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第六章 彼修差别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印顺法师,第一节 建立十地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由菩萨十地。何等为十?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所以者何?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云何十相所知法界?谓初地中由遍行义;第二地中由最胜义;第三地中由胜流义;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止义;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

六波罗蜜多是「彼入因果」,这彼入因果,只分为因果二位;「彼」果「修」的浅深「差别」,这一章要给它说明。这就是「菩萨」所证入的「十地」。

极喜等十地,是约离染方面安立的,「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所以建立十地。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渐离十种无明所治障的隐覆,也就自然次第深入「十相所知法界」。因法界相「有十无明所治障住」,所以在离障证真上建立十地。地有多种的意义,主要的是『依持』义;种种修行的功德,依之而成立,依之而生起,所谓『能生功德名为地』。地的体性,就是无分别智契证法界实相;种种功德,只是地的眷属庄严。在法界的本身上讲,唯一法界相,是不能安立差别的;在诸法毕竟空中,初地即十地,十地如空中鸟迹一样,难思难议。所以现在安立十地,虽也从所证十相法界上说,主要在离障边。譬如飞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一小时可以飞几千里,实际上虚空无边,它本身没有里数可以计算,但就飞机飞行的速度而说它的远近差别。

「十相所知」的「法界」,就是:
(1)「初地中」所得的「遍行」法界相,这从远离『异生性无明』所显。异生性无明,依见道所断的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而立。未入见道的时候,不能了达诸法实相,是凡夫,就因有这障存在;一入见道,断这异生性障,就证悟诸法的实相,遍一切一味相,所以称为遍行法界。

(2)「二地中」所得的「最胜」法界相,这从远离『于诸有情身等邪行无明』所显。邪行无明,就是于诸众生身误犯身口意的三业染行,这在初地还是存在着;因它的存在,障于二地。所以从初地趣证二地的时候,不再依有情身等误犯三业,通达法界的清净,最为殊胜,所以称为最胜法界相。

(3)「三地中」所得的「胜流」法界相,从远离『迟钝性无明』所显。迟钝性无明,就是对所闻思的法门,时常忘失,不能明记,能障三地的证德。由二地进入三地的时候,修习胜定,契证法界的实相,从平等法界现起大悲大智所起的等流法,就因离去迟钝性无明而现证通达,契入三地的胜流法界。实际上,初地就已证诸法实相的,现在因三地定力加深,定中遍通一切法而不遗忘,就约这特殊的意义,说它证得胜流法界。

(4)「四地中」所得的「无摄受」法界相,从远离『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所摄无明』所显。三地有漏心现起的时候,尚有俱生微细的我我所见可以现起(意识相应),这微细的烦恼现行,能障入四地。从三地悟入四地时,破除这微细障,修三十七菩提分,通达法界性中无我我所,所以称为无摄受法界。

(5)「五地中」所得的「相续无差别」法界相,从远离『于下乘般涅盘无明』所显。声闻缘觉厌离生死急求涅盘,不知生死即是涅盘。菩萨在五地中开始能真俗并观,通达法界的生死涅盘都无差别性,所以就远离了下乘的般涅盘障,证得相续无差别的法界。

(6)「六地中」所得的「无杂染清净」法界相,从远离『粗相现行无明』所显。粗相现行,别观十二缘起的流转门是杂染的,还灭门是清净的。若染若净的差别粗相现行,障蔽了六地无染无净的妙境。菩萨入六地的时候,修缘起智,观缘起毕竟空,通达染净平等,证无染净法界相。

(7)「七地中」所得的「种种法无差别义」,从远离『细相现行无明』所显。细相现行,是说前六地的菩萨,对如来的种种教法,还有微细的取相现行。入了七地,连这微细相也除了,纯无相观,通达如来一切法门,法法皆是无差别,便得种种法无差别法界相。

