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第七章;第三节、增上慧学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印顺法师,第一项 安立相
甲 标 如是已说增上心殊胜,增上慧殊胜云何可见?谓无分别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异熟,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加行、无分别、后得胜利,若差别,若无分别、后得譬喻,若无功用作事,若甚深。应知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

菩萨的三增上学,已依次说了戒心二学,未说明「增上慧」学的「殊胜」。增上慧就是无分别智,现在以「自性所依」等十六相来成立。这是总标,到下面一一别释(陈隋二译在「行相」后有建立与释难二相,奘译没有。释难就是行相中所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显示无分别智,故摄在行相中,比较更适当)。  

乙 释
一 略释自性 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是圣智,它的自性,非亲证不能自觉的,所以从正面去说明非常困难,最好用烘云托月法,从反面,遮遣的方法去显示。这就是说:要「离五种相」,才是无分别智的「自性」。

(一)「离无作意」:作意即思惟,无分别智要远离思惟的。但也有离作意而不是无分别智的,如酒醉,闷绝,熟睡等,所以必须要离开这样的无作意,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无分别智是超寻伺境的,然无寻伺,如二禅以上的无寻无伺地,仍不是无分别智,所以还要离去这样的无寻伺,才是真实无分别智。(三)「离想受灭寂静」:无分别智是无受想心行的,但受想心行俱灭的灭尽定,虽是圣者所得的,还不是无分别智,所以还要离去这样的想受灭的寂静,才是般若无分别智。(四)「离色自性」:无分别智离去妄心的有分别性,但智的无分别与色性的无分别不同,不然,得此无分别智的圣者,不将要与木石一样块然无知了吗?所以无分别智是要离去色自性的。(五)「离于真义异计度」:离前四相直取真义的如相,但如果计度拟议这真如,或心上有不分别的空相现前,这既然含有种种计度的成分,自然不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要离去于真义计度的。总之,它是无分别的,但决不是世间无作意等的五种无分别。离了这五相,才是真实的无分别智。   

二 别释诸门
1 自性 于如所说无分别智成立相中,复说多颂:诸菩萨自性,远离五种相,是无分别智,不异计于真。
「无分别智」能「成立」的十六「相」,现在一一的解说。第一是自性相;颂中的「诸菩萨自性」,与第三句「是无分别智」,文势隔裂,或许是照梵文直译的。若读作『是诸菩萨无分别智自性,远离五种相,不异计于真』,比较要明显得多。下文都可以这样读。「远离」的「五种相」,已在上说过。前四相虽都要离,但还没有接近真义;第五相的「异计于真」,最易使人误认为无分别智,所以又特别点出。   

2 所依 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是无分别智,非思义种类。
心心所法生起,都要有其所依;智是无漏心所,自然也有所依。有漏心所是依于心的,「菩萨」「无分别智」的「所依」是不是心呢?心有思量分别,无分别智是不能以思量分别为所依的,所以说它「非心」。虽非平常的分别心,但无分别智终究是一种绝对精神的直觉,那它的所依,还可以说「是心」。「非思义种类」,是非心而是心的理由。无分别智的所依,不是思量分别境义的,所以非心。它是思虑有分别心为加行所引起的,是心的种类,那也不妨说是心。

【附论】大乘说通达一切法无分别的,叫它真心、正觉、智能等。实际上它与平常的心、智不同,所以龙树说,般若叫智能,这是很勉强而不相称的,般若是甚深,智能是浅薄,怎么可以符合呢?不过世间本没有与它相同的名字,从它的因心观察等所起,勉强的以心、觉、智能来代表。

3 因缘 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无分别智的生起,有两种「因缘」,就是从听「有」名「言」的教法而成的「闻熏习」,「及」从闻熏习所起的「如理作意」。因如理作意而闻熏习展转增胜,使赖耶中的杂染分渐减,无分别智才得现前。   

4 所缘 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
心法有它的所缘,「菩萨」的「无分别智」虽然能所一如,但同样可以安立它的「所缘」。「不可言」说的诸「法」真实「性」,于依他起诸法上把名义相应遍计所执性离去,遣离假说自性,才是诸法的离言实性。这就是「无」补特伽罗及法「我性」所显的真常一味的「真如」。这无我真如,是无分别智的所缘。   

