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献法师:讲演(十一)明法品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 我们继续讲:住不放逸,得到十种清净。十种清净里面第六项:「六者入深禅定,得佛神通」。

我们说众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这一颗心不听指挥,妄念一直在作主,想前想后,总是停留在过去、飘荡在未来,就是不肯停留在现在。如果我们能够每天有一定的时间,甚至固定的一个地点,每天有这么一段黄金时段让心收回来。对初学的人来说,是必须有时间、空间的这种约束性,对久学的人就没有时间跟空间的限制。

有些人觉得出家好像没有什么享受,事实上,出家学佛的人就是让生命回到原点,让生命归零,这个时候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这个时候观察到身心的如实相,他拥有全部的生命。

佛法的禅定,不是安住在某一个境界上,那个叫做「冷水泡石头」,泡一千年石头还是石头。因为安住在一个境界上,比如「非想非非想定」这种定境,那是八万四千劫。所以「定」必须观察身心的无常无我,一切法的如幻如化,才能够得到智慧。

但是世间的定却是以引发神通做为诉求。佛法当中的神通是为了摄化众生的方便,跟无我是相应的。如果是没有智慧的定所产生的神通,会跟「我」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许多的麻烦。名闻利养就会让神通失去了。

所以佛法的神通不是我们的主修,它是一个副产品。圣者从持戒、正知正见当中,很自然的内心在宁静当中产生特殊的功能,这只是一个副产品,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就以现实人生来看,比如说我们忘记一件事情了,眼睛闭起来,然后思考一下,突然间就记起来了。可是我们的心一向都是散乱、昏沉的。

记得小孩子的时候玩过一种游戏,就是一面镜子叫做凹透镜或者凸透镜的,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把阳光集中成一点,然后把火柴盒放在透镜下边,大概五分钟左右这个火柴盒就烧起来了。各位有没有玩过这个游戏啊?你看,同样是阳光,可是经过集中一点的时候,这一点会燃烧。

我们的心念如果不停留在过去,也不停留在未来,只停留在现在某一个境界上,它会产生特殊的功能,那叫做神通。

但是神通是不敌业力;业力来的时候,神通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神通不是万能。只是佛菩萨为了摄化众生,透过神通了解众生的根性,以方便来引导众生,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显神通。依佛的戒律来讲,圣者要临终的时候,为了摄化众生而显现神通以后,他就入灭了;那是为了要引导众生向善向光明。

据说阿难尊者临终的时候就现这个神通了。怎么现神通呢?他到恒河的中间,他现神通在河的上边,自己引发三昧真火燃烧自己,然后全身的舍利就留在河的上面,分成两边,一边给这个国家,一边给那个国家;有这种传说。就是为了摄化众生,在临终的时候,很漂亮的显出这个生死自在。

这是讲到「入深禅定,得佛神通」,是为了摄化众生,而不是为了名闻利养。

「七者其心平等,无有高下」。

请问各位同学,世间为什么有山、有平原呢?因为我们心不平等,我们有贡高我慢的「山」;众生有贡高我慢,世间就会有高山。那世间为什么会有很硬的石头、铁呢?因为那个心很坚强;一般都骂人家「狼心如铁」。

那世间为什么会有寒流?像我们这个地方特别的冷,为什么?你会说有大陆寒流来。那寒流从哪里来?从北方的西伯利亚。那为什么会有冰雪?其实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有那一份冷漠无情。我们有时候看到别人跌倒受伤了躺在那边,管他死活——这是冷漠无情。人内心里面的冷漠,就会有这个寒流。

那么世间为什么有火?追究到结果,就是我们的内心里面有瞋恨的火。世间为什么会有刺?树木上面不是会有刺,玫瑰很漂亮,不是有刺吗?因为我们内心里面有忌妒心,不耐他荣,见别人好就很难过,生忌妒心。世间长出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那都是我们内心的一个表现。