(8)「八地中」所得的「不增不减」法界相,从远离『无相作行无明』所显。第七地虽然无相行,但还是有功用行,这无相有功用,障碍了八地的无功用道。菩萨在悟入第八地的时候,离有功用相,证得无生法忍,通达诸法的不增不减,得二种自在依止,能任运的现起身相及国土。八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观一切法无碍,随心所欲现的即能显现,叫「相自在依止」。能观诸世界,随心所欲变的何种国土即能变现,叫「土自在依止」。这两者,也是八地所证入法界的义相。

(9)「九地中」所得的是「智自在依止」法界相,从远离『于饶益有情事不作行无明』所显。第八地的菩萨,虽得无相乐,但于无相寂灭还有些耽着,还不能无功用行去利乐有情。八地菩萨由佛的劝谕,才从深定中起广大的利他行,也就是这个意义。这对饶益有情的事,未能无功用行,是第九地的大障,菩萨入九地时,断此大障,得四无碍智,说法自在,便得智自在依止法界。

(10)「十地中」所得的「业自在依止,陀罗尼门三摩地自在依止」法界相,从远离『于诸法中未得自在无明』所显。第十地的菩萨,通达十地位上的法界相,得身口意的三业自在,自在的化导一切众生。陀罗尼有能持能遮二义,就是总持一切善法,遮止一切恶法。由定发慧,能总持一切摄持不散。三摩地是正定,即于定而得自在。因这种种深入,离障显真,所以建立十地。   

此中有三颂:遍行,最胜义,及与胜流义,如是无摄义,相续无别义,无杂染净义,种种无别义,不增不减义,四自在依义。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这三颂,是引述辨中边论相品的(十重法界,出宝云经、胜天王经)。前二颂重颂十相法界。后一颂明安立十地的所以。文义明显,不烦重述。   

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上面所谈的十种「无明」,都是所知障,而不是烦恼障。「声闻」缘觉「等」断烦恼障证生空理,入无余涅盘。这十种无明不障碍他们的解脱,在他们的立场说,是「非染污」的。若在「菩萨」,不但要断烦恼障证生空理,同时还要断所知障证法空理。这「所知障」十种无明是覆障法空理的,所以在菩萨的立场说,它「是染污」的。因之,这无明在小乘只是无覆无记的不染污无知,在大乘则属有覆无记性了。龙树菩萨说:『小乘习气于菩萨是烦恼』,正是这个见解。   