5 行相
A 正释 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
所缘是心的对象,「行相」是心行于境发生关系的相貌。有无分别智,也有无分别境,但它的行相却不可说。无分别智于「所缘中」亲证「彼所知」境,是「无」有名言「相」貌的,离言说的真实法性不能说有行相,若世俗智以行相取,就不能亲证真如,不是正觉法性了。  

B 通疑难 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字展转相应,是谓相应义。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为什么体证法性没有行相呢?这先要知道我们平常所知所取的行相是什么?我们平常所认识到的是义,名「字」的「展转相应」,彼此间发生联系,成为名义「相应」的义相。在声音方面,一个字与一个字连起来便成名,一个个的名连起来便成句,名句是因缘和合假有的。一切法不离名言相,能表诠的是名字,心上显了的表象概念等,也仍然是名字。这名字相应为「自性」的「义」,是遍计所执性。吾人一般心识行于境相的「所分别」,并「非」离此而别有其「余」什么东西。事实上,除了这相应的义,吾人是不能理解什么。

平常所行的义相是『名前觉无』的,不是法的真相。怎知它『名前觉无』呢?在认识时,「非」是「离彼能诠」的名言,有「智于所诠」的义相上「转」,所取的义相不能离去能诠而有它的体性,所以不是法的真相。要起能诠才知道所诠,故所诠不能离开能诠。然而吾人总觉得有所诠的东西存在,再有能诠去诠表它,这也不对,一名能诠种种义,一义能立种种名,名言并「非」能「诠」表一定的所诠。『多名不决定』,能所诠「不同」,所以「一切」法的真实性「不可言」说。

前说五相,以无分别智自性为主体,谈到它的所依,(增上缘)所缘,因缘,和智证所缘的行相。   

6 任持 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后所得诸行,为进趣增长。
「任持」就是摄持,「无分别智」有力量能使五度等万行成就,达到目的,所以经上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般若能为其余波罗蜜多的领导,使「后所得」的种种「诸」菩萨「行」,因智的导引而得「进趣」一切智海,渐渐的「增长」到成熟圆满。   

7 助伴 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
无分别智的证得无上正觉,要有其余的助伴扶助,才能成满。「菩萨」的「助伴」是什么呢?就是其余的「五到彼岸」。此五波罗蜜多「说为二种道」,布施到精进是资粮道;禅定为般若所依止,是依止道。由此二道,助成无分别智到究竟圆满。六波罗蜜多虽是各有殊胜,不过般若可说起着领导的作用。任持与助伴二相,互为俱有、相应因与士用果。单依无分别智说,五度为助伴,般若是士用果。   

8 异熟 诸菩萨异熟,于佛二会中,是无分别智,由加行证得。
『因是善恶果唯无记』的异熟果,是唯属有漏业感的。无分别智是出世法,怎么能说感异熟呢?地上菩萨的殊胜身,由地前所积集的十王大业所成,不过藉大悲般若等助发。胜鬘经说:『无明住地为缘,无漏业为因,感得三种变易生死』的异熟果。这虽名为无分别智的异熟果,其实是增上果。这「菩萨」「无分别智」的「异熟」,是「于佛」的受用及变化身的「二会中」受生。这二会中受生的异熟差别,「由加行证得」的二无分别智来显示。修行加行无分别智,能在变化身的大会中感受异熟;若已证得无分别智,那就在受用身的大会中感受异熟。   

9 等流 诸菩萨等流,于后后生中,是无分别智,自体转增胜。
由同类因所生起的,叫「等流」果。无分别智的等流果,就是说前前生中的「无分别智」,在「后后生中」,智「体」更为「增胜」。如初地的无分别智,引生二地的无分别智,二地智是初地智的等流果,胜于初地智。   

10 出离诸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
出离就是出离烦恼所知二障,得到涅盘,是离系果。「菩萨」「无分别智」「于十地」中,初地见道最初离系,得此智的时候,叫做「得」「相应」。以后诸地的离障妙智,叫做「成办」相应。初得叫得,以后叫成。   

