,佛法的每一字、每一句,在他看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心血、骨肉;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出释迦牟尼佛深切的悲悯之心;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提醒我们要出三界轮回,往解脱的境界前进;佛法的每一句在他看来都有血、有泪,而不只是一种哲学、学问而已。
所以《净土三经》文文句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血泪,都是阿弥陀佛的骨肉。他不是白纸黑字,不是死的,是活灵灵、活泼泼,生命活跃的。
--摘自「法义班」第三堂开示(2006.10.22)
 


亲切感恩的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之所归,万德之结晶,所以赞叹说「万德洪名」,也就是弥陀之三身四智、内证外用,通通包含在这六字名号里面。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阿弥陀佛的心、有阿弥陀佛的眼、有阿弥陀佛的耳,具有阿弥陀佛的见、闻、觉、知。十方世界,不论任何众生,不论何时、何地、何缘之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下都看到了、都听到了、都知道了!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阿弥陀佛的身体,充满阿弥陀佛的慈悲、充满阿弥陀佛的智慧、充满阿弥陀佛的光明,充满阿弥陀佛的愿心、神通、力量。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生命,充满阿弥陀佛的精髓,流着阿弥陀佛的血液。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不只是符号或声音,而是活生生的、活灵灵的,是十方灵动的。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结晶,是阿弥陀佛的能量。我们念佛,一句一句都在吸取阿弥陀佛生命的能量水,都在喝阿弥陀佛生命的精力汤。犹如婴儿吸吮母爱的乳汁,能够使念佛众生:现生业消慧朗、障尽福崇、趋吉避凶、消灾延寿,临终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亲来迎接,往生净土,成佛度生。

我们对六字洪名的内涵,至少要能够这样理解,就会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备感亲切,就会很想念佛。与人相处,如果是自己亲人或疼爱自己的人,相处起来就自然亲切;如果跟不熟识或不喜欢的人相处,我们就会深觉痛苦。这句弥陀名号,是弥陀的生命、是弥陀的身体,有弥陀的慈悲智慧,有弥陀的神通愿力,有弥陀的心肝、眼睛、耳朵,有弥陀的见、闻、觉、知,这样我们声声句句所念的,都在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都在让我们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我们以这样的理解、体会,来念这句弥陀名号,就会很亲切、很感恩、很欢喜,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无可奈何。何况这一句弥陀名号,是阿弥陀佛誓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

所以这一句名号不只是弥陀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生命,是「机法一体」的六字洪名。
──摘自〈第十八愿之义〉开示之十三(2006.4.16)
 


弥陀的誓愿
「愿」,就是所谓的志愿、愿望,以及目标、目的。「愿」很重要,人生有愿,就会努力,就会有动力;愿心强大,就会全力以赴,甚至生死以之。但「愿」必须是使自己与他人,甚至广大的众生,都能向上、向善、向净的善净之愿,才有意义与价值,才能获得天地鬼神的拥护,诸佛菩萨的赞叹,所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人有诚心,佛有感应」。

阿弥陀佛的「愿」,是成佛之愿──是广度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都能成佛的愿;是主动、平等、无条件救度任何众生的愿。阿弥陀佛的本愿弘广而深重,不但动天地、泣鬼神,而且使十方诸佛齐声赞叹,自叹不如。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光明,是我们安心喜乐的来源。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今生解脱有望、成佛可期;没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万劫沈沦、解脱无期。终此一生,将仰望长天,声嘶哑而哀嚎;匍匐大地,流血泪而悲泣。那种绝望的痛苦,语言无法形容,人心无法想象。

佛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因此我们也应该发愿,但发愿不正,依然万劫沈沦。我们应该发的愿是出离轮回之愿,往生极乐净土之愿,自信教人信之愿,弘扬弥陀本愿之愿,要有这样的愿心,这样的担当,这样的使命感。「誓」就是决心、约定,也就是所谓的誓约、盟誓或赌注,亦即为了达成愿望、目地,再苦也永不停止,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如同《大经》所说:「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也是第十八愿所说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有愿无誓,即使愿未达成,未必需要付出代价;有愿有誓,如果愿望没能达成,则势必付出代价,甚至赔上性命。阿弥陀佛发愿要度尽十方众生,并且誓言,若不能度尽十方众生,绝不成就佛道。阿弥陀佛是以祂佛的性命,来赌我们十方众生的往生,因此,可以说第十八愿有愿有誓,而且誓愿弘深。
──摘自〈第十八愿之义〉开示之十二(2006.3.19)


