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正释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印顺法师,甲一 序分,乙一 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本经略分序、正、流通三分。叙述一期法会的因由,名序分。正式开显当经的宗要,名正宗分。赞叹或嘱累流通到未来,名流通分。序分又分证信及发起二序,今先讲证信序。

  如是,指这部经。我,是结集者自称。闻,是从佛陀亲闻,或佛弟子间展转传闻。结集者说:佛如此说,我如此听;现在就我所听来的又如此诵出,真实不虚,一一契合于佛说。依智论说:如是,表信:信得过的就说如是,信不过的就说不如是。佛法甚深,「信为能入」,如没有真诚善意的信心,即不能虚心领会。如是又表智能:有智者能如佛所说,不违真义,即可止息戏论与诤竞。修学佛法,以信智为根本:无信如无手,不能探取佛法宝藏;无智如无目,不能明达佛法深义。经文首举如是,即表示唯有信智具足,才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

  一时,泛指某一时候,即那一次说法时。因各地的时间不一,历法不同,不能定说,所以泛称为一时。

  佛,译义为觉者,是无上正遍觉者。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又从自证中,大悲等流,为众生开示宣说,以觉悟在迷的众生。所以,佛是大智能,大慈悲的究竟圆满者。

  舍卫,本是城名,应称为憍萨罗国舍卫城。但古代城邦国家的遗习,每以城名为国名,憍萨罗国的首都在舍卫,所以也称为舍卫国。舍卫,是闻物的意思,以此城的政治、文化、物产等都很发达,为全印度所闻名的,所以立名为舍卫。

  祇树给孤独园,是城外如来居住与说法的地方。如来常住说法,除摩伽陀王舍城外的竹园而外,要算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最久了。园是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发心修盖供养的;树是波斯匿王王子祇陀奉施的。祇陀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所以总名为祇树给孤独园。僧众的住处,名为僧伽蓝,即僧园。园,不但是林园,僧众的智德并茂,大德辈出,好象园林的花木繁茂,馥郁芬芳一样。所以,僧伽的住处称为僧园。

  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是听法的常随众。佛在鹿苑,初度憍陈如等五比丘,接着又有耶舍等五十多人,随佛出家;三迦叶率领他的徒众,从佛出家,就有一千多众了;王舍城的舍利弗、目犍连,又带了二百五十弟子来出家;于是佛的初期出家弟子,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了。这千二百五十人,不一定在佛前,像舍利佛等大弟子,常时分化一方。经中多标千二百五十人,不过约最初从佛出家者而说。其实,未必全都来会,而新进的比丘极多,又何止千二百五十人?佛的出家弟子,本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五众。但因佛现比丘身,所以住持佛法,以比丘为主。本经的听众,除比丘而外,也应该还有比丘尼等,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护法的天龙等,如流通分所说可知。不过在这证信序中,没有一一序列出来罢了。比丘,译为乞士,就是「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此千二百五十比丘,都是大阿罗汉,所以说大比丘众。众,即僧伽的义译。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团,同住祇园,所以叫俱。严格的说:和合僧──众的形成,论事要具备六和合,论理要同得一解脱 ,这才称为俱。

  佛是化主,祇树给孤独园是化处,大比丘等是化众。具备这种种因缘,本经是佛所说的,可以确信无疑了,所以这称为证信序。

乙二 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指将启金刚法会那一天。世尊,是佛的通号之一,即梵语薄伽梵。佛的功德智能,究竟无上,不但为世间的人天所尊重,也是出世的三乘圣者所尊敬的,所以名为世尊。食时,约为上午九或十点钟。佛及比丘们,过着乞食的生活,又受过午不食戒。所以,进城去乞食,总在那个时候。佛见乞食的时候到了,所以着衣持钵进城去。佛制: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种。五衣名安荼会,不论睡觉做事,就是大小便,也不离身,这是内衣。七衣名郁多罗僧,即入众的常礼服,在大众中所穿。大衣名僧伽黎,即复衣,在乞食、说法等时 所穿的,是佛教大礼服。此处着衣,即大衣。但不定是穿了走,或担在肩头,或由侍者拿着,到城村附近,才穿起来。钵是盛饭的器具,译义为应量,即随人的食量而有大小不同。佛用的钵,传说是石钵。成道后,有商人奉!C褂供佛,但没有食器。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就合四为一钵。所以佛钵的钵沿,有四层叠痕。给孤独园在城外,所以说入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是叙述乞食的 经过。佛教的乞食制度,是平等行化;除不信三宝不愿施食者而外,不得越次而乞,以免世俗的讥毁。乞食以后,即回祇园吃饭。饭吃好了,这又把进城所 着的大衣,盛放饭食的钵,一一的整洁收起。入城乞食是赤足的,路上来回,不免沾染尘埃;佛陀行同人事,所以需要洗足。敷座而坐,并非闲坐,是说随 即敷设座位,端身正坐,修习止观。如上所说的,乞食属于戒,坐属于定,正观法相属于慧。又、来往于祇园及舍卫城中,是身业;入定摄心正观,是意业 ;下面出定说法,即语业。三业精进,三学相资,为宣说金刚般若经的缘起。

  大乘经每以佛陀放光、动地等为发起,而本经却以入城乞食为开端。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在悟一切法无自性空,离种种妄执。但不得性空的实义者,信戒无基,妄想取一空,以为一切都可不必要了。不知佛说性空,重在离执悟入,即离不了三学;假使忽略戒行,定慧而说空,决是「恶取空者」。从体悟说:性空离相,不是离开了缘起法,要能从日常生活中去体验。所以,穿衣、吃 饭、来往、安坐,无不是正观性空的道场!佛将开示般若的真空,所以特先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性空即缘起,缘起即性空的中道。