11 至究竟 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分别智,得最上自在。
「菩萨」的「无分别智」,到达最极「究竟」时,便「得清净三身」,三身就是圆满清净的「无分别智」,获「得最上」的十「自在」,这清净的三身,如果约分得说,初地以上就有,如初地的无分别智现前,契证清净法界,是法身;他的意成身,是受用身;分身百世界作佛化众生,是应化身。初地以上都证得此一分,到最后佛地,才圆满清净。这是无分别智的增上果。从助伴到此的五相,就是五种果。   

12 加行无分别后得胜利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由唯信胜解。
加行、无分别、后得三智,主要的是根本无分别智。加行智作相似的无分别观,能引发根本智,从所引发的得名,也就无分别。后得智是根本智所生的,带相观如,也就随根本的无分别智名为无分别。若从它的差别上说,加行是加行智,后得是后得智,无分别确指根本智。所以前面说的所缘、行相等,都是在根本智上讲。现在约胜利功德说三智的无染。

「虚空」是明净的,不受任何染污法所染,虽有时为云雾所蔽,然它的本质仍是清净「无染」的。加行「无分别智」能转三恶趣的「种种极重恶」业为轻,能不为这染污的恶业所染,所以譬喻虚空。此智还没有证无分别,「唯」是对无分别的真理起「信胜解」,信唯识无义的无分别理,由这信解力,对治极重恶业,不为所染。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成办相应。
烦恼所知的二种惑障,叫一切障。根本「无分别智」能「解脱」此「一切障」,不为惑障所染而体悟法界,所以譬喻「如虚空无染」。此解脱在初地名为「得相应」,初地以上名「成办相应」。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于世间,非世法所染。
世间的依正二报是生障,得后得「无分别智」的菩萨,为要救度众生,「常」示生世间;他虽「于世间」受生,却「非」为「世」间依报正报等「法所染」,如虚空一般,水不能漂,火不能烧。真谛以三障配三智所解脱而无染的对象,倒也说得很好,不过不必太拘泥了。   

13 差别 如!桼求受义,如!桼正受义,如非!桼受义,三智譬如是。
说明三智的差别,举出四个譬喻来显示。「如!桼」子追「求」所「受」用的境「义」,在没有求得时,不知道它是甚么,也说不出它的情形,这与加行无分别智的观察无分别法界相同。「如!桼」子「正」在「受」用境「义」,心中明白,却说不出,俗语说『哑叭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像根本智的契证诸法真如实性,虽亲切印证,但离于言说戏论。「如非!桼」子在「受」用境「义」,对所受的好恶能明白认识,又能以言说告人;这与后得无分别智的带相缘如,通达唯识如幻,能说法度众生一样。所以总结说「三智譬如是」。   

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如非愚受义,三智譬如是。
在非!桼的人,也可以譬喻三智。不能识别说明境界叫愚,「如愚」人的「求受」境界,「正受」境界,及「非愚」的智人「受」用境界,如其次第也可以作为「三智」的「譬」喻。这都如前!桼非!桼的譬喻配释可知。   

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如末那受义,三智譬如是。
在非愚人的六识中,也可譬喻三智。五是前五识,「如五」识「求受」境界,它是无分别的,也不能言说;加行智求无分别真如也是这样。在「五」识「正受」境界时,它明见现境,是有漏现量,离名种分别,这与无漏现量的根本智契证真如相类。「如末那受义」的末那,指意识,不是染意,它有推度的作用,能安立名相,引发语言,所以它可以作后得智的比喻。   

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
单从明了的意识也可譬喻三智。「如」有「未解于论」的文义,而「求论」的理解,在没有获得理解的意识,加行智未证于真而求证得的时候也是这样。若人听讲,讽诵,但能「受法」而不明它的意义,自然不能有什么分别或讲说,根本无分别智也是这样。如人因受论而进到了知领受其「义」的阶段,能有所分别,也能转教别人,后得智也是这样。上面举的四种譬喻,皆如它的「次第譬」喻「三智」,就是「加行」、根本、后得「等」三智。   

14 无分别后得譬喻 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
现在撇开加行智不谈,单就根本后得二智举喻来说明。先以取不取种种境界来说明二智的差别:「如人正」当「闭目」的时候,一切色相都不看见;根本「无分别智」的『复于所缘中,彼所知无相』,『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就如闭目。若人「即」时「开目」,明暗色空无不了了分明;那「后得」无分别「智」的通达唯识如幻,于一切境界能取能缘,犹如开目。