所以这里讲到「其心平等,无有高下」,这个对我们学佛的人很重要。你看一个寺庙里边,最重要就是知客、当家。做当家的也好,做知客也好,如果这个知客或当家觉得这个好、这个不好,其心不平等,其心有高下,那就麻烦了。如果你觉得说:这个人不好,那是我的修养不足,才不能感化他;不是他不好,是我的学养不足,没有办法让他改变。

所以说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如果你心量不够,有好有坏,好的我要,不好的就赶出去,那一个寺庙的人众就不能安下来。所以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人众就有多少。

学佛的人应以平等心来看这个世间。因为我们觉得好的、觉得不好的,内心深处就长出什么?好的产生贪爱,不好的产生瞋恨,那我们就是又喝了「迷魂汤」,让灵魂愈来愈迷糊,让心性愈来愈无明。如果在内心老是用一种差别的心来看世界,那是不断的在增长贪爱、瞋恨,而贪爱瞋恨的根源就是无明。以学佛来讲,这样就刚刚好不相应了。

我是没有开悟啦,但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平等是在元光寺。那时候生病了,多氯联苯的食油中毒,就断食三天。因为断食,肚子饿得要命,又不能吃,就在佛堂前面走来走去。那期间刚好在看演培长老的「佛教的缘起观」:讲缘起的定义、缘起的内容,透过缘起观来看这个世界。

突然,在大殿前面,看到每一个同学都是这样亲切,所有的人没有什么男相女相的差别,没有什么美丑的差别,没有高低胖瘦的差别,每一片树叶都是笑眯眯的跟我打招呼。那个境界维持了一两个小时,这一生当中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那是饿了三天的报应啦。

当然你不要学我这样饿三天,然后站在大殿前面说怎么没有境界,那是个人的因缘。但是我有没有开悟呢?没有。只是真正证明了佛陀讲的平等世界,缘起如幻化。我感受到每一棵花、每一片树叶、每一根草竟然是这么美,所有的人是平等平等,是这么亲切。

从那一刹那起,我就发现佛经里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佛陀没有骗我们。佛陀所说的因果啦、业报啦、缘起啦、无常无我,都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陀是这样子的。有那一次经验以后,就会相信经典里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语实语。这个是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下功夫、去体验。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不同的时机因缘,在不同的时空当中都可以点燃智慧的火花,只是我们不用心,老是用差别心、忌妒心、分别心、瞋恨心、贪爱心、染着心来看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这个好,这个不好;这个讨厌,这个我喜欢;老是就在这个地方令内心七上八下的,始终在佛门当中立定不下这个脚跟来,不知道我们学佛的方向是什么。

那么在法上得不到法喜的时候,心就烦躁了:哎呀!不要读了,回马来西亚去好了,要不然就回柬埔寨、回越南、回泰国去,这个心就浮躁起来了。因为你在这个地方没有根。

如果是生命有根的人,他能够随遇而安,行所当行,受所当受,在任何时空当中就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动该动的心念。而不是我们心性平等了以后,什么都不做,不是这样子的。照样是衣食住行、工作、睡觉,但是是清醒的、是欢喜的、是喜悦的。

「八者于诸众生,上中下类,心无障碍,犹如大地,等作利益」。

在佛学当中,只要是形容很大很大的东西,第一个「大地」,第二个「大海」,还有一个「虚空」。比如「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用大地、大海、虚空来形容心量的大小。这个地方特别用大地来形容我们学佛人的心量。

你看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建筑在地上。其次,我们的生活是依赖这个大地,所有我们吃喝用的东西,是树木给我们氧气,蔬菜水果给我们营养,这些都是种在地上的。第三,我们发现到大地有一个特色,所有最脏的东西丢进去,慢慢变成肥料来长养万物;我们吐一口痰,大地不会说「你这个痰好脏」;如果你到山上去,你随处去方便了,大地也接受,然后化成肥料来长养万物。所以这个大地很有意思。

我们佛门里面有心地法门。有一尊菩萨叫做持地菩萨,持地菩萨很有意思,他就是修这个心,持心如地;他修学的法门就是要学习大地承载万物,又不居功。大地不会说:房子这么重,是我把你撑着;你们这样脏的东西丢到我身上,我很难过。然后我们把黄金放在土里面,泥巴也不会说:这个黄金好宝贵哦。