第二节 十地名义 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由此最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能故。何故二地说名离垢?由极远离犯戒垢故。何故三地说名发光?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何故四地说名焰慧?由诸菩提分法焚灭一切障故。何故五地名极难胜?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何故六地说名现前?由缘起智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何故七地说名远行?至功用行最后边故。何故八地说名不动?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何故九地说名善慧?由得最胜无碍智故。何故十地说名法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关于十地的名义,简略的解说一下:(1)「初地」「名极喜」地:因为「此」初登地的菩萨,是「最初」获「得能成办自」己及其「他」有情「义利」的两种殊「胜功能」,极端的踊跃欢喜,所以叫极喜地。小乘见道只能自利不能利他,所以不名为极喜。(2)「二地」「名离垢」地:菩萨在初地,已能远离粗重的犯戒垢,但微细的毁犯仍然现行。二地菩萨成就性戒,能自然的「远离」微细的「犯戒垢」,二地是戒波罗蜜多圆满,所以叫离垢。(3)「三地」「名发光」地:这第三地为「无退转」的「等持」, 三摩地,「等至」,色无色定「所依止」。菩萨既得等持等至,不再退转。因定力的深入,克服无明黑暗,在胜定中发出无边慧光,得闻持陀罗尼,为「大法光明」的「所依」,所以叫发光。(4)「四地」「名焰慧」地:四地菩萨修习三十七品等「诸菩提分法」,生起智能的火焰,能「焚灭一切障」,像火烧一切薪木一样,所以叫焰慧地。(5)「五地」「名极难胜」地:「真谛智与世间智」是「更互相违」的,一个无分别,一个有分别;一个不缘名相,一个缘名相。这二者不易合作,所以初地到四地,都是有真智时无俗,有俗智时无真;要二智并观,融然一味,是很困难的。登五地的菩萨,能二智并观二谛,「合此难合」的二智「令」它「相应」,这是极难能可贵的,所以叫极难胜地。(6)「六地」「名现前」地:六地菩萨观察十二「缘起智(加行智)为所依」,「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的无分别智「现在前」,亲证缘起即空的如性,通达诸法缘起,离一切染净相,所以叫现前地。(7)「七地」「名远行」地:七地菩萨真俗二智平衡观察。可以不加强有力的功用,到达了有「功用行最后边」际。过此入八地,就是无功用行。可以说这七地是有功用行与无功用行的分界线;因为它在最后边,所以叫远行地。(8)「八地」「名不动」地:这第八地,「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七地菩萨虽也无一切相,但因为还有功用行,不能任运自在而转,还不能说不动。八地菩萨得无功用行,非烦恼等能动,所以叫不动。(9)「九地」「名善慧」地;因为九地「得最胜无碍智」,无碍智就是法、义、词、辩的四无碍,得四无碍,能遍十方世界为一切有情善说妙法。『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叫善慧地。(10)「十地」「名法云」地:有三种意义,(一)「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这十地的二智,对一切法若真若俗,能在一念心中遍缘一切。这法智犹如大云,陀罗尼与三摩地门功德犹如水。大云的法智能含藏功德水,所以叫法云。(二)「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太空是广大无量的,像众生无始来的微细障;法智如浮云,可以覆蔽这如虚空一般广大的惑智二障,不使现前,所以叫法云。(三)「于诸法身能圆满」,如大云可以降注净水,充满虚空,法智能出生无量的殊胜功德,圆满所证所依的法身,所以叫法云。   

第三节 辨得差别 得此诸地云何可见?由四种相:一、得胜解,谓得诸地深信解故。二、得正行,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三、得通达,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四、得成满,谓修诸地到究竟故。

「得此诸地」有「四种」不同:(一)「得胜解」:得真正深刻的理解,信忍十地的境界确如佛所启示的那样,获「得」这「诸地」的「深信解」,也名为得十地。(二)「得正行」:地上菩萨,修「得诸地相应」,得「十种正法行」,如中边论颂说:『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惟』。(1)书写,(2)供养,(3)转施,(4)听闻,(5)披读,(6)受持,(7)开示,(8)讽诵,(9)思惟,(10)修习。菩萨能得与诸地的正法行相应,也就称为得十地。(三)「得通达」:「初地」最初通「达法界」,名为通达。当初地通达法界「时」,就是「遍能通达一切地」,因为法界是无差别的,初地的法界与十地的法界平等平等,因之就称为得十地。(四)「得成满」:于「诸地」「修」习的正行,从初地「到」十地的「究竟」成满,约十地的圆满证得说,叫得十地。

【附论】真谛译说:随得一相,就可以证验他已是地上的菩萨,除了登地的菩萨,是没有这四种相的。但依论文看来,前二得相是地前,后二得相才是地上的。大乘庄严经论行住品说:初地至七地得通达,八地至十地得成满,与本论所说略有不同。这四相得十地,似乎是融贯经中所说得入十地的不同。本论的意见,或是约胜解十地说得十地,或是约修正行说,或是约通达法界说,或是约修行圆满说得十地。前两者是有漏的解行,第三约证入法界;真正的圆满证得十地,是第四的得成满。这与龙树菩萨的五菩提,天台的六即佛等思想相同。   