再约色空来譬喻,「如虚空」明净,遍一切处,无能所的差别;根本「无分别智」也是这样,遍一切一味空性,诸法所不能染。虚空虽是明净遍一切处,但无一色相不依虚空显现,「于」虚空「中现」起一切「色像」,这如从根本智后所起的「后得智」一样。这譬喻最好,后得智所了达的一切,是不离空性,并且是因证而后起的。虚空的孕含万象,是后得智的境界,不是未入空以前的拟度。   

15 无功用作事 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吾人做事,必先考虑计划;无分别智既无作意,怎样能做利益众生的伟大事业呢?这有「如末尼」宝珠和「天」上的音「乐」,末尼宝珠虽随众生心的希求,落下种种宝物,但它是无分别的。天乐不待击奏,自然发出微妙可耳的音声来,但它也是无分别的。这二物虽皆「无思」虑,而能「成」办「自」所应作的利益有情「事」。有漏业感的力量尚且如此,何况诸佛菩萨的无分别智?虽是恒「常」远「离思」量分别,但能无功用行适应有情的机感要求,「种种」利乐众生的「佛事」,无不「成」办。所作的佛事约有二种:一是现身,一是说法;前者以末尼譬喻,后者以天乐譬喻。   

16 甚深 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
非智而是智,余译本作『非智非非智』,世亲释论中具有二释。
无分别智从它的所缘来说:并「非」就是「于此」依他起性的名言相上转,因为它是无分别的;但也「非」离开依他性以其「余」的境界为所缘。法性是诸法的普遍实性,就是以这依他分别法的真如法性为所缘。非于此表示与依他的非一,非余表示非异。这就是说无分别智所证境界,不离依他起,是于依他起上知它的寂灭相。从它的能证智说:无分别智「非」是平常的寻伺相应「智」,世间共许的智的定义,并不适合它。但也不是非智,「而是智」的种类,从能通达诸法实性上说,最适当的名词仍然是智,除了智以外,实在没有更能表达它的名字。从它的智境关系上说:它「与境无有异」。所缘的法性境界是无分别的,能缘的「智」也「成无分别」,智境无异,所以皆成无分别。不然,或者有能所的别异,或者取有分别的境相,无分别智也就不成其为无分别了。这样的非依他境,非非依他境,非智,非非智,说它有境智又没有能所差别,这是甚深的自觉圣境,教相的安立,也只姑为拟议罢了。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一切法」从「本」以来,法「性」法尔是「无分别」的。它本来如此,并非因能证的智去通达它才成为无分别。法性无分别,就是说众生一般有分别识所取的「所分别」义,本来就是「无」,但这却引起一个问题:一切法既然本来就是无分别,一切众生为何不本来就成佛呢?这因众生无始时来名言熏习,颠倒计着,妄现有分别相,「无」有「无分别智」去通达诸法的无分别法性,所以受虚妄的分别所支配,不能成佛。也就因此,虽然法性无分别,是迷悟不二,而众生还是众生,要成佛还得努力!无分别智无,魏译作「彼智无分别』,意义不同。   

第二项 辨差别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无分别智有三种,每一智中又有多种差别。于「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一)「因缘」,无性释为本有种性,这与本论的体系不合。应该这样说:过去生中熏成闻熏习,因闻熏习的强盛势力,在这一生中,能不需要甚么现缘,自然显现(一般顿机的相似悟,就是这一类)。(二)「引发」,虽过去也曾熏习过,但要由某种加行才能生起加行智。(三)「数习」,这是过去熏习薄弱得很,或者竟是没有,因现在生中的数数修习,需要极大的加行,如听闻思惟修习,才能生起加行无分别智。这三种,是从它「生」起的「差别」而建立的。「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差别:(一)「喜足」,凡夫外道由思惟修习,生无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天,没有作意,心生喜足,以为自己的境界已达顶点。(二)「无颠倒」,小乘圣者,修苦空无常无我的四正观,摧破常乐我净的四颠倒,不再分别常等,名无颠倒的无分别智。(三)「无戏论」,菩萨的无分别智,离去一切名言戏论分别,证无分别的法性。这三种无分别,是从「无分别」的「差别」而建立的。后后胜于前前;外道小乘菩萨的无分别智,在它的自体上,都截然不同。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一)「通达」,后得无分别智,带相缘如,通达真如的体相。(二)「随念」,从根本无分别智,或带相缘如的后得智后,随即追念无分别智所契证的。(三)「安立」,将自己所证见的境界,用名相来为人宣说。(四)「和合」,将一切法作总合的观察。(五)「如意」,随自己的欲求,能变地为水,变水为火,如意而转。这五种是从后得智所「思择」的「差别」而建立的。