我们要以这个心地法门来检点自己的心念,是不是能够像大地涵容一切、包容一切、承载一切,然后又没有贪爱、没有瞋恨、也不居功。我们学习佛法当中随时最好的一个老师,就是这个「犹如大地,等作利益」。大地不会说你是中国人、你是越南人、你是柬埔寨的人、你是马来西亚的人,他不会分别的;也不会分别你是男的、你是女的。

「于诸众生,上中下类,心无障碍,犹如大地,等作利益」,这就是修不放逸所得到十种清净中的第八种。

「九者若见众生,乃至一发菩提之心,尊重承事,犹如和尚」。

在菩萨戒里面说:轻慢众生,得无量罪。不管这个众生有没有发菩提心,只要我们起了一念轻慢众生、瞧不起众生,就得到无量罪。何况是已经发菩提心的众生,如果我们起轻慢心的话,那就会很烦恼了。

我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讲。我们信佛学佛的人每一个人的志向都不一样,方向都不一样,那有些人就说:「我愿生西方净土,到阿弥陀佛那边,见佛悟无生,再回到娑婆世界。」如果有人发这个心,我们要跟他恭喜,这个是最稳当的修法。

但是有些人如果你跟他讲:「来生来世还要投胎转世,再度化众生,再出家利益众生。」他就会说:「不可能啦,不好啦。」他马上泼一盆冷水,说你是妄自尊大。这就是对发菩提心的众生,用轻慢心来看待。每一个人的佛学方向都不同,如果知道有人发心说来生来世继续来出家度化众生,那我们要跟他鼓掌、跟他鼓励。

所以信佛学佛的人,见到人家三皈五戒、三坛大戒、发菩提心, 就要尊重承事,犹如和尚。你看戒坛里边,很多人去打斋供养,因为在受戒的时候,那个发心非常的精进勇猛。

我受戒是在民国五十六年,在台中慈明寺。我们有一个戒兄是香港来的比丘尼,年纪已经快六十岁了,大家看他就是很平凡的人。老比丘尼一受戒完,大家正告假要离开的时候,她就先跟大家告假,坐着就走了,很漂亮哦;我的意思是说他走的很庄严。大家就念佛送他。

所以我们不要瞧不起人。孔子也说过「无友不如己者」,论语里面有这句话。 「无」,就是千万不可以把别人看成不如自己,把别人看成比我差劲,如果你有这个念头就不对了。

我讲一次我很丢脸的事情。那时候是在纽约,住在庄严寺。住在外国,早上起来要铲雪,夏天的时候要除草。因为庄严寺是五百公顷,你看那有多大,那寺庙前面的草地也是要自己想办法推割草机除草。有一天机器坏了,我怎么修都修不好。

有一个华侨子弟,七、八岁的一个小孩子,他的名字叫Peter,我给他的名字叫「皮透」,非常顽皮。他看我在修理机器,他就过来了,「Let me try! Let me try!」意思就是让他试试看啊。

我心里一想「你这个小家伙,我都弄不来了,你弄得来吗?」我瞧不起他了。 「好吧!你要弄就给你去弄吧。」我就在旁边走来走去,突然间那个机器发动了。我那时候心里就起惭愧心。我们瞧不起小孩,不可以的,任何人都不可以瞧不起他。

那一次教训,在我内心里面是一个很震撼的教育:不得轻慢众生,轻慢众生得无量罪。

所以孔子也说「 无友不如己者」,结果我们把它解释成不要去交那个不如我们的朋友,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千万不可以瞧不起你身边周遭的人。

我们对一切众生,不管他有没有发菩提心,因为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也许他会比我们早成佛,那么我们现在是尊重承事的话,将来他成佛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他的座下,他帮我们授记,我们跟他有缘。

「十者于授戒和尚及阿闍梨一切菩萨诸善知识法师之所,常生尊重,承事供养」。

这个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在古代的话,老师跟学生之间就像父子,但是现在学校是「学店」了,只是知识的贩卖。你修几个学分,你交多少学费,那我教你几个钟点;然后老师跟学生之间,离开以后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现在的学校是不是有这个情形?