慈母之心
念佛人,都在阿弥陀佛的身心之内,都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之中。阿弥陀佛的功德充满身心,阿弥陀佛的光明环绕四周。
弥陀功德充满我身内外,弥陀光明环照我身四周。
弥陀在我身心内,我在弥陀光明中;
佛入我心我入佛,我与弥陀一体融。
念佛人永远念念不舍弥陀名号,弥陀光明永远摄取不舍念佛人;弥陀的功德纳入我心,弥陀的光明摄护我身。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烧木,一体不离。我与弥陀共起卧,弥陀与我常相随;机法一体,生佛不离。
念佛人在阿弥陀佛的保护当中,就像婴儿受到慈母的照顾。婴儿出生不久,还不会坐、不会站,除了把他放在摇篮,就是抱在怀里,母亲是这样的养育他、照顾他。即使婴儿爬在地上游戏,母亲的视线也时刻不离地观照着,深怕有任何闪失,这个就是慈母之心。
同样的,念佛人等同是弥陀的婴儿,阿弥陀佛的佛身充满整个大宇宙的光明,永远不舍离我们。阿弥陀佛永远看着我、照顾着我,时间一到,就迎接我们到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终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一心」即是「专心」,「正念直来」即是「念念不舍」;「我能护汝」,即是「摄取不舍」,使我们念佛人不会堕落水火的地狱,一直到临终接引往生极乐。既无水火之难,也无其它世间种种之难,凡事都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也说: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所以阿弥陀佛的存在,就是为了引导十方众生来念佛,一旦他已经是念佛人,阿弥陀佛就永远的摄取不舍。
所以说,阿弥陀佛看着我、护着我、迎接我。
──摘自「法义班」第四堂开示(2006.11.26)


「大石乘船」的譬喻
《那先比丘经》有一则「大石乘船」的譬喻。
有位国王向阿罗汉请教佛法,国王问阿罗汉:「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遇到佛缘,不知道学佛修行,也没有遇到善缘,以便行善积德,反而遇到恶人恶境,导致他一生作恶多端,十恶、五逆、谤法,无有惭愧。论理应该堕落阿鼻地狱,可是这种人临终的时候念几句佛号,就能脱离地狱之业而往生净土,这种法我信不来。」
国王又说:「一个人生的时候,只是杀害一条性命,死后就要堕入地狱,这种法我也信不来。」
阿罗汉听完国王的话就问说:「如果拿一粒小石头放到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还是沉下去?」国王回答:「当然会沉下去。既然是石头,不管多小颗也会沉到水底。」
阿罗汉又问:「假如放一百颗石头在船上,它会沉下去吗?」国王说:「当然不会,因为是在船上。」
阿罗汉就说:「同样的道理,一个一生作恶多端的人,罪业非常沉重,就像那一百颗石头,照说一定会沉入水底,不可能浮上来。可是如果他临终时念佛,靠着佛慈悲愿力的救度,而没有堕入阿鼻地狱,这就好像把一百颗大石头放在船上不会沉落一样。一生只杀害过一个人,罪业相对没有那么重,但因为他没有靠佛的力量,所以就随自己的业力堕入地狱,就好像一颗石头虽然小,因为不是放在船上,所以就随着这颗小石头的重力沉入水底。」国王听完这个譬喻,恍然大悟,从此相信念佛可以往生净土。
娑婆世界又称为「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内心都充满贪瞋痴慢疑的业力种子,只是有的善多恶少,有的恶多善少,甚或一生作恶多端,不曾行善积德,可是绝对没有一生都行善积德,不曾做过坏事的人。因为众生之所以出生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有共同的业,共同的本质。
所以学佛的人,尤其是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要自觉是一个五浊恶世的罪恶众生,就像刚才譬喻里说的大石头,必须靠着阿弥陀佛的本愿船,才能从六道苦海的此岸,到达涅盘的彼岸。任何人、任何修持,如果不是仰凭佛力,都将如石头一般沉入海底──再度轮回。
--摘自为莲友开示第一课(2006.3.25)