第三项 引经证
甲 阿毘达磨大乘无义教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六颂,论中虽未明言是引经,但它的内容与前引阿毘达磨大乘经的四智相同。藏译的摄论,在成就四相悟入诸义无义下,引此六颂,梁隋二译也说此中有颂,如增上慧说。从这各方面看来,可断定这里是引的阿毘达磨大乘经颂。前文引经的长行,在证明诸义无实,这里在成立无分别智。要知道无分别智,必须因一切法本来无分别,就是遍计执性的义相无实,因境无分别,通达无分别的无分别智才是真智。颂文的意义已在前面说过,这里把文读通就可以了:(一)相违识相智:「饿鬼、傍生、人、天」的四类有情,于相「等」的一件「事」物上,「各随其所应」见的「心」有别「异」的认识;因认识上的彼此相违,应该认「许」所遍计「义」是「非真实」的。   

于过去事等,梦像,二影中,虽所缘非实,而境相成就。
(二)无所缘得智:如「于过去」未来「事」中,「梦」所见的「像」中,境中所显的与定心所现的「二」种「影」像「中」,这种种「所缘」的境界,虽「非实」有,「而」在自心的认识上,「成」为所取的「境相」。境相非实有,而可以成为识的对象,所以那山河大地等,虽是我们现实感觉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实。   

若义义性成,无无分别智;此若无,佛果证得不应理。
(三)自应无倒智:「若」诸境「义」实「义」的自「性成」立,那就应「无」有「无分别智」,或者无分别智不是通达无义的真相,而反是颠倒。「此」无分别智「若无」,无上「佛果」的「证得」便「不应理」,因佛果是从无分别智的证真断惑而圆满的。既有佛可成,就有无分别智可得;有无分别智,可见实有义是不能成立了。前安立无义中,说所缘的义如果是真实的,那众生可以不由功用就获得解脱,这是从缘义的妄识是不真实方面说,在成立义相是无。这里说无分别智无,佛果不能证得,是从无分别智是真实的方面说,在成立无分别智是有。各依一方面说,意义并不相违。   

得自在菩萨,由胜解力故,如欲地等成,得定者亦尔。成就简择者,有智得定者,思惟一切法,如义皆显现。无分别智行,诸义皆不现,当知无有义,由此亦无识。

(四)随转妙智:这又有三种:一、「得」心「自在」的「菩萨」,「由」殊「胜」的观「解力」,能「如」它自己的心念所「欲」,想叫「地等」变为水火等,都得「成」就。就是声闻中「得定」的行「者」,也能做到这步工夫。二、修毘钵舍那而「成就简择者」的菩萨,「有智」,他是已「得定者」,止观圆修的菩萨,「思惟一切法」,能「如义皆显现」。如念佛,即有佛义显现;思念唯识性空等,即有唯识性空的义相显现。三、菩萨「无分别智」现「行」,那时,唯与一味离戏论的无相法界相应而住,「诸义皆不现」,故「知无有义」。所取的义既然没有,「由此」也「无」能取的「识」。

所知相中,以无义来成立唯识,这里又引无义来成立无分别智。说唯识目的在说明无分别智,就是阿毘达磨,阿毘达磨就是离分别而现证法界的无分别智。唯识学不唯在理论上作严密的建立,起初本注重定慧的实践。   

乙 引般若波罗蜜多非处教 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无有差别,如说: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云何名为非处相应修习圆满?谓由远离五种处故: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盘二边处故,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五、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盘界处故。

前以法性无分别成立无分别智,此以智离戏论处而说明「般若」,般若「与无分别智无有差别」,是一法的异名。般若经中如来无问自说道:『若欲证得一切相智,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弗请问,佛说:『菩萨安住(住即深入)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