因为我有几个信徒,他们念大学的时候,我问他们说:「你们老师叫什么名字?」他想不起来。我说「老师生日时,有没有去跟他们做个生日?」他说「什么生日,他什么名字我都忘掉了,他住哪里我们也不晓得。」这就是师生之间慢慢变成只是知识的传授,学校变成一个店,学店。

所以这个地方讲的就是一种尊师重道的意思。因为父母亲只是把我们的身体生下来,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的这种因缘。以我们出家人来说,有受戒和尚、有剃度师父、阿闍梨、教授和尚,这些是我们法身慧命的一个增上缘,而父母亲是我们肉身的一个增上缘。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不放逸,发大精进,起于正念,生胜欲乐,所行不息。于一切法,心无依处;于甚深法,能勤修习;入无诤门,增广大心;佛法无边,能顺了知,令诸如来皆悉欢喜。

我们学佛的人修不放逸,能够得到十种清净;清净我们的身口意三业,结果就是能够令诸佛欢喜。 「菩萨摩诃萨住不放逸,发大精进,起于正念,生胜欲乐,所行不息。」就是在法的上面去深入了。

我们有一句话说:精进来自于欲望,欲望来自信心,因为「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比如我们相信打坐入定可以开智慧,有智慧就能够解脱烦恼,我们相信了,那我们会产生一个愿求,这就是「信为欲依」。然后「欲为勤依」:你有这种欲望、有这种欲求愿求,你就会精进勇猛的去追求。

有些人以为信佛学佛的人心如死灰,对不对呢?烧木柴以后,不是火没有了,就变成一堆灰,冷冷的,你去碰它也没关系。心就好像冷冷的死灰,这不对喔。学佛的人是有很强烈、很勇猛的一种生命追求,但是这种生命的追求是去追求有意义的、智慧的、福德的。如果我们学佛学得懒懒散散的,觉得人生无常、没有意义、最后就是死亡,那不对喔。佛陀没有这样说。

佛陀是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在我们修学佛法当中,这个「欲」是占了很重要的成份。猛烈的去追求真理的那种心,是我们学佛的人一个动力,如果你没有这个动力的话,你学佛学不成,心如死灰,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发大精进,起于正念,生胜欲乐,所行不息。」如果我们整部来念华严经的话,华严经里面就有讲到「欲」,它是我们修学佛法一个很大的动力,只是世间的众生把生命的动力用到不好的方面去了,才产生罪恶、产生业力。如果我们没这种「欲」的话,善法也修不成。

但是「欲」在佛法里面分两种:一种是恶法欲,一种是善法欲。 「善法欲」有时就改用另一个名词,叫做愿力。世间饮食男女有这个「欲」,我们不要那名词,就叫做「愿」。

接着说「于一切法,心无依处;于甚深法,能勤修习」。

各位看看自己的手,中间这一只手指是直的还是歪的,有没有人是歪一边的?你们会出家的都是直的啦。我看过有出家人手指是歪的。他合掌的时候,我注意瞄他一下,他中间手指是歪一边的,这个很麻烦。为什么呢?这种人非常依赖,依赖心很重,他就像强力胶会黏人。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秘诀传授给你们。你要收徒弟的时候,你看到这个你就不要收,他那个习性就是这样子。因为我们的心念、我们的习气都会在你的脸上、手上去展现出来。

我看过一个比丘他当沙弥的时候,就是这样子非常黏人,黏得不得了的黏,睡觉要跟人睡他才能睡得着,那很麻烦。后来我注意看他的手指,是弯一边。

这个地方讲「心无依处」,刚才我们讲的是依赖。各位,我们每天自己回想一下子,到底我们每天在追求什么?我们是不是一直想:哎呀,我要建很大的寺庙,我要收很多的徒弟;哎呀,我要银行的存款多一个零;那是心有依处。心有依处的话,烦恼就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取多业愈多,取少业愈少;取多惑愈多,取少惑愈少。