第四节 辨修习
第一项 修止观 修此诸地,云何可见?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由五相修。何等为五?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五果:谓念念中销融一切麤重依止,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凡是地上「菩萨」,不论在那一「地中」,都要「修」习「奢摩他」(止)与「毘钵舍那」(观)二门。这止观是怎样修得的呢?「由五相修」:(一)「集总修」,集所有的大乘教法,作总相观察,一法如此,法法如此。这可通于有相修及无相修的两种,但现在约有相修说,所以又说第(二)「无相修」。于离名相的一真法界性中,观察一切法皆不可得,名无相修。但无相修或者还有功用,所以说第(三)「无功用修」。不加作意,不由功用,能任运的止观双运,无功用修。(四)「炽盛修」,修习无功用行,念念增胜,不因得无功用道而停滞,故名炽盛修。(五)「无喜足修」,虽得念念增盛,但不以此为满足,仍是着着上进,所以说是无喜足修。

由「五修」的因,「菩萨」能「成办五」种的「果」:(一)「念念中销融一切麤重依止」:依止是阿赖耶识,粗重是烦恼所知的二障,阿赖耶识中的二障种称为粗重所依。像上面所说,以五种修来修习止观二行,因它念念的增胜炽明,熏成闻思修的无漏法身种子,就能念念中销解镕散二障粗重的潜力,使它不得存在,获得转依。(二)「离种种想得法苑乐」:脱离种种戏论相,不但颠倒邪见的戏论要远离,就是佛见法见乃至涅盘见也都要远离,这就可以得法苑之乐。法是法界,离一切戏论通达法界,定心寂静,而得现法乐住,名为法乐。或者法是教法,依如来教法切实修行,得到其乐无穷的法味,所以叫法乐。苑是譬喻,得法乐,如在花苑中随意游赏,使人喜乐自在。大乘庄严经论说这是修定的果,意义也就在此。(三)「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修习止观,得无碍慧,能通达诸法无有差别,了知法界无限量,一法遍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其量周遍,其数无量,没有分齐,没有界限,所谓『触处洞明』而得无碍的大法光明。庄严论中把它总摄为『圆明』二字,可说言简意尽。(四)「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清净分是出缠的真实性,因修习止观得无分别智现证无相。(五)「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菩萨修习止观,步步上进,不生喜足,希求的唯一目的,在使法身圆满成办。圆满法身在第十地,成办法身在佛地,前前地中的修习,能为圆成后后法身的殊胜因。这前前摄受后后的因,到最后能够成办究竟的佛果。

真谛释把五因次第配合五果,一因成一果。庄严经论说:五果中的前二是修止所成办的,次二是修观所成办的,后一是双修止观所成办的。实际上,地上的菩萨,每地都是定慧圆修的,所以五果也就都是由止观二者所成办;庄严论也只是约它的偏胜而说。

第二项 修十度 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于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蜜多,如先已说。后四地中所修四者:一、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二、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又此四种波罗蜜多,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后得智摄。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

十地菩萨所修的波罗蜜多,约「增胜」说,说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到十地修智度,「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前六地所修」的「六种波罗密多」已讲过了,这里不再重说。「后四地中所修四」种波罗蜜多,说明如下:

(一)「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修这波罗蜜多主要的在回向。菩萨六地「前六波罗蜜多所集」的资粮,现在把这所集的「善根」,不但为自利用,而「共诸有情回求无上菩提」。菩萨具大悲智,不厌生死而求涅盘,不重自利而重度他,这才是真正的方便善巧。小乘学者没有这种善巧,所以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若冤家,要急急的求证涅盘。

(二)「愿波罗蜜多」:行菩萨道的大心有情,「发种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大愿,引摄」众生,使他成为「当来波罗蜜多」(到彼岸)的「殊胜众缘」。愿与同行同志的有情集合在一处,实现清净佛土。佛教叫人发愿的用意,就是要吾人将修行集积的功德,用在某一目的上,因为各人的目的不同,故虽同一功德,而所得的结果大有差别。大乘佛法,不愿将有用的功德,消耗于人天、小果上,故特提出愿波罗蜜多。但发了愿就得去实行,所谓『愿为行导』。愿海一定要由行山去填补,才得满足;阿弥陀佛的净土,实现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不但凭他的四十八微妙大愿可以奏功,而是由于他的实践所成的。