【附论】般若经中的安住般若,依龙树菩萨说,是实相般若。实相是如如境,般若是如如智,智如冥一,即智是如,即如是智,正指这融然一味的圣境,叫安住实相般若。安住这样的般若波罗蜜多中,修习其余的波罗蜜多,不唯布施持戒等五,连般若波罗蜜多(指智能)都能修学圆满。非处相应,就是无住或不住,奘译大般若经作『应无所住为方便而修般若』。非住即是离戏论住,实即非住而住,无住就是无所得,表示不着。现在说非五种处而于般若相应,安住般若中,也就是无所住而住的意思。

本论以「远离五种处」解说非处相应,成立般若:「一、远离外道我执处」:外道修慧,总有我我所执,如说:我能住彼境,彼境为我所住。菩萨的安住般若,远离我及我所;离这非处,才与般若相应。「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没有见到真实的胜解行菩萨,对真如境有分别想,这就不是真般若;登地菩萨的无分别智,必须远离这样的分别。前外道就我执说,这未见真如菩萨就法执说。「三、远离生死涅盘二边处」:这下面三处,都是小乘学者的着处。小乘学者,把生死涅盘打成两截,厌逆生死,欣乐涅盘。所以在加行观心中,观四谛理,苦集非灭,另住离生死的涅盘中。菩萨的般若,离二边非处,住中道中,通达生死涅盘无差别,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盘。「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小乘目的在断烦恼障,所以一旦达到,便生喜足,不再进断所知障。菩萨的般若是离所知障而显的,所以烦恼障断时,不生喜足。「五、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盘界处」:小乘为自利,安住无余依涅盘,不顾有情的利益,他的智能是离悲心的。菩萨般若与大悲相应,利他心切,纵然安住无余依涅盘界,也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安乐,仍来生死海中化导众生。总之,菩萨远离五种非处,简除外道的离生智,小乘的偏真智,胜解行地菩萨的加行智,才是菩萨不共的摩诃般若,无分别智。所以般若经说:『般若是菩萨事』。   

第四项 显殊胜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由五种相应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谓于五蕴等法无分别故。二、由非少分差别,谓于通达真如,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少分故。三、由无住差别,谓无住涅盘为所住故。四、由毕竟差别,谓无余依涅盘界中无断尽故。五、由无上差别,谓于此上无有余乘胜过此故。

这里以五种相简别声闻智与菩萨智的不同,也就是显示大乘慧学的所以殊胜。大乘的无分别智,实相般若,有何殊胜?「一、由无分别差别」:菩萨智是于「蕴」处界「等」一切「法」离戏论名言的「无分别」,小乘只是离四颠倒分别的无分别,于蕴等法还是有取有得。「二、非少分差别」:这又有三义:一、菩萨是「通达」我法二空性的「真如」全分,小乘唯通达我空真如的少分。二、菩萨遍学一切,遍「入一切种所知境」,极其广大;小乘缘境有限,不在一切境界上转,所以像阿赖耶识等深细境界,非小智所知。三、菩萨发愿「普为度脱一切有情」,是多分的;小乘有时虽也现通说法度众生,但毕竟是很少的。这三者,菩萨都是「非少分」的,与小乘的少分不同。「三、无住差别」:小乘所住的是无余涅盘,偏空真理,大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以「无住涅盘为所住」。「四、毕竟差别」:「无余依涅盘界中」,菩萨的法身尽未来际,「无断」无「尽」度众生,所以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小乘人住无余依涅盘界中,如薪尽火灭,究竟的归结与大乘智不同。「五、无上差别」:声闻乘上有缘觉,缘觉乘上有菩萨,故此二乘是有上乘,二乘的智皆是有上智。菩萨乘即是佛乘,「无有余乘胜过此」上。这五种差别,就是大小智能的差别。   

此中有颂:诸大悲为体,由五相胜智,世出世满中,说此最高远。
这以偈颂称赞无分别智的殊胜。菩萨由「五相胜智」,以「大悲为体」,所以在「世」间得到人天的圆「满」果「中」,在「出世」所得到三乘圣果的圆满中,可以「说此」菩萨的妙果,「最高」最「远」。圆满究竟的佛果,非凡小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