我们内心里面最大的依处、依赖是什么?就是「我」——我要念佛;我要打坐;我要当住持;我要当当家;我要收很多的徒弟;我将来要成佛;我将来要往生西方;我来生要当大和尚.......;你看我们内心有没有依处?有哦。我有没有依处?也有啊,不容易断哦。

这个「我」就是我们最根本生死烦恼的依处。所以佛陀一再的强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看似这么简单几个字,很难哦。我们常常讲无我,结果你骂我两句,我会生气;你说我很好,我会高兴;这是「我」在作怪,因为这个依处太牢固、太深了。

所以「于一切法,心无依处」,简单几个字就够我们一辈子学不完。我们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因为心有所依处。

我再讲一个小的故事好了,真人真事。有一个寺庙里面,有一个比丘尼她跟另外一个比丘尼是非常好的同参道友,好的不得了,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最后就分开了。有一天我就问「你们两个不是很好吗?怎么分开了?怎么又不见面、又不讲话了?而且分得远远的、离得远远的?」

她说:「哎呀,你不知道啊,那个比丘尼,我如果跟别人讲话,她就不高兴;我跟信徒讲话,她也不高兴;我跟另外一个比丘尼讲话,她就跟我赌气。」我说「哦,难怪是这样子。我看你们以前这么好,为什么现在离得远远的,也不相来往。」

因为执着,内心里面有一个「我」,很自然的就会产生「我所」;有了我所还不打紧,还有「后有爱」——我明天、我明年、我来生来世. .....。问题的根源在这里。

我们穿海青不是要打一结吗,那个结如果拉不开的时候,就是因为你没有拉正确;结没有拉到,你怎么拉也拉不开。所以我们解决问题的话,就是要从那个结在什么地方去解。我们学佛法也是这样子的。

所有一切问题的核心点,一切的问题不是别人,不是外在的人事物,所有问题都是来自于我本身。那我本身所有的问题最根源所在,就是我对自我身心产生一个错觉。在这个四大五蕴和合的身心当中,产生了一个错觉:有一个「我」,那我就一辈子为这个「我」而忙碌。

我想去哪里;我想买什么东西;我想去交一个朋友;我想认识一个人;我想怎么样子的.......;其实都是「我」在发命令。然后我们就跟着这一个妄我忙碌一辈子。

我们找到这个根源的时候,佛陀告诉我们说要以戒为师,依四念处来修,观呼吸、观觉受、观身心无常无我,慢慢的这个「我」就会淡一点,看事情就客观一点,不会都站在「我」的立场来看世间、看事情,人跟人之间就好沟通,事情做起来就比较容易大家同心一致的来完成。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管再深的理论,终究是要回归在现实的人生当中,来检讨自己的心念。所以最好的教师在哪里?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我们周遭的一切山河大地、身边周遭的人事物,那就是最好的教师。

其中最亲密最亲密的教师,就是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心时时在变化——感受产生了;恶念产生了;妄念产生了;时时刻刻在呼吸了;我们生理腰酸背痛啦;所有这些感受的产生,心念的产生,呼吸的快慢长短粗细,时时刻刻都在展现无常的真相,只是我们的心念太粗了,我们不用心去观察,所以每一生每一世我们就在这个教室当中,忽略这么好的教材。

在我们的身边周遭,山河大地、人事物,一切一切都不断的在展现无常流变,因缘生灭,可是我们就是不能够「于甚深法,能勤修习」,我们以为经典才是经典。山河大地不是经典吗?人物、山川、自己的身心,这个都是一部经典。 「甚深法」,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

我们能够这样子去勤修习的话,才能够「入无诤门,增广大心,佛法无边,能顺了知,令诸如来皆悉欢喜。」为什么呢?佛陀称为法王,于法自在了。如果我们从身心世界当中,心无依处,法喜充满,不会有「强力胶」来黏着我们的心,这个时候你就于法自在了,而这个才是真正的令如来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