(三)「力波罗蜜多」:又有二种:「思择」力,是以智能思惟理解,抉择观察。「修习」力是实践那思惟观察的诸法。由此「二力」,能「令」所修的「六种波罗蜜多无间」断的念念「现行」。这二种力,是遍通一切修的,一是理解力,一是实践力。

(四)「智波罗蜜多」:「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不可思议的殊胜「妙智」。以自己所得的妙智,在如来的大集会中,「受用法乐」。又以所得的妙智,观察有情的根性,以六波罗蜜多去「成熟有情」,使得解脱。受用法乐是自利,成熟有情是利他。

方便、愿、力、智「四种波罗蜜多」,是从第六「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中所开出来的。般若有加行无分别、根本无分别、后得无分别的三慧,这后面的四波罗蜜多,即属于「后得智摄」。善巧方便等不过是后得智作用的四种差别。由此,我们知道,若单说六度,那般若是总摄无分别智与后得智的。若说十度,那第六般若只限于根本无分别智,因为后得智分属后四度了。

约增胜说,固然是一地别修圆满一波罗蜜多,但就总相修集来说,那就一地中并不唯修一度,是遍修十度的,所以「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这样的「法门」,都「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波罗蜜多藏就是大乘法的总称(除了秘密大乘法;秘密法是波罗蜜多藏以外的,称为陀罗尼藏),并非单指般若经。整个佛法不外乎大乘小乘,总一切大乘教法,名波罗蜜多藏;总一切小乘教法,名小乘法藏。   

第五节 修习位时
第一项 长行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菩萨修行成佛的时间,也是一重要的问题,这里要讨论它。修行的时间,要「经三无数大劫」,在这三无数大劫中,又分为五个阶段。「五补特伽罗」并非五个人,只是在一个人修行经过的阶段上说为五人。经三阿僧祇劫成佛,是大小乘共的,不过阿僧祇的解释,在数量上有多少出入。梵语阿僧祇,中国话就是无数。真谛译本,这里又说有七阿僧祇劫及三十三阿僧祇劫二说。他说:『余部别执』,『有诸大乘师』,可见系当时印度学派的异说。大概不是无着本论所有,是真谛三藏顺便引述来的。第一「胜解行补特伽罗」,他虽没有证真,但对佛法已得殊胜的信解,故称他为胜解行地。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他要「经」过「初无数大劫」的「修行」,方得「圆满」。第二「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与第三「有相行」第四「无相行补特伽罗」,都能以无分别智契证诸法实性。从初地到十地,都可以称为清净增上意乐的菩萨。在这亲证法界的清净增上意乐者之中,「前六地」名为有相行补特伽罗,「第七地」名为无相行补特伽罗,从初地至七地,要「经第二无数大劫」的「修行」,方得「圆满」。此中只有两类补特伽罗,合前后二种,共有四位,并没有五种的补特伽罗。真谛说,初地到四地是清净增上意乐。庄严论说,初地是清净增上意乐,二地到六地是有相行,第七地是无相行。这样把清净增上意乐局在初地或前四地上,虽不契合遍通十地的意义,但是合于五补特伽罗的数目。第五「无功用行补特伽罗」:菩萨「从」七地的无相有功用行进一步踏入第八地的无功用行,从此到「第十」法云地,「经第三无数大劫」的「修行」,就得究竟「圆满」。这五补特伽罗,第一与第二的分别,是有否亲证。

第二项 偈颂 此中有颂: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菩萨的修行,在什么时候,才是三无数劫的开始呢?颂中说要具足四个条件:(一)「清净」力,具备福智的殊胜善根,才能克服所要对治的障蔽。(二)「增上力」,具备殊胜微妙的大愿,才能常常值遇大善知识,展转前进。(三)「坚固心」,要具坚强的意志,才不为魔力所动乱,不致退转堕落。(四)「升进」,要具备步步上进的精进力,才能于所修的善行念念增胜,达到圆满。具备了这四力,才「名」为「菩萨」,开始「初修无数三大劫」的修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