佛陀「四门游观」的故事
有一个典故叫做「四门游观」,就是从四个城门去游览观光,这是佛陀出家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从小就很爱静坐,思惟、领悟宇宙人生的道理,比较不爱虚华热闹。由于释迦牟尼佛身为太子,他的父王因此非常担心,就鼓励他到外面走走看看。
东门遇老人:
首先从东门出去观光。他遇到一个很瘦、很虚弱的老人,生命就像风中的蜡烛,随时都会被吹熄。释迦牟尼佛一看就很悲愁,心想:「唉!人生总有一天会变成这样。」
南门遇病人:
出南门的时候,看到一个生病的人,倒在地上哀叫,痛苦的情形看了令人惊吓。释迦牟尼佛又想:「唉!人生总不免病苦,没办法永远健康吗?」
西门遇死人:
再从西门出去的时候,看到出殡的队伍,送行的六亲眷属哭哭啼啼,释迦牟尼佛觉得很哀伤,想到「啊!原来有生必有死,而生离死别是非常哀痛、悲惨的事情。」
北门遇修行人:
等出了北门,看到有位出家人,举止安详、平静,好像内心充满了喜乐、自在,一看内心非常震动。
释迦牟尼佛因此思考──人为什么会变老、会生病、会死亡?要怎样才能不老、不病,甚至不会死亡?如何才能像这位修行者,这样的安详平静,没有忧愁苦恼?
这些就是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前所看到的情景,就是促使释迦牟尼佛最后出家,领悟宇宙人生的道理,证悟佛性,达到成佛,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百千陀罗尼,而说法救度众生的缘起。
生老病死是过程,在这个世间,无论富贵贫穷、智慧愚痴,无论是出生在天上、人间或三恶道,凡是生存的必定有死亡,跟死亡没缘的众生,一个也没有。所以有首偈说:「元宰公侯,于今安在;妻财子禄,到此成空。」人若是到了眼睛一闭、手脚一伸的时候,不管身为皇帝,还是宰相、议长、部长,这些地位名望都成为过去,平生所拥有的包括丈夫、太太、子女,或是动产、不动产,都已经成空。
所以我们学佛人最基本的,就是要领悟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苦、无常,最后成空。对世间有这种认识,自然就会走入宗教信仰,求真实、永生的境界。
要怎样才能不老、不病、不死、无有忧悲苦恼呢?这也是念佛法门的目的。我们念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离开了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就没有老、病、死,而且无忧悲苦恼。
《阿弥陀经》为我们开示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意思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的清净喜乐。若论我们的身、心,身是痛苦的器具,受到饥、渴、寒、热、老迈、病痛的苦;心则有是非得失、贪瞋痴的痛苦,这是我们娑婆世界的现象。极乐世界有心有身,但是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愁、无痛苦,生命永远存在,而且又有神通愿力能够救度众生,这才是我们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摘自为莲友开示第三课(2006.6.24)


「四不久保」的典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见到女儿,心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突然死亡,父亲心中的悲痛难以言喻,每天伤心啼哭,不觉竟然疯了,整日到处乱走。
有天来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见到佛陀,当下神智清醒,并向佛陀顶礼。悲伤的父亲说:「我没有儿子,只有这个女儿,爱惜她如手中珠玉,让我忘掉一切忧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舍我而亡,唤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闭,身体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凭我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心中的郁闷痛苦,无法形容,难以忍耐,唯愿世尊解开我的忧愁。」他的声音哽咽,泪流满面,令旁边闻者也不禁为之湿袖。
佛陀就跟他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一、有常者必无常。
二、富贵者必不久。
三、会合者必别离。
四、强健者必归死。
有相者必无常」就是说: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远不变,继续保持原貌,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本质会慢慢改变,最后就消失。例如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经过生老病死,最后在这个世间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时时刻刻都在经历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过程。
「富贵者必不久」就是说:不管怎样大富大贵的人,最后也会颓败下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积德,才能保持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但是我们凡夫都有悭贪的心,有了还要更多,多还要永远。所以,没有布施,富贵就不长久。
「会合者必别离」:六亲眷属在一起,或是亲戚朋友的往来,有一天都会离散,所谓「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尤其时代不同,孩子长大往往离乡背景出外谋生,放年迈双亲守着故乡田园,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后也会生离死别。
「强健者必归死」:不管多么年轻、强壮的身体,总是有死亡的时候;即使再长寿,也终归一死。人不论谁,从生下来,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时刻在他旁边威胁着。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决后生大事,则生亦安,死亦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佛陀因此说了四句偈:
常者皆尽,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生者必死。
这位婆罗门恭闻佛陀为他开示这些偈语,心便开解,而作比丘,深观无常,终于证阿罗汉果。
──摘自为莲友开示第三课(200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