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师:佛教对“适应”的基本说明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佛教界大会小会之时,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口号也提得相当频繁,国家在“积极引导”,我们自身在“不断促进”,内因外缘,都在强调要“适应”。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自然规律,换言之,“适应”的话题是永恒而普遍的。说其永恒,是因事物的存在是有条件的,随因缘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是永恒的,适应就是永恒的;说其普遍是说适应是相互的,说白了,这个“适应”的生存原则适用于任何事物,拿时下的“三个代表”来演绎一下,“适应”是万物间共同的利益获取原则,即是人民大众的共同利益,“利”为目前的,“益”是将来长远的,你的、我的、他的、大家的、现在的、未来的,乃至过去的利益都共同实现在这个“适应”上,这个理念在佛教“善”法中被解释得淋漓尽致,这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圆满真理,是一切先进文化的同一内核。当人民群众(人)和这一合理内核(先进文化)结合在一起之时,就是先进的生产创造力,这是挖掘如意宝藏的锁钥。因此,我认为“三个代表”不该仅仅是我国的、目前的重要指导思想,应该是整个人类的、永恒的主导思想。
佛教可以说是最讲究“适应”的,因缘生灭的现象观、契理契机的经义圆融观、大乘利他的“四摄”方便观、菩萨济人的假智观等等,可以说都是在强调“适应”说的。
一、 因缘生灭的现象观说适应
佛陀觉悟到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因缘生灭法”,即事物的存在是条件性的存在,有什么样的条件具足即显现为什么样的事物形态,而这种显现是不断变化的,随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事物的存在有生、住、异、灭的过程形态,而其本质是无自立主性的,所谓“如其所来,如其所去”,或“来不如来,去不如去”,真俗二谛,圆融自在。
即是说,一种存在状态不可能永远不变,这种存在状态是在其存在的基础上显现的,当这种存在的基础发生变化了,其存在状态必然要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本质的存在,是必然的现象。落实在宗教的中,就是宗教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当其存在的基础还存在,它就将会继续存在,一旦它的社会基础等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它就必然有新的形态以适应这种变化,象在奴隶社会的佛教形态到了封建社会,就必然有新的面貌以适应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信息时代的今天,也必然要有相应的形态以调适,象在印度的佛教到了中国,从中国到朝鲜,从朝鲜到日本,都有其相应的特色以调适地域时空的变化。
二、 契理契机的“经”义圆融观说“适应”
佛教的三要素是“佛、法、僧”三宝,“佛”是教主,佛教的主旨即是启迪人类的觉悟智慧;“法”是启迪智慧的方法,蕴含于佛教“经、律、论”三藏教典之中,对应于戒、定、闻思修慧;“僧”是依戒依法净化身心烦恼染污的和合团体。而“法”是佛之所以为佛的修行方法和所觉真理,也是僧众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其三藏之中的“经”又称“契经”,即是说明佛经必须上合诸佛所觉悟的真理,下合教化众生的心机根性,真理是不变的,但众生的根机是千差万别的,上智者穷其毕生精力亦难尽其道之底蕴,下愚众得其点滴也可惠益无尽,道不远人,各得其所,法贵当机,宏法者贵在适应众生的个体特殊差别而因材施教,应病与药而解粘去缚,用种种方便诱导众生领悟无所不在的法理,也是贵在“适应”一即契合众生根机。然而适应要在契合真理的保障下适应漫无原则的立足点,适应可说就不叫适应了。这在当前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中,不是要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在信仰中落实爱国的四个维护上来,这应是目前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警惕的,象时下宗教的时俗化与金钱化,可说是“适应”掉了宗教的本色特质。宗教在适应的过程中,始终要清楚宗教本身的安身立命所,将宗教救世的目的和方法协调于现实的生活行为规范中去,适应而不变质,方为是适应。
三、 大乘利他的“四摄”法方便观谈“适应”
佛教大乘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发心重在利他,以利他来破“我执”将自利融摄在利他之行中,圆满大乘慈悲精神,“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急众生之所急,象拔除自己的痛苦一样来拔除众生的痛苦,无条件地给予众生真实的快乐,然而,要实现真慈悲精神,必须要有“四摄”的方便。
“四摄”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不能吸引摄取众生就没有利益他人的方便善巧。这摄取众生的第一方便是“布施”,众生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就在满足众生的所愿中缩短与众生的距离,在亲近融洽的氛围中摄取众生于真理乐园。“爱语”是第二种摄取众生的方便善巧,说让众生心悦诚服的话语而善巧提携众生到至真善域,“利行”是做有益于众生之事,“同事摄”是示现与众生相同的事以作为引导和榜样,这都是适应方法的具体到位了。
四、 菩萨济世的假智观谈适应
菩萨济世,是以智慧为根本的,而学佛的智慧,有空智、假智、中道智慧,假智是以智慧契入世俗众生存在的个体细致具体的各种条件而发挥强有力的争对性,恰如其分地应病与药,施功于无形而功卓昭彰。

适应之提法,何谓适应?为何适应?怎样适应,以上诸般略说,可主是佛教“适应”之基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